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新能源汽车型号销量排行榜
由于今年燃油车产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给了新能源车很大的突破口,路上挂着绿牌的新车肉眼可见的增多。那么在销量榜单排名前10的车型是哪几款呢
NO.1:宏光MINI EV,销量:40042辆
虽然相比上个月环比下跌了16.1%,但宏光MINI EV依旧甩开第二名很大的一段距离。作为微型电动车细分市场的开拓者,宏光MINI EV用极低的成本来解决人们的城市代步问题,2.98万的起售价让买车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与此同时,宏光MINI EV还进行细分化发展,推出多款衍生车型,覆盖更多消费者。
新能源车涨价燃油车会降价吗
部分涨价,部分降价因为新能源车涉及到材料和研发成本高,所以价格相对较高。
但是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增加,价格会逐渐下降。
相反,燃油车在政府环保政策的影响下,逐渐退出市场,供应量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上升。
因此,新能源车价格的变化和燃油车价格的变化并不一致,部分会涨价,部分会降价。
涨价和降价的可能性都存在。
原因是,新能源车涨价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成本以及技术研发成本等因素的上升,而燃油车降价的原因可能是政策红利和市场竞争,政府对新能源车补贴力度增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的意愿增加,而燃油车的市场需求减少,厂家为了吸引买家可能会降价促销。
无论新能源车的价格是否上涨,无论燃油车的价格是否下降,做出选择仍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成本、环境友好程度、使用便利度等多方面的因素。
从长远来看,使用新能源车符合环保趋势,能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能源车涨价可能会对燃油车价格产生影响,但不一定会导致燃油车价格降低。新能源车的涨价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到燃油车生产成本。因此,燃油车的价格走势不仅受到新能源车市场的影响,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例如原油价格、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不一定是完全替代的关系。有些消费者会同时考虑这两种车型的优缺点,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预算做出选择。因此,即使是新能源车涨价,也不一定会导致所有消费者都转向燃油车,而燃油车的价格也不一定会因此而降低。
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因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政府对燃油车的限制政策越来越严格,燃油车的销售量逐渐下降,车企往往需要通过降价来促进燃油车的销售。
此外,市场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车企往往会通过降价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虽然如此,燃油车的价格已经在逐渐下降,但相比于电动汽车,还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7月新能源突破5万辆,燃油车不足七千,比亚迪要彻底放弃后者吗
比亚迪放弃燃油车基本「板上钉钉」-预计2021年完成
参考近两期的销量数据总能感觉到比亚迪也许会放弃燃油车,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且超过燃油车,尤其是最近一期基本指望不上燃油车了,那么比亚迪到底会不会停产燃油车呢?
咱们先来看一看比亚迪还有哪些燃油车可选吧。
- 秦
- 秦Pro
- 宋
- 宋Pro
- 宋MAX
- 唐燃油版
似乎就这么六个选项了。其中唐燃油版没有说明停产但哪里还能订到?而且最后一版的可选项只有16.58万的旗舰型,加上购置税直逼唐DM-i的低配,换位思考显然不会有消费者选择这辆车了。
宋PLUS也是一样的,这辆车推出燃油版的时候就感觉“留不长”,因为紧随其后发布的必然是PLUS DM-i,基于宋Pro DM-p的价格区间分析,其价格大概率会在15万左右起步,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么与其选择十二三万的、要加上购置税的燃油版,为什么不选择免征购置税的混动版,用车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所有燃油版宋PLUS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包括第二代宋Pro的骁云版(价格略高)也会受到影响,那么这辆车可以淘汰了。
剩下SUV选项就只剩下了经典款的宋,这辆车的停产会很可惜,但不停产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老款宋的设计水平确实不高,在入门级SUV阵营中又已经是长城、长安和吉利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经典款宋的销量注定不会很高,那么与其让这辆车占着一条生产线,为什么不扩张DM-i系列的产能呢?
现在的DM-i系列全数供不应求,宋PLUS DM-i甚至出现了暂时停产去调整生产线,秦、宋、唐DM-i近期的订单可能要排到春节才能交车;所以调整生产线加大混动车的产能,即便停产经典款宋也是值得的,而且这辆车在王朝系列中确实有些拉胯。
比亚迪燃油动力SUV基本没有什么保留的价值了,尤其是在「元Pro EV」的价格下探到入门级之后又出现了销量的大幅的增长,也就是说比亚迪也有一台10万以内的、可以走量的SUV了,这更决定了宋系列的燃油车没有保留的价值。
那么剩下的就是“小秦”和秦Pro了,小秦其实就是挂了秦车标的“11代F3”,这辆车划归到秦系列绝对是拉低王朝品牌的定位;这在早期就有很多关注比亚迪的汽车爱好者和分析师提出过意见,但比亚迪却没有态度。秦Pro燃油版目前看来也没有意义了,因为销量非常低、都被价格悬殊很小的秦PLUS DM-i抢走了;至此会拉低品牌价值的“小秦”和秦Pro也没有保留的意义,F3更是应该停产,一个展厅里不应该同时出现F3、秦PLUS/Pro DM-p和汉DM/EV。
最终剩下的、有些争议的车就只有「宋MAX」了,这辆燃油动力的MPV该保留吗?
目前看来也没有必要了!
宋PLUS燃油版的起售价是10万级,DM-i版本的价格是14万;秦Pro燃油版的价格是8万级,PLUS版本的起售价是10万级。结果是混动版宋在产能不足的前提下月销量也接近1.5万,秦PLUS更是接近两万台,似乎关注比亚迪汽车的消费者对燃油车都不太感兴趣了,在价格悬殊很小的前提下都会选择消费升级。那么自动版的价格实际在10万左右的宋MAX燃油版当然没有保留的意义了——因为价格悬殊可能只是2-3万。
重点:换装刀片电池、取消变速箱之后,宋MAX DM-i起售价理论上是要比老款DM-p(性能版)更低的,而老款的实际起售价也是不足15万;那么DM-i架构的宋MAX的起售价也许只是11-12万区间,这也决定了没有保留燃油版的必要性。
能有效拉低插电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确实没有必要再保留燃油车。
综上所述,比亚迪再推出刀片电池之后,其实就已经令人感觉到该品牌的燃油车要停产了;因为不论这种电池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和能量密度有多大的优势,它都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叠片工艺和陶瓷密封技术实现了超越。铁锂电池的制造成本是可以足够低的,一旦装车容量不需要很大的混动汽车换装这种电池,燃油车的时代最起码对于比亚迪而言就算结束了。
预计2021年结束之前,比亚迪应当不会再生产燃油汽车,从明年开始,这家车企可能会是全球第一个淘汰燃油车的传统车企。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九月新能源与燃油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九月新能源与燃油汽车销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