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骤降,电动车也卖不动吗
新能源汽车短板明显:诸如续航不足、充电困难、保值率低甚至不够安全等问题,比如续航不足这个必须要有高速路上增加充电站点,因为电动车它不仅仅是在市内行走,他要跨省跨市。那么在高速路行驶的话也是电动车的一个需求来的。充电时间长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一些短板都需要我们去攻克。这是一个漫长的一个过程,都需要所有新能源车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破解,安全问题就更突出了,前段时间的大家都看到了新闻。蔚来汽车的一个事故频发。无疑会让消费者在做选择时更加理性与谨慎!保值就更加不用说了,换个电池要几万块钱,几万块钱就相当于可以买一部新的了。目前电动车是政策在推动,即使它不是消费者刚需,但这个是一个长期的一个政策,市场依然会很大。
最近的海南世界新能源大会的信里是这么说的”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
理解一下,主要是两条
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路径需要开辟一条看上去自己合适的路,这直接导致各个地方有动力投资和推广车
少用油,万一在马六甲的石油运输给卡脖子,车子没法开了,这是战略安全层面的事情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敏感,不过既然盖子揭开了!说说也无妨!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清楚两个问题:
1,7月份之前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是真实的销售数据吗?
2,新能源意向客户到底看重了新能源汽车的哪一点?
先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一,前两个季度的新能源数据绝对是有水分的!可能是这个市场受到政策和政府呵护太好了,导致众多良莠不齐的资金进入,并做了不同目的的事情!言尽于此,想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询!
二,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真的从根本上有了多大的改善呢?新能源汽车有何大家难以忍受的缺点:
- 充电太麻烦,六线城市还好,自家门口充电;一二线小区呢?充电桩不够的话,只能飞线;
- 跑长途里程大幅缩水;冬天呢?
- 贬值幅度太大
好吧,看到着,或许您还没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新能源车主忍受显而易见的缺点继续选择新能源呢?
这个问题我就不描述了,各位自行脑补吧!
新能源是一个和政策息息相关的行业,“双++”政策的修订应该说是刺破新能源泡沫的直接因素!因为它是新能源版的供给侧改革!阵痛是正常的!
最后,我想说新能源行业不会因为一两个月的颓势而改变增速进程!也不能因为一两个月的销售不佳而说新能源日后就卖不动了!7月份成绩单是合乎情理的!这并不会改变什么!
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月(2020.12)初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期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11.9万辆和110.9万辆,占比分别为5.00%和4.94%。
根据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5亿辆,其中汽车2.75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5.34%。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17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52%(统计时间不一致,仅供参考),和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做一个比较,可以发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汽车整体的产销量之比,已经为保有量之比的3倍以上,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的比例在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目前只占汽车总量的不到2个百分点,今年10月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规模占比到20%左右,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这无疑为今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顶层设计支持,相信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会有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再提一下燃料电池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本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燃料电池汽车在今年1-1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为935辆和948辆,分别同比下降34.4%和29.1%,虽然数据没有去年多,但随着近期燃料电池“以奖代补”政策的示范城市评选落地,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地方的重点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在“以奖代补”政策实施的未来四年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2023年锂价大跳水,对不少锂企造成了重大的打击,而行业回暖的希望,就寄托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与否。
据市场研究公司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11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140万辆。其中,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上涨25%,美国和加拿大的销量增长43%,而欧洲的销量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3%。
虽然增速并非最快,但总量上,中国市场却占据了绝对大头。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产量为107.4万辆,销量为102.6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34.5%,其中,国内销量为92.9万辆,环比增长11.7%,同比增长33.9%。
全年来看,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根据各公司的产销快报,新能源车企2023年1-11月销量排行榜Top15,比亚迪仍然稳坐第一名的位置,特斯拉中国的销量为82432辆,排在第二名,第三名是吉利汽车,销量为65034辆。
由图可见,比亚迪今年的销量基本稳步上升,2023年11月,销量约30.19万辆,同比增长31.02%,前11月的累计销量约268.34万辆,同比增长64.8%。最大的功臣是比亚迪旗下的王朝网和海洋网,11月销售了28.85万辆车,同比增长27.4%;腾势汽车11月销售1.18万辆,同比大增243.2%。
蔚来这边就不太好了,各项费用支出了一大把,却没体现在销售成绩上。今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超过了150亿,很显然,蔚来汽车必须尽快达到盈亏平衡,才能够继续保持竞争力。
在2023年的最后几天,新能源领域还有2款重量级的车型发布,研精毕智分析师认为,也许将引领2024年上半年的新能源市场。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是专业的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及监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的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专家访谈纪要等各类定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客观的行业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及市场商机,以供决策参考。
此问题由电动邦-邦老师回答,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新能源汽车为问题请关注电动邦,邦老师定时回答。
虽然现在还谈论2018年的新能源车销量显得有点炒冷饭,可是朋友们,作为一个见证造车新势力们井喷的网友,你们真的不好奇新势力们都卖到哪去了吗?是不是只有北上广深的人敢吃螃蟹?偏远地区的朋友就不敢买新势力的车?今天邦老师就解答这个疑问,带你们看看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都卖到哪个省去了吧!
■ 本文都会提到哪些新势力?
本次邦老师选取了网友关注度较高的蔚来、威马、云度、新特、电咖、哪吒和小鹏几家车企的8款车型跟大家聊一聊,他们都卖到哪去了?
先看看新势力们2018年的销量:
■ 蔚来ES8——新疆西藏内蒙古,一个不落真的虎
蔚来是以上新势力里覆盖区域最广的,中国不算港澳台31个省,蔚来已经走进了30个省,连邦老师的老家都有45辆ES8,那么这次过年我能不能遇到一辆呢?好的下面个给你们出两个题:1. 邦老师是哪里人?2. 蔚来唯一没覆盖的是哪个省?
■ 威马——帝都一枝独秀,上广平分秋色
威马EX5买到了18个省,也算表现不错,北京的销量几乎占据了其销量的50%,北上广加起来占了65%,表现的很像一个“新势力”,看来一线城市真的是新能源的沃土啊。
■ 云度π1/π3——π1π3好朋友,福建广东一起走
云度表现的非常像一个“地头蛇”,福建省的销量几乎占到90%,那么在福建站稳脚跟后,下一步要怎么扩张呢?
■ 新特DEV1——吉林河南两开花,京广甘愿当绿叶
新特在吉林省销量高的原因是他靠一汽代工,当地消费者对其的支持力度较大,对电动车需求大户河南和山东抓的也很漂亮。
■ 电咖EV10——天津有意,北京无情
销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天津、安徽和湖南,真是难以理解……邦老师怀疑是不是政府大规模采购?但安徽你都有了奇瑞还找别的车企干嘛?
■ 哪吒N01——北上广深皆不见,我就主打三四线
典型的主打三四线城市,你会看到传统车企在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销量也几乎占其分省销量前几位,这些省份人口多,经济水平不错,加上车子又不贵,销量大是情理之中的。
■ 小鹏G3——雷声大,雨点小
小鹏G3是一个很爱折腾的车,从研发到上市新闻不断,前有内部交付,后有蔚来赌局,但不知为何车子只卖到了三个省市,广东还占了96%以上。但不得不说G3本身是个很有趣的车,车顶的摄像头和手势控制很能激发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反正小鹏已经走得比较慢了,那不如再慢一点,再细致一点,2019年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吧。
■ 邦点评
一个健康的车企,车子必定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我们很高兴看到很多新势力覆盖了中国大半的省份,越来越有“大企业”的感觉,也希望新势力们发展的越来越健康,让更多地区的人们“尝尝新”。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新年,你们在老家看到新势力的车子了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跌了吗现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销量跌了吗现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