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互联网造车的服务如何,诸如电咖、小鹏、云度、蔚来等

昨天,功夫AUTO采写了《一位KOL无奈放弃购买蔚来,李斌这样回复有道理吗?实测体验后让人揪心!》在全平台推送之后,反响很大。

一些用户来问,这些互联网公司造得出车,但服务能跟上吗?

有传统车企负责人直言,连服务热线都做不好,还想卖好车?!我们大车企产品未开售,服务先行,这才对得起消费者!

那么,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客户服务,到底怎么样呢?

从昨天开始,我们就选了几家公司,包括电咖、小鹏、云度、蔚来和昨晚刚刚开完发布会的威马,分别打了它们的服务热线。

首先是找个服务电话,但是这一步就遇到曲折了。

电咖居然

连!个!电!话!都!找!不!到!

云度汽车销量为什么起不来了

就放着个公众号和微博。

首页还放着轻松购买,阿宝觉得这可真是一点都不“轻松”啊!

好吧,真是一个不太顺利的开头,不过这找个联系方式都找不到,还让别人怎么买车啊.....

也许电咖自己压根就没想到这一层。

本着不服输的精神,阿宝又去关注了公众号,咨询一下电话号码。

两个多小时之后,电咖微信号终于回复了我们,给了服务热线。

但这真不是互联网应该有的速度!

没办法了,那就下一个,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的联系方式倒是很好找,不像是电咖,一下子就找到了。

然后拨打电话,提示播分机号,耳边传来“嘟嘟嘟”后提示用户忙的声音,就没了。连拨三次,都是如此。

所以是,打不通?

那小鹏放着这个电话有什么用啊?不是也跟没放差不多。

假如一个潜在客户在网上看到你们的车,想要有所了解或者咨询,但是就在官网上看到你们放了几页类似“PPT”的车型宣传资料,看起来很“高大上”,然后并没有我们想知道一些详细的资料,如预订、价格、提车、甚至于维修和保养等,他能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真让潜在消费者烧脑啊!

如果是阿宝遇到这种情况,有兴趣也会瞬间败兴,这就等于是自己把客户扫地出门,还卖车,怎么卖?

继续继续,接下来是“蔚来”。

也许是之前的风波有所影响,李斌对内部也是有所“规矩”,电话很顺,一下子就打通了,语气态度都很好,很多问题也都回答得很详细,包括预订等问题,解释得非常清楚,跟之前遇到的情况完全相反,服务态度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看来关于蔚来的这个反应还是很迅速,有问题就立刻做出反应和改正,这才是一个企业应该有的态度和精神。

之后呢,是云度汽车。

它应该是所有人里做的比较好的一个。

客服训练有素,在回答关于汽车价格维修等问题,都是比较清楚。在答复问题后,都随之跟上一句您还有什么问题吗,而且最后还说稍候有那边的工作人员联系。

30分钟过后,就真的打来个当地的销售人员,还十分热情要加阿宝的微信。(但阿宝的微信是那么容易要得到的吗?)所以服务态度应该是这么多家之中最好的了。

最后就是威马汽车了。

可能是由于昨晚的发布会十分成功,所以才导致现在进入威马官网非常卡,等待页面都要挺久。

威马还是有电话的,但是要“吐槽”一下,服务电话放在右下角,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打过去,打得通,态度也是挺好的,就是在预订这个问题也是跟蔚来回复如出一辙。威马工作人员建议,最好去微信号订车。

写在最后:

我们总结一下,小鹏和电咖就是比较难联系上那种;而其他的互联网造车公司在态度上都挺好的,但一些关键地方回复比较含糊,如预订拿车等问题,可能这也还依然作为他们公司的“机密”吧。

不过,说真的,线上服务这一块阿宝觉得应该是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一块。毕竟一些地方是没有线下门店的,这是跟客户联系的第一个窗口,甚至是唯一一个窗口。

客户对你们公司的车(或者说你们公司)的第一感观,可能就是这个电话决定。

服务方面的工作都做不好,难道以后要靠你们的“高冷气质”来征服客户?

云兔是哪个旗下的

云兔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家在线教育平台,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K12在线教育服务。云兔以智能化技术和人性化服务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包括课程学习、作业辅导、在线测试和考试等。云兔教育平台拥有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在线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通过云兔,学生可以轻松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习成绩,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云度汽车

云度汽车,是创办于2015年,作为福建莆田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造车新势力中,成立很早,但一直籍籍无名,频频受挫,销量一直没上去。

目前在售车型有云度π1、云度π3等纯电SUV。作为云度汽车旗下全新纯电动小型SUV,云度云兔前几日首发亮相,算是把“中国传统兔年”的热度蹭满了。

纯电动汽车三年保值率低至15.6% ,新能源二手车残值过低如何破局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旋转的方向盘”

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还算是比较保守的,现实情况比这更残酷。二手纯电动汽车根本卖不出去,只能通过熟人之间相互倒腾最后看栽谁手里,你问车商收吗?代售可以,收车是不可能的。其实你可以对比二手电瓶车和摩托车的残值,如果电池再不中用了新车三五千的电瓶车能卖多钱呢?

内燃机保值核心就是发动机,并且内燃机的寿命要远远大于电动车电动机和电瓶。如果不是政策所迫一辆内燃机车开个二三十年跑个百八十万公里也是稀松平常的。反观电动机和电瓶,以目前的技术3年就是一大关(一年有差异,两年略疲软,3年基本没信心),并且电瓶没有修复的必要。正常用3年也就跑个五六万公里,而更换电瓶费用基本买大半个新车了,就算有质保也顶多是个参考,如果不是质量问题基本不会给你免费换。因此,电动车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仍是其最大的软肋。

内燃机发动机更换不是必然,但电动车更换电瓶却是必然,因此电动车在质保结束期间基本算是一辆没有价值的车,残值怎么可能高。插电混合可以说它不属于新能源吗?电池辅助还得靠油,但是它真的会有接近内燃车的保值率吗?我看未必,它毕竟需要电瓶,再者我周围的朋友还没人去折腾新能源。我国内燃机才刚有起色,一下大跨步到混动,这种野蛮的生长令谁都不安心,首先电池技术就没有达到新高度,人家都往燃料电池发展,开发新能源,我们给内燃机加个电瓶加个电机最终还是靠充电就算新能源了。(充的电不还是靠火力发电,这个“新”到底在哪,只不过把污染转移罢了,不过有的人它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新能源车残值过低是它自身属性决定的,解决办法只能从技术提升上突破。比如:电瓶能开个十五年不换?或者电瓶能有效开三年,但更换电瓶费用比燃油有优势?或者直接上燃料电池,三五年不用管,维护费用也不高?又或者开发出环保新能源提供动力?所以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提是科技必须达到支持量产的可能,不然没解。谁会花大钱去买一个电池溃电状态的汽车?那不相当于花新车价买个二手车。

比如:新车6万,开了三年,按燃油车残值率算值3万,到手换个电瓶3万,自己花6万买个别人开三年的二手车,哈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度汽车销量为什么起不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度汽车销量为什么起不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云度汽车销量为什么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