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连续几个月减薪,请问汽车业真的不行了吗
- 江铃汽车为什么卖江铃重汽
- 汽车销量连续下滑,车市如何度过寒冬?你怎么看
- 2019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8%,有些新能源车企逆市上调售价,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新能源车价还会继续上调吗
上汽大众销量下滑,连续几个月减薪,请问汽车业真的不行了吗
全国汽车饱和是不争的事实。到省会城市里看下。上下班的堵车。夜间小区里,大街上到处变成了停车场。汽车不是买青菜,一辆车要用多少年的。车企拿着银行贷款,产量年年加码,结局就是亏损。车价越来越低。
上汽一直都喜欢追求利润,导致产销规模不断壮大,其次,上汽内部认为消费升级,所以不断生产高端的suv,而传统的轿车和低端车型得不到重视,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消费降级且市场过剩,导致上汽目前骑虎难下,现在看上汽能不能壮士断腕重新审视市场。不过以我看上汽的一贯作风,反应比较慢,还得需要等等。
针对这个问题,我就我是了解的进行实话实说,我的感觉上汽做的太花里胡哨,一汽朴实厚道,做出来的车自然就很贴合消费者的心意,我自己开一汽的车,感觉还是很地道的,虽然内饰很丑,简单,越开越放心,只有机油好,该换的随时换,一汽的车子还是很值得买的,自然一汽的销量就会节节走高了,上汽自然就会销量下跌,再比较就是一个宝来和朗逸,凭什么就贵一万块呢,两辆车子都差不多,这是关键,忽悠的时代已经过去,老百姓眼睛最亮,拔掉虚伪的外衣实实在在的干才会被接受!
汽车行业不是不行,其实汽车需求市场是很大。目前汽车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主要是看各汽车厂家经营好坏及更新换代快慢。车型要跟上时代潮流,性价比要高,经营灵活,市场占有率就好。
上汽大众在今年前四个月,确实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一方面中保研帕萨特事件影响,一方面无休止的频繁降价最终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上,而别克、本田、丰田却逆市反弹了,这让大众品牌啪啪打脸。再结合卖车单车利润越来越低,销售员每卖出一辆车能拿一二百元就不错了,出现连续的降薪也在情理之中,但大众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行情冷暖,汽车行业也正在慢慢恢复元气。
其实除了大众外,法系的雪铁龙、标志,日系的三菱,美系的福特等品牌也纷纷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只是个例,而这些品牌的下滑并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潜在客户,他们的客户都被其他品牌吸引过去了,简言之买车体量不变,只是购买方向变了,消费者选择的品牌被集中到丰田、本田、别克、日产等上面。类似丰田品牌的单车利润相比其他品牌都要高,落到销售员手里的也高很多,这就说明不是汽车行业不行了,而是受益群体更加集中了。
销量下滑的不仅仅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日子也不好过,这几年大众品牌在多产品战略上走的太快,克隆车型众多,优惠也舍得给,但是相比丰田、别克、本田更加精准的客户定位,大众似乎有点自乱阵脚了。当然最近大众也在积极的找办法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不过大众现状可不是三两天造成的,要想彻底解决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而且外围还有无数个品牌正在迅速抢占大众的客户。
综上所述,大众品牌的陨落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行情,当然也折射出少数品牌在此次疫情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其实单纯依靠无休止的大幅度降价并不能扭转局势,对于品牌价值也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车市回暖行情会逐渐好起来的。
江铃汽车为什么卖江铃重汽
江铃汽车在公告中将出售江铃重汽的原因解释为,“贯彻成为轻型商用车行业的领导者和福特高性价比产品的提供者。”舍“重”救“轻”,江铃汽车的举动令人唏嘘,因为八年前选择进军重卡市场时,也是为了在原有轻卡业务之外开辟第二条营收曲线,所以才会在重卡市场遇冷的背景下“逆市拿牌”。
尽管江铃汽车一直在为重卡业务投下重注,但故事却并未按照预想的剧本发展,随着连年销量不济、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江铃汽车越来越急于摆脱这个业绩的“拖油瓶”。而在新的买家还未浮出水面的情况下,尴尬的江铃重汽就这样变成了一枚弃子。
汽车销量连续下滑,车市如何度过寒冬?你怎么看
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并没有下滑,雷克萨斯加价15万等两个月提到的车型存在,广丰、一丰、日产等中端品牌卖的很好,是中低端品牌,特别是江淮华晨、华泰、海马、北汽、东风、众泰、一汽等这些没脸没皮的辣鸡们,09年,政府就不该采用购置税减半的方法来违背规律干预市场正常的优胜劣汰。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祸国殃民保护落后。从另一方面说明,经济下滑,富人并没受到影响,反倒是穷人,越来越买不起,就算是用刺激他们买了,油价、保险、过桥过路等只能催生他们为节省只买交强险造成更大的社会风险。
其实车是个阴谋,你有了车,一系列的拉动经济消费,加油,钢材,停车,出去玩1,完了碰车,保险,吃饭,看看你养活了多少人。穷人就不要玩啦。马上国六就实行啦,又要坑死一堆企业和人啦。
2019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8%,有些新能源车企逆市上调售价,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新能源车价还会继续上调吗
价格上调无非是为了应对补贴,下面就针对补贴问题分析下。
新能源车企分3种: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老牌新能源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对第一种车企来说,补贴不够了还可以靠销售燃油车的利润来补,燃油车销售过多了却只能靠买++来补充,所以这类车企是不会涨价的,燃油++都比他们销售新能源车的利润要贵。
对第二类车企而言,补贴下滑会影响收益,他们无法靠燃油车的收益去补,所以可能短期上调价格,但因为他们的销量和市场稳定,也不会随便就上涨。
只有第三类车企不同,他们一没有市场占有率,二没有品牌口碑,就算市场形势再好,对他们也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完全是靠着补贴和投资活着,一旦其中一项出问题,就必须涨价了。
但是这类车企并不是市场主流,第一类车企才是。
所以总的来说,部分车企可能会上调价格,但总体的市场价格仍将保持稳定,具体的补贴政策出来后可能会有一波波动,但波动频率也不会太大。
车市大盘1月继续下降,不是国家经济出了问题,只是人们消费信心不足,在观望而已。加上中国车市同比连续增长了二十多年了,中途调整一下也很正常,任何行业都有涨有落,不可能一直涨下去,这次中国车市中途修整下,是为接下来更好更健康的上涨。目前中国百人有车数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相差很大,因此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新能源车1月同比增长较大,只因其基数太低而已。
现在新能源车的技术还不成熟,配套设施还很不健全、完善,维修成本也奇高,新能源要成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2025年之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如果私家车,建议还是卖燃油车;如果是公用车、城市物流车等可以考虑新能原车。
以上仅是个人建议而已,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逆市中的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逆市中的汽车销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