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突破5万辆,燃油车不足七千,比亚迪要彻底放弃后者吗
比亚迪放弃燃油车基本「板上钉钉」-预计2021年完成
参考近两期的销量数据总能感觉到比亚迪也许会放弃燃油车,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长且超过燃油车,尤其是最近一期基本指望不上燃油车了,那么比亚迪到底会不会停产燃油车呢?
咱们先来看一看比亚迪还有哪些燃油车可选吧。
- 秦
- 秦Pro
- 宋
- 宋Pro
- 宋MAX
- 唐燃油版
似乎就这么六个选项了。其中唐燃油版没有说明停产但哪里还能订到?而且最后一版的可选项只有16.58万的旗舰型,加上购置税直逼唐DM-i的低配,换位思考显然不会有消费者选择这辆车了。
宋PLUS也是一样的,这辆车推出燃油版的时候就感觉“留不长”,因为紧随其后发布的必然是PLUS DM-i,基于宋Pro DM-p的价格区间分析,其价格大概率会在15万左右起步,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么与其选择十二三万的、要加上购置税的燃油版,为什么不选择免征购置税的混动版,用车体验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了;所有燃油版宋PLUS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包括第二代宋Pro的骁云版(价格略高)也会受到影响,那么这辆车可以淘汰了。
剩下SUV选项就只剩下了经典款的宋,这辆车的停产会很可惜,但不停产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老款宋的设计水平确实不高,在入门级SUV阵营中又已经是长城、长安和吉利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经典款宋的销量注定不会很高,那么与其让这辆车占着一条生产线,为什么不扩张DM-i系列的产能呢?
现在的DM-i系列全数供不应求,宋PLUS DM-i甚至出现了暂时停产去调整生产线,秦、宋、唐DM-i近期的订单可能要排到春节才能交车;所以调整生产线加大混动车的产能,即便停产经典款宋也是值得的,而且这辆车在王朝系列中确实有些拉胯。
比亚迪燃油动力SUV基本没有什么保留的价值了,尤其是在「元Pro EV」的价格下探到入门级之后又出现了销量的大幅的增长,也就是说比亚迪也有一台10万以内的、可以走量的SUV了,这更决定了宋系列的燃油车没有保留的价值。
那么剩下的就是“小秦”和秦Pro了,小秦其实就是挂了秦车标的“11代F3”,这辆车划归到秦系列绝对是拉低王朝品牌的定位;这在早期就有很多关注比亚迪的汽车爱好者和分析师提出过意见,但比亚迪却没有态度。秦Pro燃油版目前看来也没有意义了,因为销量非常低、都被价格悬殊很小的秦PLUS DM-i抢走了;至此会拉低品牌价值的“小秦”和秦Pro也没有保留的意义,F3更是应该停产,一个展厅里不应该同时出现F3、秦PLUS/Pro DM-p和汉DM/EV。
最终剩下的、有些争议的车就只有「宋MAX」了,这辆燃油动力的MPV该保留吗?
目前看来也没有必要了!
宋PLUS燃油版的起售价是10万级,DM-i版本的价格是14万;秦Pro燃油版的价格是8万级,PLUS版本的起售价是10万级。结果是混动版宋在产能不足的前提下月销量也接近1.5万,秦PLUS更是接近两万台,似乎关注比亚迪汽车的消费者对燃油车都不太感兴趣了,在价格悬殊很小的前提下都会选择消费升级。那么自动版的价格实际在10万左右的宋MAX燃油版当然没有保留的意义了——因为价格悬殊可能只是2-3万。
重点:换装刀片电池、取消变速箱之后,宋MAX DM-i起售价理论上是要比老款DM-p(性能版)更低的,而老款的实际起售价也是不足15万;那么DM-i架构的宋MAX的起售价也许只是11-12万区间,这也决定了没有保留燃油版的必要性。
能有效拉低插电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确实没有必要再保留燃油车。
综上所述,比亚迪再推出刀片电池之后,其实就已经令人感觉到该品牌的燃油车要停产了;因为不论这种电池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和能量密度有多大的优势,它都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叠片工艺和陶瓷密封技术实现了超越。铁锂电池的制造成本是可以足够低的,一旦装车容量不需要很大的混动汽车换装这种电池,燃油车的时代最起码对于比亚迪而言就算结束了。
预计2021年结束之前,比亚迪应当不会再生产燃油汽车,从明年开始,这家车企可能会是全球第一个淘汰燃油车的传统车企。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7月第一周比亚迪汽车销量
比亚迪汽车公布了自家7月份的销量成绩为162530辆,同比增长183.1%,其中乘用车销售162214辆,同比增长184.7%,只能说比亚迪如今的销量确实势不可挡。在此之中,DM车型售出81223辆,EV车型售出80991辆,至此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累计销量已突破230万辆。
2020国内电动汽车销量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自2020年7月开始,月度销量同比持续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 瞿国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显著增强,我们从过去的跟跑到现在的已经领跑,从电池、电机、电控几个方面都实现了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从原材料到整个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整车的设计,到使用的这个基础设施,以及到最后的这个电池回收,这个全产业链都非常成熟了。
新能源车销量分化加剧,国货崛起!特斯拉还是“风向标”吗
怎么说吧。哪个好用买那个。特斯拉来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给他那么多优惠就是因为整个链条必须有一家高科技公司整体带动从用的钢铁知道最终芯片。包括他们使用的压铸机我们国家已经设计出来了,今天很多汽车会一次成型压铸车体。电动汽车会像电动两轮三轮摩托那样短时间内车打垮油车。趋势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用车主力军是百姓。油车一公里起吗6毛左右电车用峰谷充电一公里不会超越6分钱。油车的科技跟电车就没有在一个档次。特斯拉进我们国家以前多少电动车都是在骗补。在看看短短两年哪还有骗补的车企了吗
2021全球电动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1年7月):比亚迪干翻特斯拉,王传福打赢马斯克,加油中国车!
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1年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8.05万辆,同比大幅上涨9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1.80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4.7%的份额。2021年1-7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304万辆。
分企业来看,2021年7月,比亚迪跃升至全球销量第一名,销量为4.69万辆;特斯拉滑落至第二位,销量仅为3.50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销量分别为3.12万辆和2.80万辆。
从1-7月的累计销量来看,特斯拉以42.11万辆高居榜首;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累计销量为22.27万辆;其次,比亚迪、大众、宝马、奔驰、上汽、沃尔沃累销均已超过10万辆。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1年7月份,宏光MINIEV跃升至全球第一位,销量为3.07万辆;特斯拉Model 3和特斯拉Model Y分别位列第二三名,全球销量分别为1.88万辆和1.47万辆;此外月销超过1万辆的还有大众ID.4。
从1-7月的累计排名来看,特斯拉Model 3仍然排名第一,累计销量为26.26万辆;宏光MINIEV累计销量为21.25万辆;特斯拉Model Y累销15.31万辆;而其他车型均没有超过10万辆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省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省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