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通用汽车销量
2021年6月份销量前6名车企,均呈现销量下滑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6月份,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销量前6名车企的销量,均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其中上汽通用6月份总共销售汽车110642辆,
2021年6月上汽通用汽车销量快报
上汽集团自从疫情开始,整体销量开始举步维艰,表现在2021年6月的销量上,同比大跌32%,整体销量从去年同期479,464台到6月的328,621台。无论是上汽大众还是上汽通用,都是表现出了同比大跌。上汽自主乘用车6月销量47,000台,同比微跌,市场表现在自主品牌中也开始走向下坡路,上汽乘用车必须推出重磅车型才能改变目前的困境,也要改变均衡的造车理念。
吉利冲进销量榜三甲,上汽通用该如何应战
面对国产汽车的迅猛发展,其实很多合资汽车品牌早就已经做出应对了,不仅仅是通用,连一直稳居国内市场销量冠军的大众也在积极应对,其实要面对国产汽车的挑战,应战的方式无非就是两个方面。
首先要知道国产汽车为什么能够发展那么迅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产汽车的价格相对比较亲民,而且性价比较高,这就让很大一部分买不起合资车或者觉得合资车配置太低的消费者选择了国产车。
其次要知道国产车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除了吉利之外,其它的国产汽车品牌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跟合资车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并且国产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都是不如合资车的。
知道了以上两点,其实合资车就比较容易阻击国产车了。
首先,合资车需要做的就是降价或者推出一些售价较低的车型,通用和大众都有很好的例子,通用把英朗和雪佛兰拿出来打压国产车,比如英朗和科沃兹的售价都已经降到和国产车相同的水平。大众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比如把捷达专门拿出来做低价车,来打压国产车。
第二点,合资车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十几年前,很少有合资汽车品牌会重视国内市场,因为只要随便引进一款车,就能卖得很好,但是现在已经不能这样做了,所以很多合资品牌都加快了技术升级和新车投放速度,比如大众和通用在最近几年的新车投放和换代速度都比较快,技术更新也很快。
多说一句,其实就算合资车做出了积极应对,其实现在也已经来不及了,毕竟国产车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势了,吉利都已经挤进前三,而且吉利在技术方面的水平也已经不输给合资车了,再加上国人的民族情怀,国产车的发展势必会越来越好。
当今吉利汽车的行车品质,做工质感以及外观完全不亚于同等级的合资品牌,而且配置也远高于合资品牌,性价比超高。我驾驶过的吉利缤越,星越以及领克,真的让人刮目相看。所以吉利冲进三甲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的汽车配件种类繁多,国家为什么不将大部分配件列为通用配件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实施汽车平台战略,加快了零部件通用化进程。为什么我们国家不将大部分配件列为通用配件呢?
汽车平台战略就是把诸如汽车底盘元宝梁、悬架等汽车中一些不变的总成、模块、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再匹配其他不同型号的总成、模块和零部件,用来实现在一个基本型号上 组装成多种不同款式、功能各异的车型。实现零部件通用化,可减少各车型必备的加工设备种类,削减设备投资。对一些通用配件进行外采购,这样车企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车型技术的开发研究上去。
目前汽车三大件中像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整体被各种车型拿来配套使用。唯独底盘件通用性难以实行,毕竟各个品牌车企都有自己的优势底盘结构开发设计,底盘整体布局调校都是自己的专利。难以各品牌之间实现共享通用。但同一品牌车企内部都在纷纷压缩生产平台数,提高自家配件的通用化率。比如雷诺与日产合并后,将原先的25个平台75种车型压缩为10个平台35个车型。提高了雷诺和日产之间配件的通用化率。节约开发费用百分之五十。
零部件通用化已经成为国际大势所趋,却在国内汽车行业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国内整车企业缺乏平台化战略,是国内零部件通用化的一大障碍。国内有许多汽车制造企业,每个车企又有许多自主品牌。这些车企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单打独创各自为战。在产品选型设计之初,往往缺乏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意识。不能与零部件供应商协调。车企彼此之间也不愿意进行相应整合。我生产的车型配件你用不了,你生产的配件也不适合我的车型使用,配件彼此之间没有互换性。
所以零部件通用化有利,也有弊。通用零部件一旦出现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极易造成多家整车企业或零部件企业同时大量召回,经济损失加大。产品规格、性能及质量雷同,会让车企的所出车型没有市场竞争力,车企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欲望会下降。市场上个性化车型减少,对技术进步不利。从而导致企业难以持续发展。这也是国家为什么不将大部分配件列为通用件的原因。
零部件通用化有助于车辆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互惠互利。国内汽配通用化率的提高任重道远。今天就聊到这里,(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悟空问答把这题目留给我来回答!
通过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回答如下:
第一,国家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1958年内地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
2,1985年内地第一家合资厂出现。
3,1998年前后,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开始成立,自主品牌开始探索自主造车之路,并迅速发展壮大。
3,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4,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才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第二,中国汽车工业规模发展是走合资发展之路。
1985年合资品牌进入中国以后,国内市场才开始自主研发之路。但是国内汽车合资品牌已经很多,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各分别成立的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等纷纷引进各自的车型,这样就导致国内汽车的品牌都快成“万国牌”车型了。
第三,国家初期对汽车工业的规划可能存在滞后,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标准。
中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大,不同国家的合资车企进驻,又不断引进各自的设计车型,前期肯定是先寻求快速发展满足需求,也无法进行标准统一。每家车企都有自己的设计标准,大到发动机,小到一颗螺丝都各自不同,所以就导致目前的汽车车型繁多,无法通用的现状。发展到如今,再想来统一标准,让其配件都通用化就更难了!
所以我觉得主要是以上三点原因导致主题的现状,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国家大事,只有国家层面才能干预调配。
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路上跑的汽车只要是具备资质的企业,采购回来通用零件都能组装生产。我们的汽车配件种类都能减少,我们的汽车零件都能通用,这样汽车坏了要进行修理,就不用再跑专门的车型维修店,只要是汽修店都能进行维修。这样也能节省资源,避免库存浪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回答!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汽车销量 通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汽车销量 通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