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没饱和,汽车销量却一直降,爱买车的国人为啥不买了

首先国内车企销量下滑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大家为啥都不买车了,我就简单的分析下我的看法。

汽车销量一降再跌什么意思

1、和今年的整体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物价飞涨,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导致钱难挣了,大家的生活压力变大,没有多余的闲钱购买车辆。毕竟车子买回来,一年的养车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出现了共享汽车,这也是让大家多了一个出行方式,不用考虑养车,停车等问题,能解决短途用车的问题。

3、蓬勃发展的打车APP,让大家可以享受专车接送的待遇,解决直接打车难的问题,出行前发个行程就可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不用自己驾车,降低了自己驾驶的风险,相对费用也贵不到哪去。

4、随着低碳环保观念的深入,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轨道交通,公交车等普及,大家出行可以选择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尤其现在许多城市还特意设置了公交车专线,自己驾驶去市区的时间可能还没有公交车来的快,大家也就渐渐的改变了出行的方式。

以上也就是小编的一点分析,仅供参考,当然也欢迎你的补充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好多人都去买房了,相当于半辈子都给银行打工了,哪有闲钱买车,现在买一辆车是不贵,养车太贵了,保险,油耗,保养,有事没事再来几张罚单,出去一趟停车都麻烦,而且到处堵车,所以不买车的大部分都是比较理性消费人群,现在买车真没啥大用处,我只是客观性的回复,个别在交通不好或者做生意的话没有车也不方便

中国汽车消费对国人来说,是从无到有,至今天基本成型。但是汽车使用大环境,巳及使用条件,日趋逆行,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𣎴太通容的作用。1:私家小型车的年检给车主带来的不便。2:车辆找不到停车位。3:油价总体上涨趋势。4:由于政策调整让车辆加速淘汰等。5:车辆相关保险及理赔复杂纠纷等。相对的公共出行工具的多样性,快捷,方便及费用低廉。对汽车消费基本成熟的国民,就有了宽泛的选择。不禁他会自问,我为啥还要买车。这就是国人对汽车再消费的很现实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考虑多个方面,我觉得1.人们得购买力正在下降。2.消费得它项支出越来越高。3.中石油、中石化对某些资源的把控。4.汽车质量越来越好。5.保有量其实已经很高了。7.可能没几年都要国七了。8.买二手车的越来越多。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这个强盛的国家了,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交通发展非常的快速,高铁、飞机、高速公路、火车等等都变得非常的完善,不仅仅是可以到每个地方去,现在追求的是怎样快速的去。虽然很多人有买车的钱,但是有时候坐高铁只要一二十块钱,十几分钟的路程,自己开车却要将近两个小时,这其中还不能保证路上不堵车,几百公里的路程高铁收费也只有一百多块钱,是非常实惠的,要是自己开车的话,安全问题先不说,浪费的时间是很明显的,而且自己在路上还要非常专心的开车,没有休息的时间。

反过来看一看高铁不仅舒适,而且快速安全,因此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买车的必要了。第二点原因就是现在的汽车行业发展史非常快的,基本上吗,每过一段时间汽车都会更新一代,汽油的价格也是长得很快的。现在很多人当初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辆车,但是却很长时间都放在家中,因为油价太高了,随便出去一圈就是几十块钱,这让很多人买了车仍然选的是坐公交去上班一样,很多人买车前考虑到油价的问题,就开始有些犹豫了。这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买得起车不一定能后期供养得起。

有时候不仅是油价这一个问题,还有现在的过路费,很多时候高速上的过路费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很多国家基本上都是实现了免费通行,但是我们高速上的收费确实有一点高了,而且最近几年也是越来越高。

还有汽车后续的保养问题,给车随便加一些东西,都是很高昂的价格,汽车有时候出现点问题,我们把车开到修理厂,自己也不懂的车的内部东西,很多汽车修理厂都开始把问题扩大化,多收些修理费。现在大城市都有很多政策限制车辆,有时即使你有钱买车,但是却不能够上牌照,在一些大城市想给车上牌是非常难得,有汽车也不能开出去,这样的话还不如当初不买车呢。

当然,如果现在年轻人以结婚为目的的除外,毕竟现在社会还是现实主义的比较多!

现代/起亚销量直跌,车企如何处理产能与销量的矛盾

现代·起亚汽车销量近期还没有达到“直跌”的程度,真正的大幅下滑应该会从4月开始。

现代起亚汽车节前节后的销量曲线走势虽然很难看,但也和车市整体曲线的走势基本相符;而且节前的数据因压库存所有品牌都在呈现出了逆势上涨,韩系车只是在这一节点批量加大,现在只是回到了正常的水平,数据大致如下:

  • 现代汽车-12月86575、1月32034、2月38717。

  • 起亚汽车-12月51834、1月29469、2月21702。

以目前韩系车的品质而言能有这一表现应该是很值得现代起亚欣慰的,以品质论的话就不该有销量。

早期的韩系车虽然动力传动技术落后于一线合资品牌但落后也代表了稳定,且在这一阶段国产汽车在蹒跚学步的初级阶段也没有十足的竞争力,面对特点鲜明的竞品车系韩系车定位在两者之间,以稳定的质量和合资品牌的影响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不过随着销量的上涨韩系车很明显的膨胀了,发动机技术升级是在没有经过严格测试之前就用到了量产车上,早期的发动机拉缸后期的机油增多基本问题不断;现代派沃泰的AT变速箱质量足够稳定,但这个品牌却拿出了最低级别的干式双离合用在量产车上,其品质之低可以参考被总局要求的数度召回。

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和变速箱没有稳定的表现,车身安全结构的减配也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以工程塑料和纤维加强塑料替代前后防撞梁的设计虽然很多合资车都有,但至少这些车只是某几款而韩系是几乎覆盖全系。

所以对于韩系车而言不是产能和销量的矛盾,是企业道德底线和消费市场接受度的冲突,长此以往销量会持续走低。

不过在4月后生产增值税下调3%,豪华品牌集团官降开始对一线合资品牌冲击,一线合资品牌德美日系车也会同步调整,韩系车与一线合资重合且要面对已经到成熟期的一线国产汽车,在这种双重打击下韩系车应该学习铃木准备开发下一块在初级阶段的消费市场了,比如印度。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几年,韩系车在中国混的风生水起,主要原因有2点:

第一,那时候的韩系车价格介于国产和日系、德系和美系之间,同等配置前提下,韩系车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在加上不错的外观,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第二,那时候的国产自主品牌,发动机老旧,大部分还是日系沈阳航天三菱的1.5L,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的版本,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根本就没有,变速器方面,大部分还是5速或者6速手动变数器。所以影响了大部分国人的购买欲望,所以韩系车有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至于现在销量越来越差,原因有3个方面:

第一,韩系车全面换代后,增加了1.6T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从动力层面上来讲,1.6T发动机动力还不错,先进性也还可以,失败就失败在那台双离合变速器。小编真实体验过起亚KX5的那台双离合变速器,冷启动的时候还好,当车辆热起来之后,或者在大夏天开这个车,刚起步的那个抖动简直无法忍受,整个车厢都在抖,这样的产品体验可想而知。

第二,韩系车品牌的溢价能力,韩系车刚上市时的定价定得比较高,上市2个月就跌个一两万。这样谁能接受得了。

第三,自主品牌的围剿,现在的自主品牌已经今非昔比,主流的自主品牌,向长城,吉利,奇瑞,长安和比亚迪,都有了自己的直喷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整车品质可以说超越了韩系车,在加上价格、配置,做工和空间等优势。在加上中韩关系的影响,韩系车销量的下滑可以预见。

韩系车现在的对策:

以现代为列,在推出改款的IX35时,把尺寸做小,定位在IX25和途胜之间,价格直接杀入自主紧凑型SUV区间,以换取更好的销量。同时也拉开和途胜的定位。

关于产能,现在韩系车的生产并没有满负荷运行,产能的是有空闲的。

关于销售,从今年的销售目标来看,韩系车主动降低了全年的销售目标,终端只能大力促销。以价格换空间。

最后,韩系车想翻身,最关键还是需要理解中国的消费者的消费观,然后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否则会落到和法系车一样的结局。

丰田车为何销量大跌

丰田车的大幅度下滑还离不开以下三个原因:

1、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抢占了不少日系车的份额,众所周知,日系车最大的卖点就是省油,但是它的省油只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实际并没有与其他品牌拉开太大差距,但是新能源汽车不同,纯电动汽车即便和以省油著称的丰田混动车型相比,在经济性上也有着碾压一般的优势,以比亚迪DM-i为首的一众国产插混车型在油耗的表现上也比日系车有优势。

2、再者,国内汽车市场逐渐成熟,各家车企在供应商的选用以及技术上正在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这使得不同品牌车型之间的品控差距越来越小。日系车固然有着开不坏的称号,但是随便拎出一台国产车来,开上个十年八年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3、最后,车市的消费主力已经变成了“90后”甚至“00后”,新潮的他们已经对品牌概念越来越淡化,反而更加看中一辆车子的设计、动力和科技感,而这些都是日系车所欠缺的。

5月销量下跌33.9%,吉利帝豪出了什么问题

我觉得是要换代的原因了吧~毕竟第四代帝豪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一眼就能看出好来...而且老帝豪的实用性和耐久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等新款吧~

吉利汽车目前我能预料的是近五年一定会销量快速攀升,就拿吉利最新上市的星越L来说,星越 L 是吉利汽车进入科技 4.0 架构造车时代,集全球资源打造的一款最新主流旗舰 SUV,使用了目前吉利汽车所有最好的领先技术,在世界级 CMA 架构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三大件机械性能、智能科技体验,还是选材用料、制造工艺都远超同类产品,争做世界一流好车,即将带来三大产品价值颠覆,这是吉利决心!

看起来车还是不够精致,完美极至。真正追求完美极至的玩车者,他看不上低档车。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眼光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发展变化中。

正所谓,如玩手机一样,你一个品牌在极限里,必须更新换代下去。比如:手中的战斗机,只凭借手中广告空喊口号而缺少更新换代的主打产品,有谁会记得它呢?

汽车也一样,吉利帝豪也一样。你必须要更新自己的产品,让他具有时代感,赋予他真正的生命和青春活力……

还要具备物美价廉,物有所值的性质!

车,各国都在搞,比如:日本,韩国、德系。他们生产出来的车型是不是优于我们的吉利帝豪呢?

当然,要排除当年,因抗疫情而引起的不利因素。同时也要排除欧美等西方对外出口的打压和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上疫情对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我国对出口的吉利帝豪车的外贸影响与经济下滑!

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整明白了才算是把车吉利帝豪的原因找到了!

结语:关键是如何开创更新换代产品,如果提高车的质量中下工功夫!

(图片来源网络,若不妥请删除)

说国产车企我还认为奇瑞比较靠谱,它的发动机是自主研发的,它散热力超过了大众,而且它的发动机可以做到终身保修的能力,这是在国内还是世界上那个车企都是无法做到的。不过关于吉利销量下滑多少,目前可能是没有统计这么清楚吧!几年前吉利销量还是可以的,它凭借着广告和外观宣传一直是国产车领先者之一,可是近两年吉利销量确实和以前有所差别,正真的原因可能是吉利博越的产品力停滞不前,主要是还体现在动力系统方面,这款车目前有1.5T和1.8T两种动力车型,其中1.8T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五六年之前,大家都知道吉利博越的油耗高,而且提速比较慢,想一下别人都在更新换代,你还靠宣传肯定是做不上去的。

如果吉利博越现在暂时还没有升级换代的意思,在后续的竞争中,吉利汽车很有可能还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国产车企,也希望国产车能早日超越世界上其他外企车。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我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作为吉利汽车的扛把子车型,帝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为吉利汽车的销量攀升奠定了深厚的基石,同时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尤其是在前期,每一代帝豪都因产品配置丰富、空间够大而受到普通消费者的看好,其在销量上也实现了新高,并一度成为轿车销量前十中唯一的自主品牌车型。

销量下滑,自主第一家轿被反超

然而,就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吉利帝豪将成为一代神车的时候,帝豪的销量却陡然向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帝豪月销量为16709辆,同比下滑20.2%,而在5月份,帝豪月销量则为15460辆,同比下跌了33.9%。

即使帝豪的销量有受“芯片”影响,但如此大幅度的下跌也显然有些难以让人接受,毕竟存量竞争下,车企的销量都是此消彼长的,帝豪的销量下滑也意味着其原有市场份额正在被其他车企抢占。

帝豪自主第一家轿的称号或在本年被终结

事实上,截止2021年5月底,帝豪累计销量为78565辆,而同级竞品长安逸动PLUS同期销量已达84059辆,已经在销量上市实现反超,这也意味着帝豪自主第一家轿的称号或在本年被终结。而除了长安逸动之外,上汽荣威的i5在今年1-5月也实现了50456台的销量,同帝豪的产品差距进一步缩小,帝豪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产品老旧,第四代帝豪能否力挽狂澜?

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后,帝豪也面临着产品老旧,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当其造型、空间、配置都逐渐被对手赶超时,推陈出新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选项。

从目前的网络曝出的消息看,第四代帝豪即将到来,新车在外观、内饰造型上向基于星瑞进行了看齐,同时还有望采用BMA平台,在竞争力上或再进一步。当然,这也取决于第四代帝豪会如何定价。

毕竟,在采用BMA、CMA等新平台、新技术后,吉利旗下的产品普遍进行了售价上调,第四代帝豪会不会调价我们还不得而知。但眼下消费者已然愈发成熟,如果仍是宣传上“雷声大”,而在产品上“雨点小”,恐怕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

而谈到“力挽狂澜”,单靠帝豪一款产品显然是不够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吉利品牌在国内车市累计销量为85783辆,同比下滑18.9%,今年1-5月吉利汽车仅取得了53万辆的成绩,年销目标完成度仅为35%,距离其153万的年销目标仍有100万的差距。

5月份吉利品牌在国内车市累计销量为85783辆,同比下滑18.9%

同时,在2021年车企普遍实现销量反弹之际,吉利汽车的销量却不涨反跌,其趋势更耐人寻味。这或许意味着,吉利汽车在2021年将迎来业绩拐点,好不容易奠定的“自主一哥”地位,或被同行超越。

除了帝豪之外,被寄予厚望的星瑞今年1-5月累计销量也不过56238辆。它作为吉利汽车进入4.0时代后的首款车型,虽然有着月销万余台的佳绩,但是仍没有进入过汽车销量榜TOP15之列,这显然不够成功。至少,笔者认为吉利汽车对星瑞是有着更高的期待的。

吉利星瑞被曝车身漏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星瑞上市时间并不长,但是有关其油箱异响的投诉却常见榜单。此外,诸如车身漏水、漆面曝漆、轮毂变形等问题也出现在了投诉列表中,其投诉量正在持续走高,作为一款新车,上市初期就出现这样的投诉问题显然十分值得警惕

上市半年多,星瑞投诉不少

写在最后: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吉利汽车的销量下滑和帝豪的表现疲软有一定关系,而想要单靠第四代帝豪的到来来力挽狂澜显然有些“痴人说梦”,毕竟眼下吉利汽车销量下滑并非某单一车型的问题,而是新产品表现不佳,老产品又十分乏力的共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销量一降再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销量一降再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汽车销量一降再跌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