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氢能源汽车销量
截至6月中旬,今年新招标和中标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就达13690辆,占2021年全年公开招标数量的78.59%,比去年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总数一半还多。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球氢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约5万辆,远远落后于电动汽车的销量。尽管氢能源汽车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仍面临着成本高、设施建设不足和氢能源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氢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会有所增长。
2020氢燃料重卡销量
由于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应用方面,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并不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177辆。今年1-6月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632辆和479辆,同比分别增长43.6%和5.7%。在应用前景上,氢燃料电池未来还需要市场化破局。
国外的氢燃料电池市场,发展得热火朝天,国内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总有一群推手大力宣传氢能源汽车,这东西相比纯电动汽车基本等于脱了裤子放屁,纯电动汽车基本上是电网-电池-电机,能源转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所谓的氢能源汽车是电网-制氢-压缩-运输-加氢-燃烧(燃料电池等于超缓慢燃烧的氧化反应)-电能-电机。转化效率哪个高就不说了。其中还涉及到氢气的制备贮存运输以及基础设施等等一大堆东西,而且氢气由于其活泼的化学性质,不管是哪一项都非常不安全,并且由于存住氢气的容器会很快变脆需要不停的维护等等。玩氢能源简直就是个笑话。中国发展纯电动车是和国家大战略息息相关的,大力发展纯电=刺激新型电池研发。一旦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国家可以凭借电池构建大量的储能电站和微电网等一系列工程。加上每量纯电动汽车都可以当做微型储能站使用,在特殊时期国家能源系统收到攻击或者大规模灾难时完全可以凭借大量储能电站和纯电汽车等设备支撑到电网重启!不要小看一辆汽车的电量,续航500KM的汽车评论可以存储80-120千瓦时的电能。中国可是有好几亿辆。目前我过电力系统只有宽度而缺乏深度!中国用电量急剧上升的情况下我们目前只能依靠暴力扩容来维持。在用电低谷时有大量的电能被浪费掉!所以发展纯电动汽车才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战略!况且所谓的氢能源汽车并不比纯电动汽车高级到哪去。也就加氢比充电快值得一谈!而汽车在日常使用中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长的多!快充只是长途旅行的权宜之策并不是刚需。汽车的日常活动范围大多在200KM以内,500km的纯电汽车扣除各种衰减也足够使用。而长途开车并非最佳选择,速度慢空间小疲劳等等因素决定了汽车少有200公里以上的需求。未来高铁飞机甚至磁悬浮真空管才是长途出行的主要途径!所以当前氢能源汽车比纯电唯一优势就是重量轻罢了,并且发展氢能源有巨大安全隐患。你个人目光短浅我并不反感,但你跳出来误导大众就是居心叵测!
您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比如宁波慈溪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建造全球首个以“甲醇”为加注介质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投资20亿元。根据规划,项目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
当然,从集团层面看,欧美确实很强,比如欧洲的AFC能源公司、阿尔科拉能源公司、SFC能源公司、美洲的布鲁姆能源公司、UTC power、普拉格能源公司等,都有着很强劲的实力,其中有不少是老牌劲旅。
亚洲方面,则是日本的TOSHIBA和松下、韩国的斗山集团比较活跃,但中国在这方面就不算强劲了,能与之正面对抗的企业还没有,并且依然有大量设备需要进口(比如空压机、加湿器、氢循环装置等附件系统等)。
今年1月30日消息,韩国环境部发布数据称,2018年韩国共普及氢汽车和电动汽车32712辆。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712辆,按照普及率来看,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
而聊到日本,我们都知道他们很钟情氢燃料电池,早前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就计划在日本普及以氢燃料为动力的燃料电池车,时间节点是2040年。
按计划,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到2040年该车型的保有量将爆炸式增加到300~600万辆。而就当下看,诸如本田CLARITY续航里程可达到 589km,丰田Mirai可达到502km,并且他们还都不存在充电(加氢)速度过慢的问题,也不会降低使用体验。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氢燃料电池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存疑。
对内层面,主要原因是加氢站的普及(目前建成一座加氢能力大于200公斤的加氢站就需要1000多万元)、氢燃料转换技术还不够成熟、人才储备不够、从制氢储氢到加氢站等一系列法规不够明确等问题。对外层面,则是锂电池技术还有开发,还有上升的空间,这必然也会打击大家对发展氢燃料电池的热情。
我们拿制氢技术来说,现在国内使用的主流方案是低压技术路线,优点是结构简单,但缺点是反应时间长,设备体积大,如果对付体积大的商用车还好说,但如果是小轿车那就犯难了,事实上日本(比如丰田Mirai)就是使用的高压路线。
总之,国内在氢燃料电池市场上并不突出,欧美和日韩在近些年发力很猛,属于第一集团。而为什么国内没有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原因则比较复杂,比如技术壁垒、基建投入、锂电池尚有发展空间等。
当然了,从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有关部门正在对此加以重视,但短期看还只是处在示范应用阶段,而且着力发展商用车的可能性会更大些,至于民用车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