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摩托车销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摩托车销量排行榜,由乌鲁木齐消费者协会每年评选,今年是第六年。
2021年,全国摩托车销量第一名,勇往直前一览众山小勇往直前牌,由重庆嘉陵摩托车集团研制、开发、生产,2021年销量是16800台。
平台道路勇敢行驶宝马牌摩托车销量排名第二。
2021年摩托车十大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铃木/SUZUKI、宗申摩托、五羊本田、杜卡迪/Ducati、嘉陵JIALING、贝纳利/Benelli、哈雷戴维森、钱江、豪爵/Haojue、新大洲本田 。
1,铃木/SUZUKI
2,宗申摩托
3,五羊本田
4,杜卡迪/Ducati
5,嘉陵JIALING
6,贝纳利/Benelli
7,哈雷戴维森
8,钱江
9,豪爵/Haojue
10,新大洲本田
力帆汽车前三季度净亏超26亿元,销量回到八年前.为什么
力帆被传破产的消息不胫而走,尤其是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超过26亿元之后,更是放大了这种声音,但是,力帆的亏损并不是今年才突然发生的。
1、力帆的主营业务已经亏损多年了
虽然力帆股份的净利润从2015年到2018年分别是3.54亿、0.82亿、1.71亿、2.53亿元,但是扣非净利润却是一直在亏损的,2015年到2018年的四年时间中扣非净利润分别是1.11亿(虽然没有亏损,但是和净利润有2.4亿的差额)、-2.61亿、-1.87亿、-21.5亿元。
这些数据都说明力帆股份在2015年就开始恶化了,到了2018年已经是巨额亏损,而2019年只不过是2018年的延续。
力帆股份一直是依靠投资收益来过日子的,否则早就ST被摘牌了,2018年投资收益也无法覆盖亏损了,只能售卖资产获取盈利,2015年到2018年的投资收益分别是3.75亿元、4.42亿元、6.02亿元、10.35亿元。而2018年投资收益虽然达到了历史新高偶读10亿元但是依然是无法覆盖主营业务的亏损,于是出售资产,获得了20亿元的收益。2018年力帆的投资收益和资产处置带来了30亿元的收入。所以才让公司在2018年还能有2.5亿元的净利润。
2、力帆股份在靠借贷度日
2017年和2018年力帆股份的利息费用分别是8.09亿元和14.47亿元,利息费用远超同行,经营不善,借新还旧,利率还提高了,利息费用支出大幅提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3、脱离主业,失败的转型
力帆股份是2010年上市的,随后的几年是中国乘用车市场大爆发的几年,年销量从不到1000万增加到了2800万辆,这是汽车厂商前所未有的好时光。
力帆从摩托车起家,做到行业巨头,顺道转型到乘用车市场看是是十分合理的一个行为,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因为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难度远比摩托车要复杂得多,而且十分烧钱,研发时间需要很长,等到你有成果的时候,市场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比如2018年乘用车市场就负增长,到2019年都没有好转,那么各大厂商只能在存量中厮杀,这是十分残酷的,力帆股份在这里面不具有任何的优势,那么行业的寒冬到来的时候,必然是成为最先倒下的一个。
后来力帆又做新能源汽车,看似力帆每次都把握住了风口,其实都是跟风,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出,市场必然是冷却下来,这对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力帆的新能源汽车又能有多少竞争力,所以,这块业务也会成为让力帆不断失血的业务。
力帆股份的汽车产品的营收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毛利率只有5%,而到了2019年三季度更是低到了1.6%,毛利润只有1.6%,你还做个毛啊!
现在的境况就说明力帆的转型升级是失败的,营收虽然做上去了,但是一直让公司失血!况且,力帆并不具备研发的基因,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支出为1.61亿和1.8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1.3%和1.7%,就这么点研发投入你都不好意思叫做高新技术企业!
没有研发就不会 有未来的竞争力,而到了2019年公司才想这加大研发投入,会不会有点晚?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是2亿元,占应收的比重为3%,相比之前有大幅的提升。
力帆的出路:从企业战略上来讲,回归主业,只有聚焦摩托车业务,东南亚有大量的市场,虽然现在被日系占领,但是力帆如果改变战略还有一战之力,而这摩托车业务也是目前所有产品中毛利率最高的业务。
如果再研发新产品,企业根本就没有资金投入,瘦身,把不赚钱的业务都出售,这样就能解决债务危机,还能给未来的摩托车业务留下一个机会。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还有没有民间债务,如果只是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那样,那么力帆还是有机会的。
力帆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专业生产摩托车的企业。而现在开始生产汽车。力帆汽车从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核心设计理念和主打产品。一直是模仿,没有独特的魅力。生产的汽车几乎以家庭小车为主。刚开始生产的汽车还模仿MINI的车型。在大街上看到真是四不像。不懂汽车,千万不要跨越。就干自己专业的。而且品牌不好听,标志不好看。开出来没有档次。谁买,不倒闭才怪。中国车企如果还要走力帆的老路早晚都是倒闭。现在倒闭的国内车企也不少啊!
准确描述:力帆股份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固定的近利润亏损26.33亿元。
谢谢邀请,力帆集团的业务覆盖面相当大,包括内燃机技术研发、摩托车与汽车整车生产销售、足球产业以及金融证券等,汽车领域只是其集团公司的一个版块,单纯汽车版块的亏损并不至于如此夸张。至于汽车领域力帆的边缘化是必然,因为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股份事宜摩托车领域发家,直到2003年才开始转型从事汽车生产销售;而摩托车内燃机与变速箱的技术储备对于制造汽车并无绝对技术支持,在这一领域力帆等于技术领域的小学生,没有技术储备则产品力不会强,产品力等于竞争力所以力帆汽车始终没有获得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
如对力帆汽车的技术评价有异议的话,请参考力帆旗舰SUV-X80。
力帆X80搭载自主研发(逆向)的483ZLQ型2.0T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方面看似已经达到了一线水平,因为直喷喷油技术的燃烧效率足够高可以实现小排量大扭矩,大扭矩则能够以低转速实现大马力;马力的计算公式为【(转速×扭矩÷9549)×1.36】,在常数与倍率不会变化的前提下,反推公式则为相同的转速下扭矩越大马力越大,马力越大则起步爆发力越强且加速越快,在不需要大马力的中低速区间则可实现大扭矩低转速的节油运行模式。
主流的国产2.0T直喷发动机已经达到360~400N·m之前的大扭矩,以大扭矩均可实现150~190kw之间的高功率(功率×1.36等于米制马力)。然而同样的直喷技术力帆的2.0T发动机只有141kw的最大功率,功率如此低是因为扭矩只有286N·m,如此差的2.0T发动机已经很少了。而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又是6AT手自一体,自动版的指导价为12.99-14.99万,在这一价格范围内该车的技术水平之落后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以X80作为参考,力帆的诸多量产车产品力均落后于各自等级中的一线国产竞品;而摩托车制造起家的力帆在汽车品控方面水平也比较差,大问题不多小问题不断的车辆很难得到认可。尤其是在其他自主品牌如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传祺等品牌陆续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力以及品控水平均达到国际水平之后,力帆汽车的差就更加明显了。那么初期打不开市场无法积累资本保证技术研发则产品力不会进步提升,而中系车的整体水平却在快速上涨,力帆汽车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这一品牌从出现就决定了会走到破产边缘。
力帆汽车的九月品牌销量仅仅为123台,这是全系车的全国销量;前三季度的累积销量也仅仅为8903台,这种销量表现基本预示了力帆汽车的走向。不论力帆能继续得到多少资金上的支持也无法改变命运了,这一品牌最理想的结局是被收购或者为新势力造车代工,否则以这种市场占有率一定是在浪费资源。而除了汽车领域以外,力帆主打的摩托车板块也已经折戟沉沙,随着消费升级的影响导致汽车逐渐替代摩托车成为家庭或个人的代步工具,电动摩托车的快速发展在主要城市取代了摩托车,加之部分地区的禁摩政策也导致了摩托车即将退出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舞台。
这就是力帆股份要面对的双重打击,所以力帆下一期的财报估计仍会是继续亏损,所谓的加快限制自产的处理力度以维持现金流和降低财务压力也说明了力帆低迷到何种程度。个人预测:力帆汽车、铁牛众泰、长丰猎豹、华泰汽车、宝沃汽车、斯威汽车、成功汽车、陆风汽车、江铃驭胜等,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大部分品牌均有可能成为过去式或者被收购。
国产汽车最终剩下的应不超过五个品牌,前三强应为比亚迪、吉利、长城,其次为小品牌联盟性质集团以及很有可能合并的各大“汽”,整合资源扶优扶强是推动国产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理想方式,成熟的汽车工业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品牌,力帆等品牌消失几乎是必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力帆12月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力帆12月汽车销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