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昆明繁华吗?为什么
我从深圳来昆明三年了,从来都没有觉得昆明繁华。除了南亚、南屏街、金鹰等几个地方还有点气象,大部分地方都不行。昆明虽然是省会,但毕竟偏处边陲,开放程度远远不够,也就是这两年,才陆续进来一些全国性的房企开始搞开发。在我刚到昆明那两年,到处都是烂尾楼。昆明的有钱人还是不少的,但观念还是差一点。而且这里很奇怪,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就拿房子来说,卖的贵的,地段好的,没有关系可能都买不到。而便宜的又卖不出去。由此可见这些人的从众、炫富心理。
一直以来,昆明这地方因为地理原因,远离政治中心,有点山高皇帝远的感觉。所以有点后知后觉。战乱也少,所以比较安逸。再加上气候好,自给自足没有问题,所以生活节奏比较慢,只要饿不死,就会安于现状。所以这里人称“家乡宝”,纵然穷,也不愿离乡背井去奋斗。所以,昆明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死气沉沉的,适合养老,不适合年轻人创业。
这几年,高铁通了,不少外地人涌入,也为昆明注入一些新鲜血液,也跻身了新一线城市,但其实就是三线城市,短期内难有大作为。除非有得力的领导,和中央政策的关照,那情况会完全不同。
昆明真的不能算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城市建设甚至比不过贵阳,昆明最大的优势是气候,但是没有挖掘出来,昆明完全可以在旅游上大做文章,可惜从机场高速下来两侧都是城中村,给分感觉像是进了县城,但是南屏街还好点吧、同德、南亚还好点吧,其他没什么,一到夜里如果不开灯光亮化,感觉整个城市死寂的可怕,希望昆明越来越好吧。
我同样西南重庆人,04年工作调动来昆明干了4年,08年回重庆工作,20年因朋友邀约来昆明创业,一直视昆明为第二故乡。差不多每年到云南自驾游,走了好多云南的山山水水,可是我现在再次准备离开昆明。
昆明的确有着良好的气温,但在我个人理解只是有适宜的温度,旱雨季非常明显,旱季来临,半年几乎不怎么下雨,导致空气很干燥,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正因为昆明坝子有着肥沃的红土,良好的气温,所以地里物产还算丰富。
估计也正是这一方水土养活了这一方人,地里物产没有什么太大的季节性,变化性很小,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在重庆,在四川,季节性很强,插秧季节就那么10天半月,错过了就一年,而且人多地少,为了生存,你必须抓紧来临的季节,否则,你只有等待来年,这一年你只能饿肚子,昆明不存在,总之,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估计正因为此,所以在我认识的昆明人中大多数性格温和,性格温腾水,不急不躁,也贪恋这舒适的气温与阳光,所以也造就了“家乡宝”的性格。缺少了生存危机,就缺少了闯荡的性格,所以这个城市的节奏慢吞吞的。
因为昆明地处边陲,虽然与东南亚接壤,但接壤的国家偏穷,地处高原,对外联络交通飞机占了很大比重,高铁,高速路等对外联络欠发达,所以,很多丰富的物产养在深闺,因为边陲,所以工业基础较差。客观上造成昆明经济发展缓慢。
离开昆明10年,再次回来,感叹城市的变化,也有了高楼大夏,可是依然城市规划依然不清晰,城市功能定位依然欠缺,城中村四处可见,城市管理水准急需提高,比如窨井盖,能不能把他给搞平了[捂脸][捂脸][捂脸]。
我因为工作原因,曾大小城市四处跑,感叹这10年,昆明因仇H的个人拉动了一下,城市发展仍然很慢,特别是人的思维感觉比10年前没有多大改观,特别是服务意识,在普通小餐馆,仍然是先买单,后用餐,不会送餐到桌前,得自己到窗口拿,这间接说明一个服务意思,很多餐馆,过点不接待,直接说,下班了。这个也让我很难理解。
10年后感觉昆明在被别的城市把差距拉大,做为一个视为第二故乡的人,心里还是很失落的。
其实,我一直建议我身旁的人,建议他们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别人的生活方式,对工作的态度,自己的家乡只有自己建设,我们都希望家乡好。
因为城市常住人口不多,流动人口不多,所以城市总体不够繁华。
加油,昆明!
虽然不再继续在昆明工作,也不会长驻昆明,但依然关切这个城市,希望越来越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1年昆明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1年昆明汽车销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