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强到了什么程度
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在上世纪60-80年代是其最辉煌的阶段。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走上告诉增长之路。
从60年代起,日本经济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目前日本绝大多数跨国巨头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196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平均达到10%,70年代虽然遇到石油危机的袭击,但平均增长率仍有8%,到了80年代还是有6%的曾长,和今天的中国增长率差不多。
(日本经济增长图)
日本GDP总量1967年超越英国和法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到了1979年又超过苏联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并将这一殊荣一直保持的2010年,才被中国所超越。
(1982年,繁华的东京街头)
巅峰时期的日本经济体量达到美国的71%,而巅峰时期的苏联GDP也不过只占到了美国的60%左右。
即便是在经济萧条的90年代,在1995年日本有149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仅比当时的美国少2家。要知道当时日本的人口仅为美国的一半,国土面积更是只有美国的1/25。
80年代的日本东京房价的市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企业在这一阶段疯狂的在海外兼并购买。1989年日本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坐落在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这座大厦可是美国财富的象征。同年,索尼公司用34亿美元买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之后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
日本在这一段时间里可谓是春风得意,直到1985年的《广场协定》的签署。不管日本经济在90年的下滑是不是《广场协定》造成的,但这个协定确实是一个时间节点,标志着日本经济的辉煌时期一区不复返了。(2017年各国GDP占比情况)
二战以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开始了经济复苏的道路。美国帮助日本的原因一是期望日本按照美国的发展模式,使得日本对美国有所依赖。二是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日本国内民心稳定,军国主义思想被压下去,日本回归理性和平发展道路。
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济有了质的飞跃,尤其在六十年代增速达到百分之十左右。在六十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总量超越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两国,继而在第二年超越德国,一路发展可以用经济狂奔来形容。
到了70年代,石油危机在世界蔓延,这对依赖石油尤其进出口石油较多的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期间,日本依旧保持了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速,可谓是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经济支撑力强劲。
日本经济增长的同时,催生了日本的大量的富豪,他们一掷千金,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的目标,手中的钱期望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或者买各种产业。
据统计,八十年代,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十年间增长了十倍,在美国各地进行大量收购。曾一度,美国对日本的警惕度很高,不仅担心日本的经济超越美国,而且担心取代自身的经济第一强国地位,反过来影响美国。所以在后来美国开始有遏制日本经济发展。
日本的公司或者个人到美国买地产、买豪宅、买酒店、投资电影、收购大厦、逐渐加大对金融业的影响。美国的旅游地挤满了日本的游客,看起来日本人非常有钱。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初期比较依赖美国,而在八十年代对美国的依赖逐渐减少,这使美国有了一丝忧虑。后来一系列的诸如《广场协议》的诞生使得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泡沫经济被刺破,经济回归理性甚至衰退。不过日本的经济在海外开始了新的起色,大量企业迁往海外,进行创新、研发,在反哺国内工业,使得日本经济重新焕发活力。
当时东京的房价总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二战结束以后,日本长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超过10%。
70年代就算受到了石油危机的打击,仍旧有8%左右的经济增速,而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二战结束以后,凭借明治维新以来积攒的根本与美国的扶持,日本经济在战后迅速崛起,1968年超越了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第二、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1979年,又超越了苏联,直到2010年被我国超越之前,日本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1982年,日本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71%,要知道苏联最鼎盛时代,经济总量也只相当于苏联的60%。
80年代,仅仅东京的房价总值,就能够买下整个美国的土地,当时的日本企业疯狂进行海外并购。日本作为岛国,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模式为主,80年代,日本在全球出口市场的占比高达18%,而当时的美国也仅仅占据15.3%而已。
强悍至今的日本经济
虽然在《广场协议》签订,日本被西方各国套路以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碎,经济数十年一蹶不振,然而日本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直到2010年才让出。
日本经济具体强悍到什么地步呢?以日本农村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了农业机械,而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也是家家都有。
直到如今,日本仍旧是全球仅次于美、中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人均GDP与人类发展指数都位居全球前列。
日本经济起飞于50年代,通过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纺织、钢铁、化工等产业,日本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20多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增长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水平。仅仅用了20多年,日本就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到1968年首次超过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整个西方发达国家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这个危机却为日本的汽车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日本汽车产业十分注重节能技术,汽车的油耗量比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小得多。因此,日本的汽车销量猛增,迅速走向世界。
到了80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1985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到了1300亿美元。整个80年代日本经济走势平稳,由汽车、电子、集成电路、化工等行业带动,实力逐渐增强,至80年代末,日本汽车已称霸全世界,日本的产业在西欧、拉美遍地开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逼伏在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之下。
1985年,《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出现了大幅度升值,购买力逐渐走强。因此,大量的日本企业进行了海外扩张,大手笔买买买。当时,美国的象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收购。 86年,日本在美国购买不动产金额高达 5589.16亿日元,占日本全世界不动产总投资的64.8%。比如日本人买下了夏威夷2/3的商业资产。大量的美国媒体高呼,日本的经济侵略来了。
日本国内,股票、地产等资产价格开始迅速上涨。日经指数(图示)由1985年的12000点持续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风暴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复活",从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暖。以后,股价一直呈强势上升。并在1989年12 月19 日达到38915 点,较1985 年最低点上涨了3 倍多。
1989年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但是199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流下了一地鸡毛和无数破产的中产阶级,至今陷入经济增长乏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1994-2017年的23年间,日本经济仅仅增长了30%左右,年化约1%,和七八十年代的5%乃至8%的增长水平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八十年中国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八十年中国汽车销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