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途昂销量
根据中汽中心近日发布的国内2021年11月中大型SUV销量数据显示,在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除了大众途昂、宝马X5等车型外,理想ONE和蔚来ES8两款造车新势力旗下的车型也入围榜单。
其中,理想ONE再次成为销量冠军。11月理想ONE销量为13438辆车。同比增长190.2%,环比增长75.6%。不得不说,理想ONE确实很强大,已经多个月成为国内中大型SUV的销量冠军。11月,更是成为唯一一款销量过万的中大型SUV车型。
途昂11月销量5668辆,环比增长8.7%。作为曾经国内中大型SUV的销量冠军,随着理想ONE的崛起,途昂也不得不让出冠军的宝座。
2000年日本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从2000年以来,日系车长期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2008年到达巅峰,当时统计出来的市场占有率是30.83%。也就是说,当年销售的10辆新车中,就有3辆是日系的。
随后,日系车开始萎缩,但在2012年之前,其占有率均在20%以上,即便是来华更早的德国车,也无法撼动其老大的地位。日系车中,销量较好的经典车型包括轩逸、凯美瑞、本田CR-V、科鲁兹、卡罗拉、奇骏、雅阁等。
但在2012年爆发了众所周知的那次事件,再加上有3成消费者认为日系车“皮儿薄,不安全”,日系车的份额被德系、美系瓜分,形成了日美德三足鼎立的态势。
韩系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7.5%升至2013年的8.8%,连续4年增长。2014年上半年高达9.0%,但后来慢慢被国产车挤掉。韩系车中,销量好的经典车型包括现代伊兰特(国内叫朗动)、起亚K2/K3、途胜、名图、瑞纳、现代ix25/35等。
根据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的统计,2016年1-11月,德、日、美、韩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销售总量的19.06%、15.69%、12.17%、7.24%和2.57%。其中,日系和韩系合计占了22.93%。
◆ ◆ ◆ ◆ ◆
11月宋plusdmi销量
中汽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比亚迪宋PLUS车系以19682的销量强势问鼎全国A级SUV上险量冠军,在新能源销量集体走高的11月,呈现破竹之势,锐不可当。作为宋PLUS车系的重磅车型,宋PLUS DM-i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1年11月,宋PLUS DM-i 销量达12679台,单品位列全国A级混动SUV上险冠军,A级SUV上险第五。
byd宋plus 11月销量
中汽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宋PLUS车系以19682的上险量夺得2021年11月全国A级SUV上险量冠军。
作为宋PLUS车系的重磅车型,宋PLUS DM-i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1年11月,宋PLUS DM-i 上险12679台,单品位列全国A级混动SUV上险冠军,A级SUV上险第五。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连续几个月减薪,请问汽车业真的不行了吗
全国汽车饱和是不争的事实。到省会城市里看下。上下班的堵车。夜间小区里,大街上到处变成了停车场。汽车不是买青菜,一辆车要用多少年的。车企拿着银行贷款,产量年年加码,结局就是亏损。车价越来越低。
上汽大众在2020年第一季度销量下跌明显,但并不代表国内汽车市场走向没落!
上汽大众作为国内的常青树长期雄霸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冠亚军!而且上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在国内的代表企业,其单一车企的销量也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国内目前乘用车市场的情况。
从销量趋势来看,上汽大众在进入2020年第一季度后销量下滑明显,但并不代表着上汽大众开始走向没落,乃至国内汽车市场走向没落!
原因如下:
第一:2020年一季度销量差主要是新冠肺炎造成的影响
上汽大众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反映了国内大多数汽车厂商的销量走势,一季度的销量低迷主要是由新冠病毒和春节假期造成的。
席卷世界的新冠肺炎从2020年1月底开始在国内肆虐,而需要面对面进行的汽车销售等工作必定受到影响。所以,上汽大众在2020年一季度的销量也非常好的反映了整个乘用车市场在一季度的销量趋势。
1月份受新年和新冠病毒的影响开始,2月份达到谷底,随着中国战胜疫情的结束,车市从3月份触底反弹,而4月份的销量则同比2019年实现了正增长。
汽车需求作为刚需,在一季度挤压的需求会在后续慢慢释放,所以个人对于第二季度的销量持积极态度。
第二:国内乘用车市场的0增长或微下滑时代到来
从2000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开始起飞,到2010年是快速增长的10年,从2010年开始到2018年是中速增长的8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越来越多,从201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当市场整体稳定的时候,一个品牌要想继续保持增长,除了稳定固有的客户之外,必须从其他品牌那里抢来客户。
当然,要赢得客户的唯一准则就是产品!
第三:在乘用车增长乏力的同时,汽车厂商还面临着低利润率的现实
2019年开始,单车毛利润降低和新技术的投入增加是全球所有车企的难题!
其实2020年上汽大众没有降薪,只是停止了双薪的发放!降薪的是上汽集团的其他品牌和子公司。
随着全球汽车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厂商不得不靠持续的降价来获得更好的销量;同时,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未来的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传统车企面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压力,使得现在单车的利润越来越低,豪华品牌奔驰利润率从2018年的9%降到了2020年的6%左右,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公司也如此,所以想象一下其他品牌。
鉴于此,个人给上汽大众几点建议:
1:精简机构,做更加精益的企业
上汽大众拥有上海总部以及安亭,南京,仪征,宁波,长沙等8大生产基地,在汽车行业产能区域饱和的今天,必须通过精简机构保证效率更高的运行方式。
同时上汽大众作为半国有企业,机构臃肿复杂,企业内部有太多不产生价值的机构,部门和人员,个人认为,精简合并机构,让企业保持更灵活的机构非常重要。
2: 推行精品车,摒弃销量利润第一的战略
大众集团有着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产品开发,汽车制造,以及质量控制的流程,看看现在大众的口碑都是靠老桑塔纳,老款passat等车型慢慢积累起来的。
但是反观现在被大家频频诟病的Passat,途观碰撞试验A柱断裂等问题,正在慢慢侵蚀着大众在国内的良好口碑。很明显,这些车型在结构设计的时候没有使用更好的材料,所以导致了后来问题的出现。
个人非常质疑大众只追求利润的行为,更多低成本车型的推出,以及老款经典车的不断简配降本,会成为大众品牌的硬伤。
为此,个人非常期待像golf,欧版passat(迈腾)等更多经典车型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3:提升Skoda品牌销量
Skoda品牌在上汽大众真正做成了一个大众附属品牌,销量只占15%。这点是非常不符合Skoda应有的位置的。
首先,Skoda的产品力有待提升,在国有品牌逐渐向上的时候,Skoda品牌再想以往那样生存近乎不可能,如果产品不做出改变,会逐渐会被其他品牌慢慢吞并。就比如内饰设计,坐进任何一辆Skoda车里,都能感觉到满满的塑料感,和VW的品质感完全不同。
另外,Skoda在国内远没有找到定位,之前第一代明锐上市的那段”低调不张扬”的广告已经被彻底取代了,全新Octavia也逐渐失去了昨日的光彩,可以说Skoda在国内越做越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汽研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汽研汽车销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