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奇瑞汽车拥有非常多的粉丝,但是销量却没有吉利长城等其他品牌好
  2. 2010-2021中国汽车销量
  3. 冬季汽车市场销量如此低迷,国产车苦不堪言,究竟为何
  4. 我国只有30%家庭有车,与欧美日有较大差距,为何汽车销量14个月持续下跌

为什么奇瑞汽车拥有非常多的粉丝,但是销量却没有吉利长城等其他品牌好

奇瑞1999年推出风云轿车,最低六万元的售价,前排安全气囊,ABS+EBD等当时豪华车型才有的配置,在当时轰动整个汽车市场,真可谓当时的汽车市场的风云人物。

汽车销量未完成原因分析怎么写

与当时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桑塔纳,捷达,富康相比风云轿车成功抓住了当时刚刚鼓起腰包国人,好名声不传自知,风云轿车推出打破了我国汽车市场低质高价的局面,随后各大合资企业纷纷降价应对奇瑞风云市场冲击!

至此奇瑞在当时国内汽车企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占有一席之地,连年位居自主汽车榜首,出口车辆更是占据我国汽车出口半壁江山。

03年推出QQ汽车,一时风靡国内市场,曾经出现了加价购买,大批4S店老板亲自到芜湖工厂提车的壮观场景,可以说QQ的影响力不下于当年的风云轿车!

至此,奇瑞通过风云,QQ两款轿车在当时国内尚不完善的自主汽车市场牢牢站稳脚跟,要知道,当年的比亚迪和吉利与奇瑞的差距不亚于现在的情况,连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出口第一,使的奇瑞路人皆知。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大企业纷纷转型,奇瑞由于没有把握好市场需求,导致现在逐步被其它厂商所超越,不过,很多人回忆起当的场景,不得不为奇瑞道上一声叹息!

我自认为是一个忠实的奇粉。一直在网上为奇瑞呐喊好多年。去年终于有点余钱准备买车了。当时理想的那款车是瑞虎5,无奈银子差太多。就纠结虎3和艾5了。应该说虎3更适合我的身高的,看过来,选过去,虎3的外观,后排空间真不是我愿意的,就艾5吧。考虑到老婆的要求要自动挡带天窗的只有豪华版了。你说这个次顶配的版本中控那么多没用的键摆在那里每次都感觉好尴尬啊。真心希望和同级别的吉利一样有无钥匙进入,一键起动,胎压监测,电动折叠后视镜,后排出分口和充电接口啊。算了,我是奇粉就接受了。跟朋友谈起购车的选择第一外观漂亮,第二配置丰富。这真不是奇瑞的长项啊!真心希望奇瑞能把这两样做好!

关键在于太烂的外观设计。奇瑞必须要明白一点:汽车销量70%是由外形设计决定的。不要跟消费者去讲什么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之类的专业知识,消费者没那个兴趣去了解,消费者对于外观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只有外观设计让消费者眼前一亮,消费者才有兴趣去了解你的内在。

这个就像找男女对象,只有看对了眼,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深入了解,什么学历,什么职业,家庭背景之类的。

奇瑞或许认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质量、配置、性价比之类,其实完全错误了。外形难看,你跟我谈什么质量?

就这么简单。

说到粉丝数量,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统计公布出来,你说奇瑞粉丝多,那要看跟什么品牌比较了,至少吉利粉看到了是不服的!

说实话,奇瑞销量不好,完全是奇瑞这些年自己作出来的。想当年2010年,奇瑞全年销量就已经达到了68万辆,可以说是本土车企的扛把子,那时候可以用销量来说,本土品牌里奇瑞的粉丝最多!而且那些年奇瑞几乎也是本土品牌里的风向标,它走过的路,吉利曾经是一路模仿过来的。比如搞多品牌,后来又调整渠道搞并网销售!

但很可惜,奇瑞后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研发上,这一点,奇瑞有点想做“中国的大众”。必须承认的是,因为持续地重视研发,奇瑞的研发能力几乎在本土车企中能够做到数一数二,但可惜的是,奇瑞忽略了制造领域以及营销,所以销量每况愈下,被吉利、长城等远远甩在了身后。吉利最近一两年的营销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就连以前不太重视营销的长城,去年也砸了大笔的钱做营销。奇瑞如果再不补齐这些短板,再加上内部人事问题产生严重的内耗,接下来,奇瑞可能会越来越危险!

借用前面的一个回答加个人补充,大概的消费心理是,我花10万块钱买了一个,别人看起来感觉像20万到30万的车,非常有面子。这句话说道重点了,为什么奇瑞那么多粉丝销量却不好,就是因为很多人不满意现在奇瑞车的外观内饰,好不容易说有款新车要出了,一出来,还是那个审美[打脸],所以很多人买所谓的最美去了,我说的都是事实,现在好多人都再说,如果奇瑞有某某某的外观和内饰,销量肯定会怎么样怎么样,其实那真的都是心里话,都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酷拽][酷拽][酷拽]

2010-2021中国汽车销量

2021年中国汽车保持温和增长态势,1-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4.5%。中汽协预测2021年总销量为2610万辆,同比增长3.1%;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标志着中国市场在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和发展程度的领先低位。同时,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趋势初见端倪,潜力可期。

今年汽车产销前高后低,缺芯抑制生产产量,原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叠加消费增速放缓导致下半年车市下行压力较大。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依旧旺盛,产销继续创新高;出口市场表需亮眼,出口市场份额由传统的亚洲市场步向欧洲发达国家拓展。中汽协预计明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冬季汽车市场销量如此低迷,国产车苦不堪言,究竟为何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策因素,因为新的排放标准引起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恐慌,部分消费者于岁末年底持观望态度;其次,前些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便捷的信贷条件,使得部分不具备消费能力的购车者提前消费,透支了如今的购买力,导致销量增长乏力;再次,由于车企技术提升,车辆质量和性能提升了,购车者换车周期有所增长,加之最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消费指数下降,使得很多人放弃更新车辆的计划;最后,各大型都市圈的交通拥堵情况日渐严重,驾车体验下滑,许多潜在购车者或者被限号,限购等政策挡住,或者倾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也影响了汽车销量。当然,说到国产车销量,一方面由于自身推陈出新未得到市场有效认可,另一方面各类合资车价格下探,杀入国产车传统区间,也导致国产车销量下滑。

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大家伙不太好挣钱了,所以自然都不会拼命买车,前一年按掀的车主,有一部分人因收入大量缩水,导致不能正常履行合约,车子被收回!再加上油价这么高,城市交通拥堵,停车贵,停車难!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汽车行业需要挺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刚刚出炉,数据统计显示,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16.9万辆,同比下降19.0%,环比下降45.9%,1-2月累计销量达333.3万辆,同比下降9.8%。

从数据可以看出,车市销量寒冬依然没有结束,虽然国六已经暂缓执行,国五汽车也在大幅降价,但是大家还在观望,2月汽车销量同比去年出现了大幅下滑。

分项来看,在SUV领域,销量冠军哈弗H6月销量仅为24537台,相比去年同比下滑18%,宝骏510虽然夺得第二名,但是销量相比去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高达59%。途观不愧是一代神车,仍然能够取得12708辆的销量。除此之外,长安汽车的销量表现让人眼前一亮,长安CS75,长安CS55,长安CS35 三款车型上榜,可见长安确实已经在SUV领域发力了。

轿车领域,朗逸继续蝉联冠军,相比去年2月份的销量甚至有所提升,第二名轩逸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比上升19.7%,取得25612辆的销量。捷达力压卡罗拉,取得第三名。除了自主轿车销量常青树帝豪以外,荣威I5凭借着极高的性价比,表现亮眼,跻身前十。

在MPV领域,神车五菱宏光相比去年同比下滑高达38%,“仅仅”取得28791辆的成绩,宝骏730以7077辆的成绩位居第二,但是要远远落后于五菱宏光。别克GL8以6935辆的成绩位列第三。

今年的车市寒冬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六标准影响,在国六标准车型在市面上较少,并且相比国五车型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很多意向购车的人群都在观望。虽然国五车大幅降价,但是很多车主担心国五车开不上几年就面临排放政策的限制,影响保值率。

未来汽车销量低迷将会是常态,尤其是国内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车企,销量将进一步下滑。未来几年退出市场也不是不可能的。而第一梯队的国产车销量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部分车型销量同比上涨!

例如表格中的吉利汽车,11月销量同比提高0.3%,累计销量同比提高29%。可以说成绩是非常优秀的!可以看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真正的实现了反哺!而长城汽车则也不示弱,降价促销保住了SUV一哥的位置。奇瑞则因为坚持正向开发而慢慢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11月累计销量也同比增高13.8%。比亚迪则凭借自身实力车牢牢的占据了新能源市场!11月份销量同比上涨9%。纵观这几个销量上升的国产车企,可以看出都是实力派!都有各自的强项!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

随着消费观念提高,那些不重视研发,一味搞借鉴模仿的车企,其销量下滑是必然的。特别是偶尔搞出爆款车型的车企,迷恋上了爆款,新车型如同下饺子一样推出,妄图在制造出爆款车型。而不在自身上找原因,不重视研发,不重视质量,目光短浅只求短平快的车企,早晚会被消费者唾弃的!而当车市严冬到来之际,最先死的就是这些不入流车企。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简单回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是冬季汽车市场销量低迷,而是最近两年的汽车销量都比较低迷,你没发现你周围的人钱都开始紧张了么,人们赚不到钱了,怎么会消费呢?

国产车为什么价格低,俗话说一分钱一份货,国产车价格低,那么材料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同样是低端车,合资的车型价格就高上1-3万呢。国产车还是要不断的进步和探索的。

并不是所有的国产车都销量低迷,长城汽车的服务站,特别是皮卡,都是提前预订的,甚至加价销售。

不能以偏盖全------

我国只有30%家庭有车,与欧美日有较大差距,为何汽车销量14个月持续下跌

为什么光这个数字和欧美日比呢?你应该看能买得起、用得起车的中产家庭在全部家庭中占比多少?他们现在又有多少车?我相信,如果按我说的这个口径,那占比肯定是超过90%了。比如我哥哥是退休的公务员,两个女儿是事业单位,他家就有3辆车。

为什么我不说占比100%?因为也确有低收入者买车的,那就是有儿子的家庭,结婚时有房有车是必备条件,所以咬着牙也得买。(笑)

还有一种情况,虚荣爱面子,为了和人比,为了出门有“面”,于是紧肚子束腰也得买。但是买起又用不起,大半时间搁那闲着。你进哪个小区看看,放楼下大半月不动窝,上面还盖着车衣的,准是这样的主。

还有的原来收入还可以,工作中也用的着,但后来收入低了、或换了工作了,用不起了。比如我楼上的小家伙,原来自已开店,干电动车维修,离家远,挣钱也不少,于是前后买了两个面包车。可后来因身体原因不干了,去跟人打工,就见他天天骑两轮电动车了。我问:为什么不开车了?“叔,挣钱少,用不起了”。一辆放楼下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一辆早卖了。

以我的观察和思考,按现在人们的收入情况、城市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容纳情况,以及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汽车总量接近饱和,不要再幻想还能有多大的增长。

相当部分低收入家庭状况会逐步改善,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住房、孩子受教育肯定排在买车之前;

看看各个小区晚间被汽车把道路占满、上下班高峰时间城市道路拥堵,开车还不如骑电动车快的实际,停车位价超汽车价还一位难求的实际,更能说明问题;

相当多的打工者宁愿骑电动车上下班,既省钱又省时还能顺便接孩子,节假日大多还要上班,没时间带全家人出游;既使偶有时间全家出游、但一算长途用车还不如坐高铁甚至飞机省钱,这对还需要算计着过日子的多数家庭来说,买了没用、用了不方便、不合算,确实是不买车的主要因素。有钱不买“半年闲”嘛!

所以我说,汽车销量下降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差距就是美国要么无砖家,要么有是替人民讲话的。中国遍地是砖家,前天说汽车污染,限购。咋天说拥堵,限号出行。今天搞新能源,明天要费掉国五,后天就要推出国七,搞的人心惶恐不安!

说一个身边的事:今年清明期间回老家,开俩辆车,我坐侄子的车二手马6,回老家前他就做了功课,准备走国道,这样可以省105元的过路费,结果路况不熟跟导航又上了高速,很是懊恼,高速还在修路,交了过路费路况还不好,他的职业是一名厨师,每月7000元工资,我弟开的是雷克萨斯SUV.每年仅收租子约50W.标准的中产,从不为油费停车费计较的主,我就同我侄子说,有车当同你小叔一样,这样就不会为车所累,要不就像我一样不开车,当然我也不白坐他的车,二哥三哥我和小弟四家,回老家我负责吃饭晚餐和午餐,早餐我本来要买单的,侄子说小钱他买,小弟负责住宿,我的住宿费我自己交的,真的实现财务自由了车是地地道道的工具,不再为车所累,不然开车真的是负担,我也买过车,只是路盲,一年违章罚款8K多,后来就不开车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销量未完成原因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销量未完成原因分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汽车销量未完成原因分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