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氢能源汽车靠谱吗?为什么

国内首台70Mpa氢燃料电池MPV,是海马“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高压加氢—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全产产业链零排放的关键组成部分。

国内氢能源龙头排名

海马7X-H采用高功率密度金属堆、高集成高效率燃料电池系统、高安全车载氢系统。整车在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800km,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适合于公共出行、旅游租赁等应用场景。

海马汽车作为一个最早引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老牌车企,将海马普力马打造成中国“最早有钱人开得起的车”,随后又将福美来打造成“中国市场新三样”,随后又引领中国SUV市场潮流的发展,时隔多年又再一次引领中国氢能产品的发展!

中国汽车发展,还得看海马!

发展氢能源汽车如果能做到技术成熟,而且我们在技术方面领先的话还是很靠谱的。氢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加氢速度上都可以媲美传统燃油汽车,是优于电动汽车的。但是以上这两个条件可惜我们很难达到。

首先,氢能源技术不仅包括氢发动机,氢燃料电池等,也包括氢气的生产制造,运输储存。氢气不同于化石燃料,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像化石燃料一样的氢单质。因此氢气的生产也是问题。氢气易燃易爆,非常危险,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其次,现阶段我国在氢能源技术上的水平比起邻国日本还是有较大差距。日本以封条为主的汽车公司在氢能源技术上技术相对领先。而且日本已经开始销售氢能源汽车,只是价格较高。以日本现在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在日本氢能源汽车是靠谱的,但是放在我国在现阶段还是不靠谱的。抛开经济来谈技术是不现实的。氢能源汽车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技术受制于人,最终的利益还是会被他人赚走,这样的发展是不靠谱的。这就需要国家投入资源进行发展,现在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支持氢能源技术发展,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因此如果我们能做到技术上的相对成熟,而且技术领先的话,发展氢能源汽车是靠谱的。

个人感觉现在还不靠谱,现在中国乘用车保有量3亿 一年需氢气6666亿立方米,6000万吨,中国一年工业副氢商业剩余量38万吨,制氢产能240万吨,根本不够用,现在加气站还未普及,就像电动车开始一样找不到加气站,而且中国电动车已经发展到一定是规模,要想让大家接受氢能源汽车需要时间,电动汽车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10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而丰田氢能源汽车要大约40万人民币,现在氢能源汽车产量也不高每年大概大几千辆。

我不太看好氢能源汽车,理由主要两点。

第一,系统性构建太复杂。不要看现在汽油车有加油站,随时可以加油,但这个不是一天建设起来的。做为安全工程师,我负责任说,氢气作为甲类火灾危险源,在城市中布局很困难,在现行的法规条件下,前期三同时手续就烦死人。而对手电动汽车就完全没问题,我家充电桩从报装到安装不过一周多一点时间,很方便。如果算上私人充电桩,现在充电桩数量远远多于加油枪。

第二,除了安全性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愿意全情投入的人太少了。现在就是丰田死守氢能源汽车,而且也是三心二意。反观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一心一意,比亚迪忠贞不渝,其他传统汽车公司也是大胆试水,大家共同建设,配套系统才能多快好省的建设。

最后,我想说,任何东西的好坏都不是单一的,要看系统性的配合。氢能源汽车的系统性配套还没开始建设,电动汽车的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头。

发展还早了点,研究肯定是必要的,现阶段的技术最实用也最应该发展的是非插电混动+生物燃油,这才是真环保,现在大力发展电动车,说是环保,可如今绿色发电远远跟不上需求,拿煤发电算哪门子环保啊?况且还有以后电池处理的问题,这属于盲目发展跟风,个人认为任何新技术一定要研究开发,论证有实用性之后要加大投入实验,像氢能源汽车日本研究已经领先了,我们要是把补贴给电动车厂的钱拨给科研机构,说不定我们也上几个台阶了,等真正技术成熟之后再推广发展,配套只要跟上老百姓会买单的,其他新技术也是一样,别像现在电动车这样补贴这么多钱,结果还是靠牌照政策才有市场……

国内氢能源龙头排名

1、京城股份。公司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很高,其次,氢能产业是公司具有的重要平台之一。目前,公司在氢能源领域进行一定的产业布局,并且积极引进加氢站装备制造技术,从而很好地解决氢气储运的瓶颈环节,奠定公司在氢能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和龙头地位。

2、三环集团。国内少有的电子陶瓷细分领域龙头,产品覆盖电子、机械、新能源等众多领域,销量常年居全球前列,公司旗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与氢技术的重点领域。其次,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具有近50年的技术积累,对于公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潍柴动力。潍柴动力,国内燃机产业骨干企业,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重大专项。主要从事研究、生产及销售发动机及其零部件、重型汽车、重型汽车车桥、变速箱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等业务。三季报总营收1664.29亿元,同比增长12.92%,总市值1540.24亿,现价17.65。

2021年氢能源汽车销量

截至6月中旬,今年新招标和中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就达13690辆,占2021年全年公开招标数量的78.59%,比去年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总数一半还多。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约5万辆,远远落后于电动汽车的销量。尽管氢能源汽车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仍面临着成本高、设施建设不足和氢能源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氢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会有所增长。

氢燃料车十大排名名单

NO.1宇通客车

宇通始创于1963年,是以客车、卡车、环卫装备及工程机械为主业的商用车集团/企业集团,产品主要服务于公交、客运、旅游、团体、校车及专用出行等细分市场。截至2020年底,宇通累计出口客车超70000辆,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140000辆,大中型客车连续多年畅销全球。

NO.2东风汽车

成立于1969年,中央直管的大型汽车企业,专注于经营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汽车装备、汽配以及汽车相关业务的企业集团。东风汽车事业广泛与分布在国内20多个城市,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建有海外制造基地,经营规模超过400万辆,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沿。

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名,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名,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名,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名,丰田汽车,

第七名,遇通客车有限公司。2021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张家口、潍坊、成都、北京、大同、嘉兴、淄博、荆门,这10个城市合计销量为1285辆,占总量85.84%。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497辆,同比下降53%。其中,氢燃料电池客车销量为1351辆,同比增长15%;氢燃料电池专用车销量为146辆,同比下降93%。从装机量来看,2021年我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约为79.2MW,同比下降37%。

氢能源汽车销量排行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韩氢能汽车销量为3207辆,排名世界第一,其后依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从销售增长率来看,韩国同比增长622%,位居第一。欧盟同比增长245.2%位居第二。日本增长22.1%,位居第三。从汽车品牌来看,现代汽车得益于内需增长,同比增长576%,超过丰田汽车位居第一。

排名第二位的丰田汽车同比增长16.8%,本田同比下降54%,排名第三。各国在世界氢能汽车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韩国52.4%、美国29.4%、日本9.7%、欧洲6.5%。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1月氢能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1月氢能汽车销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国内氢能源龙头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