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7亿!暴涨的江淮汽车,还能疯多久

江淮汽车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将亏损7.07亿,实现扣非净利润将亏损10.75亿。公司称业绩亏损的原因是,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上半年公司各类汽车及底盘销售同比下滑17.47%,同时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涨,上半年主营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8.32亿。

4月底以来江淮汽车股价这波大涨,更多的其实还是市场的炒作,以及市场对于公司产销数据好转、公司业绩将出现明显改善的预期。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好看的产销数据只是纯电乘用车,但由于芯片、电池等涨价导致成本上涨,公司反而亏得更多了。业绩巨亏股价却持续上涨,对于近500亿市值的车企来说,这种背离或许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

江淮汽车是中国最早正向开发电动车的车企,电池包与特斯拉都是最早的液冷电池包,目前蜂窝电池包更是把811三元锂电池做到最安全的电池包。九代技术迭代,四代电动车迭代的技术储备国内车企无出其右!因此,蔚来汽车才有今天扎实基础。大家都知道江淮汽车是底盘大师,蔚来汽车的地盘恐怕离不开江淮汽车的贡献。大众与中国电动车合作看中江淮汽车,恐怕也是看中它的电动车的基础,最近,华为也传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意向,如果属实,那么,中国电动车必将诞生最为坚实基础的纯电动车。所以,江淮汽车将会爆发,小康不是目标,前途不可限量。

江淮汽车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7.07亿,原因归咎于疫情和芯片短缺、价格上涨,以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整体成本上涨,整车和底盘销量下滑。

未来5年江淮汽车销量排名

江淮汽车本是一家有着近50年历史的传统车企,燃油车系列车型众多,产品涵盖卡车、轿车、客车、SUV等各主流车型。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崛起,江淮汽车也在积极转型。

传统车企向新能源靠拢,这是大势所趋,你会发现国外品牌丰田、本田、奔驰、宝马,或者国内比亚迪、五菱、长城、奇瑞,都在积极靠拢新能源,推出了新能源车型。

但传统车企在转型新能源时,方式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产线完整的车企选择“单干”,直接推出自己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就是个例子;再比如其他一些车企,或者选择与新能源车企合作,或者选择与智能驾驶软件平台的第三方公司合作。

无论是哪种转型方式,传统车企拥抱新能源,基于新能源板块的大热,传统车企的市值难免水涨船高,这是板块大热的带动效应。

借助新能源板块的异军突起,但凡是转型或靠拢新能源的,市值多多少少都会分一杯羹,江淮汽车就是个例子:

在上交所上市20余年的江淮汽车,最近的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看历史曲线,自5月20日至今的两个半月时间里,曲线上扬,股价从10.69涨到20.44元,股价、市值近乎翻倍。

目前总市值已近450亿的江淮汽车却预计巨亏7亿、销量也下滑17.47%,从数据来看显然支撑不起股价的上涨。亏钱的同时,股价却在上扬,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江淮市值的暴增得益于新能源板块的整体向好,资本市场认为新能源板块应该有更大的估值,那上涨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方面,江淮前期热度不减,甚至与华为传出了“绯闻”,一度传出“江淮与华为深度合作,江淮将投入百亿元打造全新工厂”的传闻。

与华为合作,无论能否最终成行,对市值的带动作用自然就刺激起来了,比如5月8日的时候江淮汽车就投资者“是否与华为、百度等继续存在合作关系”进行解答的时候,江淮回复“与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一直在不断深化合作”。

回复一出,接下来的第二季度,江淮汽车市值上涨超过150%,虽然第一季度亏了3个多亿,但消息面的利好作用巨大。

由此,销量下滑、亏损的同时,江淮股价走出一波背离行情也就不奇怪了,基本面的不佳表现被掩盖或忽略了。

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新能源本身就是烧钱的行业,不少新能源车企上市前甚至是上市后,基本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这并不耽误股价和市值的上涨,大家炒的终归是未来、是“预期”。

上半年巨亏的江淮汽车,还能“疯”多久?

二级市场上的优异表现终究掩盖不了亏钱的事实,这波股价的上涨终究是高涨的市场情绪带动起来的,虽说顺理成章,但当投资者对标的企业的业绩表现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背离基本面的疯狂表现恐怕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不止是江淮,也包括其他新能源车企。

当然,现阶段新能源板块依然是热门板块,资本追捧、情绪高涨、信心充足,一时潮水还不会退去,尤其是二级市场短时间内无法出现另一个热门替代板块的情况下、尤其是市场缺少优异投资标的的情况下。

但具体到江淮汽车,又与其他新能源车企在基本面上有所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劣势:

一是虽说江淮推出了4款思皓系列的新能源车型,但质疑其沦为“代工厂”的呼声还是不小的,比如代工蔚来汽车,2020年江淮汽车生产蔚来汽车4.4万辆。代工虽说互利共赢,但难以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代工之路无疑充满了不确定性,容易受制于人,且至今新能源版块还未出现任何一家“代工精英”。

二是各新能源车企今年前6个月,销量同比上涨得比比皆是,但江淮业绩报告预测整车和底盘的销量下滑超过17%,这个基本面对后期股价的上涨显然带动作用有限,甚至不利。

另外,乘着股价前期上涨的东风,江淮股东“建设投资”在近3个月的周期内,减持近900万股。这是否也从侧面说明内部对未来发展的不看好或担忧?

综上,近期江淮股价的上涨更多的是基于市场的炒作情绪,是基于对产销好转、业绩改善的预期,但业绩报告披露的亏损、销量下滑,也许会让市场和投资者对接下来半年的表现打个问号。

当然上半年各车企遇到的困境都是相同的,疫情叠加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叠加供应链吃紧,这些都是导致江淮业绩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倘若下半年以上困境能有所改善,也许江淮还能继续上半年二级市场的传奇表现,不确定性是很大的,也无需过度担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5年江淮汽车销量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来5年江淮汽车销量排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未来5年江淮汽车销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