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销量惨淡,马自达人事调整,还自命不凡吗
谢邀!
在国内,有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笔者查了一下,长安马自达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63252辆,一汽马自达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08970辆,合计27.23万辆,降幅明显。
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目前马自达在国内车型较少,一马仅有阿特兹和CX-4,长马也只有昂克赛拉、CX-5和CX-8,马自达在华产品线布局着实单薄。
另外一方面,马自达着实“偏执”,马自达坚持“价值营销”(既不打价格战,马自达走是精英路线,做好自己的技术和提高自身的产品价值,让客户真正意识到马自达的价值所在,因为其产技术和价值选择产品而不是价格。)
这种“偏执”在各家车企纷纷以价换量的大环境下的确不占优势。
不过,笔者个人认为,既然坚持“价值营销”,就不要因为眼前的销量下滑就半途而废。马自达品牌的调性就是“偏执技术控”,如果它也随大流,那还是马自达吗?
马自达是好车,但是不会为了中国人的想法妥协。马自达动力好,讲究运动,但是中国人需要的是运动的外观,舒适的驾驶感受和更大的乘坐空间,还有更省油。马自达如果能按照中国人的想法来设计车,相信销量自然就会好了。
谢邀!
马自达在华的确是非常惨淡,还记得前不久我可能去马自达4s店逛了一圈,在售的车型只有马自达cx4以及一款轿车。
那么店里也是比较冷清,很少有人来,可能相比于其他品牌来说,马自达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营销方面,我个人觉得都做得不够。
尤其是马自达自己还面临着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的竞争。这就让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市场就更加加剧。
其实,综合来看马自达的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主要其实是出自马自达的营销以及产品定位方面,说白了就是马自达方面并不懂得国人真正需要什么!
当然不仅是马自达,其实很多国外的厂商可能都搞不清楚,国内消费者的心理。也就是为什么国产车和国产手机等等这种硬件产品,能够从外资产品中,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技术还没有合资厂商好的情况下,这就值得反思了。
目前来说马自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可能这样不温不火下去,虽然说马自达的车型造的还都是不错的,无论是昂克赛拉系列还是阿特兹,甚至包括老马6,很多人都非常喜欢。
不过在SUV方面无论是Cx4还是cx5,可能并不对很多人的路。个人觉得其实马自达最应该努力的方面就是品牌定位以及营销方面。
吉利上半年盈利大降4成,此前高管套现20亿,为什么
谢谢邀请。
高管套现属于个人行为,并不能代表公司。至于业绩下滑,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必然事件。
前几天公布的苹果在印度销售下滑40%,属于近十年来首次。我觉得吉利的例子跟这个一样。苹果手机属于中低等消费品,汽车属于高等消费品,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会对高消费品做一个选择,人们更愿意把钱放在保值增值的地方,自然选择汽车的就少了,属于行业周期特性,并不是吉利经营的问题,这是其一。
第二,此前吉利大手笔去购买奔驰母公司的股份,试图用入股的方式,强制与奔驰合作,先不说手段怎样,至少我觉得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企业,既然要合作,避免不了各种研发开销,增加一些成本是可以理解的。
从长远看,吉利在汽车市场的份额仍然领先,通过与奔驰合作,后期更是有很大的期待。为国产之崛起而奋斗,加油!
个人观点:
吉利作为上市公司,国内的帝豪、博越、博瑞等主销车型,已经作为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车企了。自主高端品牌领克加上沃尔沃的高端系列,这几年吉利的扩张和多战略的全球布局,为了更多的抢占汽车市场份额。
全球战略布局,研发成本,收购成本,人工成本等等叠加,已经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导致成本上升和毛利的下降。
至于高管的减持,吉利作为上市公司,是一个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逐利,所以高管的坚持和吉利的利润下降并不矛盾。
中国汽车市场连续12个月负增长
今年车市真的日子不好过啊。唯一好过点的就是日系两田还可以。
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产销997.8万辆和1012.7万辆,同比下降15.8%和14.0%。
国内汽车市场在经历了连续28年的快速增长后,自去年开始出现下滑,至今已经整整12个月。
单看吉利,2019年上半年总销量为65.17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
可见,吉利销量的降幅要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吉利的销售更加疲弱。
反观行业翘楚本田,今年6月终端销量为14.83万辆,同比增长37.4%。
不过,这要得益于去年本田基数低。
去年,由于受到机油门等负面事件影响,东风本田部分车型销量下滑比较严重。
2018年6月,本田终端销量总计10.79万辆,同比降6%。
那么,吉利的问题在哪呢?为何跑输行业?
首先,我认为吉利基数太大,去年吉利总销量150万,前年125万,今年目标本来定151万,如今下调为136万,对于一个自主品牌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在行业不景气的当下,高基数意味着更难做。
作为另外一个高基数代表,上汽2019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93.73万辆,同比下跌16.62%。这降幅,比吉利还大。
在消费收缩的今年,越高基数,维持增长几乎不可能的。
而本田,丰田,这两个真的是个例外中的例外了。为什么会增长?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二手车的保值率居高不下,这个优点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更加突出,大家都不想亏钱,买两田,开几年顶多亏个增值税的钱,确实划算。
而经济好的时候,谁会在乎省这点小钱呢?
反过来,自主品牌车保值率低,也是行业现状,买了就亏好几万,这让很多人有点受不了(以前怎么没受不了?还不是经济不好闹的?)
我看了下,今年上半年奥迪卖的也不错,6月增长22.5%,主要是舍得降价,大甩卖,又是豪华车代表,买家自然也不少。
所以自主品牌就更难受了,豪华车在国六前疯狂降价甩卖,两田保值率又逆天,你说,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今年会好过吗?就连大众都难过了!
大众保值率也不比国产高多少,相比豪车也没啥品牌亮点,比自主也好不了多少。
以前满大街大众的时代,似乎要过去了。
汽车寒冬什么时候会过去?无人知晓。这就是吉利汽车高管之所以减持自家股票的原因。
2021年商用车总销量
从累计销量看,2021年1-11月,我国商用车市场累计销售442.86万辆,同比累计下降5%,累计销量降幅较前10月(-3%)扩大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接近25万辆的下降。
具体到11月份销量前十企业看,已有6家企业处于下降区间,且不只一家企业遭遇两位数下滑;实现增长的4家企业仅有一家累计增幅达到两位数(这个数字在9月过后还是3家,10月过后减少到2家),增幅最高的是上汽大通,达到26%,
今年前11月累计销量比去年同期多约3.26万辆,重庆长安、长城汽车和江铃汽车今年1-11月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2%和1%,是今年商用车市场另三家累计销量还处于上升区间的企业。
特斯拉3月1日突然狂降20%,降价日之前提车的车主,将如何应对
特斯拉汽车这次降价可以说对国产品牌是又一次冲击,国产品牌不争气,导致特斯拉在中国成了一个高端品牌的代名词,坐过一次特斯拉,内饰真的不是国产能比的,从设计到用料都可以说用心在做,这次降价必定会加快市场占有率,(没有贬低国产品牌的意思)国产品牌长长心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半年汽车销量降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半年汽车销量降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