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有多可怕
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没有什么可怕的,父皇李渊已经属意于太子李建成,并且托付兵权,长林军归其调遣,而太子++魏征早就怀疑李世民有不臣之心,要太子留意提防,而太子以为李世民是自家兄弟,不忍心加害,又觉得自己已经控制局势,何必杀兄弟而担上骂名又让父皇伤心,而李渊知道兄弟俩的情况,太子仁孝,世民凶残,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更愿意为太子助力,就封李世民为秦王立即到东都洛阳报到,摆在李世民面前就是两条路,服从命令听指挥,到洛阳报到,荣华富贵可保,第二条路挺而走险,李世民不甘人下,放手一搏。带着秦王府一般人,埋伏在玄武门,然后杀了太子和兄弟李元吉,接着带着乱军逼宫,这个时间只要李渊决心平叛,仍然还有机会,可是李渊见到太子,儿子已死已经非常伤心,再来个父子相杀,更不能承受,选择退位,保全儿子的性命!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篡位担上了历史骂名,但是又不愿意让人知道,然后他采取了三个方法,第一,诬名化前朝,把谋篡的罪名加到隋炀帝杨广头上,说扬广弑父篡位,第二,自观国史,改变了历史上皇帝不看自己的史官写的历史的惯例,史官受到了皇帝的圧力,当然不敢乱说乱动,写的都是皇帝的好话!第三,收买人心做伪君子,对于魏征原来就是太子的旧部,又是陈咬金,秦琼的好朋友,而且魏征有才,李世民收为自用,而魏征知道自己是太子的人,并不可能得到皇帝的欢心,只要拍马屁,就会被李世民借机杀了,但是又掌握李世民想做一个好皇帝的愿望,就故意摆出一付忠臣不怕死的样子,勇敢直谏,李世民对魏征找茬子恨之入骨,但是杀了魏征就担上杀忠臣的骂名,为了表演一个好皇帝,不得不摆出虚心纳谏样子,夸赞魏征是人镜可知得失,答应魏征死后树碑立传,把公主许配魏家,直到有一天,魏征终于死了,李世民大喜,答应的碑林没有了,公主没有了!扮演好皇帝的李世民和表演忠臣的魏征的连续剧,终于谢幕!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又继承皇位,改年号为贞观。那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权势到底如何呢?
李渊当年在太原准备起兵的时候,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亲儿子分别聚集力量,将来协同作战。此时成败未定,身份也没有区分,所以兄弟俩的矛盾还没有显现。李渊称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李渊处理政务,为将来接班做准备。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不是天下太平,平定四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李渊最值得信任的亲儿子秦王李世民就被派出去南征北战。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这个分工客观上来讲对李世民较为有利,为李世民创造了建立军工的机会的同时,也使得李世民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增长了才智,积累了民心,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李世民平定盘踞在河南的王世充后,几乎可以说是掌握了全国的兵权,随着国内大股反对势力的覆灭,李世民的势力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十二位: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段志玄、屈突通、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秦叔宝,玄武门之变前支持李世民(至少没帮太子)的三位:李靖、李勣、萧瑀。除此之外,张亮在洛阳执行任务,配合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前后李世民身边的亲信差不多就是这些人,还有一些在外有军事任务的,比如刘弘基、刘政会等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虽然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很突然,但李世民和李建成发生正面冲突这件事并不突然,早早晚晚的事情。李世民夺权之心应该是在平薛举前后,当时李建成已经坐上了太子的位置,平定薛举之后李世民被封为太尉,持节陕东道大行台,独掌地方军政大权,势力逐渐巩固。
而李世民为夺取皇权所做的准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罗人才,当时唐朝刚刚建立,缺乏人才,秦王府不少文武官员被调到各地为官,其中就有被调往陕州府的杜如晦。这些官员被调离自己身边搞得李世民很是紧张,房玄龄对此表示“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随后又表示“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李世民听后急忙将杜如晦调回秦王府,后来又开办文学馆,并直接放手让房玄龄为自己招揽人才。
从唐朝的建立到统一,李世民作为领兵作战的主要将领之一参加了大部分主要战争,麾下不仅拥有众多猛将和谋臣,更是树立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地方势力,否则即使在玄武门干脆的杀掉李建成,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权力的交接。
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617年),随父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进入关中。唐建国后,封秦王,任尚书令。后統兵消灭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武德九年(627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传让皇位。
一、居功至伟、权势熏天
(1)居功至伟
秦王李世民在唐取代隋,成就千秋霸业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功勋卓著无人能及。
晋阳起兵是李唐王朝的开端,李世民在这场兵变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晋阳起兵主要是世民之谋”,(赵文博《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
起兵后李世民率先占领了西河地区,为李氏政权发展打开了局面。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消灭各地的割据力量,先后进行了六次重大战役,而李世民就指挥了其中四次,对于唐朝最终一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唐天下可以说是秦王及他的那些披肝沥胆的众英雄一手打下来的,其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武德二年到武德三年,历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李世民率军歼灭了宋金刚部,并将刘武周所占领的失地全部收回,肃清了关内其他的残余势力,解除了李唐政权在西北部所受到的威胁。年仅二十四岁的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一时间“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大军攻打洛阳王世充。在唐军紧逼之下,洛阳几乎成为一座孤城。王世充无奈,只得向窦建德求援。这场战争前后历时近十个月,收伏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对李唐政权造成极大威胁的割据势力,尽取山东之地。
•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历史上著名的“洛水之战”打响了。李世民平定河北刘黑闼叛乱,一出马便收取了相州等地,与刘黑闼对峙,互有胜败。李世民巧妙在洺水上游修筑堤坝,乘敌军渡水之机决堤,河水突然暴涨,刘黑闼军被唐军打得一败涂地。刘黑闼率残兵败将逃往突厥。河北叛乱终于被平定。
•李世民又引兵攻打徐元朗,夺回了十余个城池。
(2)、权势熏天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功名日盛,已经到了权势熏天的地步。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便因赫赫战功“拜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旧唐书•太宗本纪》以下简称《太宗本纪》)
武德元年七月到十一月,李世民任大元帅西征。最终平定了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凯旋回到长安后,“官拜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坐镇长春宫、关东兵马并受节度。寻加接着加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太宗本纪》
武德三年二月,秦王平定刘武周之乱,悉复旧地。“诏就军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太宗本纪》
武德四年,洛阳之战后,秦王因战功赫赫,导致李渊封无可封,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其官职之大,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凌驾于百官之上。
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重要的是,“天策上将”可以开“天策府”,自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这原本是东宫太子才能享有的权力。
在击败窦建德,迫降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率大军返回长安。凯旋之军声势浩大,身穿金甲的李世民率领一万铁骑和三万武士浩浩荡荡的回到长安,一时间,秦王李世民的威名遍传天下,世人只知有秦王而不知皇上、太子。
不仅如此,秦王后来又拥有了一个连东宫都没有的权力,那就是发行货币。武德四年,李渊改革币制,因为秦王功勋盖世,所以李渊赏赐秦王三个“铸钱炉”,这意味着其拥有在全国发行货币的权力,而东宫却只能靠政府拨款来运作。
武德“八年,加(秦王)中书令。”《太宗本纪》
李世民南征北战,他每攻占一个地方,最为关心的不是争夺金银财宝,而是遍访能人志士,收为己有。
天下既定,李世民深知自己武功已经登峰造极,于是便将发展势力的重心由武转文。为招揽文人儒士,开设文学馆,号称“秦王府十八学士”的杜如晦、房玄龄等。暗中将大量人才收为己用。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李世民终于培养出了自己的强大的势力集团。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为核心,包括于志宁、孔颖达等文臣以及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等武将在内的大批人才。与此同时,李世民在长安暗中培养了一支由八百个武艺高强的将士组成的精锐部队,不仅保护着秦王府的安全,还在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玄武门之变前的秦王,虽不是太子,却堪比太子,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论在军中势力和威望,恐怕连皇帝李渊都望尘莫及。
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唐高祖李渊与正妻窦氏生有四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少年时去世。所以真正陪伴在李渊身边帮他打下大唐江山的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这三个儿子。
在晋阳起兵和李唐王朝初建之时,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实力相当,分别统领着左右三军。二者都是建功无数,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谓“上阵父子兵”,李家父子能够同心同德,但是当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却因为权力分配不均,父子兄弟产生了矛盾和裂痕。
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其功勋远远超过了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自知智勇及战功、威望皆不逮秦王,心怀忌惮。“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受到威胁,遂与四弟齐王李元吉密谋倾覆李世民”《中国通史》
于是李建成连手四弟李元吉,明枪暗箭,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陷害秦王;同时李世民集团亦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双方骨肉成仇,互不相容,视同水火,持续明争暗斗,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扪心自问,秦王功勋卓著,才华横溢,已经引人注目,让人心生妒忌。既然已经站得这么高了,他会轻易放弃触手可及的君临天下之位吗?再加上高祖本来就在他和李建成兄弟之间摇摆不定,集团内部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荣华富贵亦不遗余力地怂恿他努力去夺取皇位。
反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东宫太子一伙抛入万丈深渊。
这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最终使得李世民走上了这条充满血腥的夺位之路。
然而在李渊的偏袒下,太子集团逐步占了上风。在数度暗算失败后,李建成、李元吉分散秦王的属下,削夺他的兵权,准备寻机除掉秦王。
为了挽回局势,最终秦王搏命一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秦王先发制人,率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发动政变,李世民射杀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各五子,卒至手刃同气、骨肉相残、喋血宫门;而后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两个月后继承了皇位。
结束语: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乃千古一帝,其才华盖世,开启了贞观之治,让大唐走向盛世,四海宾服。“他的作为奠定了新的统一王朝强大昌盛的基础。”《中国通史》其在历史上是一伟大君王,但亦有难以抹去的污点——“玄武门之变”,因而背上了杀兄屠弟逼父的恶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川长安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川长安汽车销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