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系的大众和日系的丰田两家车企谁更强?强在哪里
- 为什么大众销量没有丰田好
- 美国
- 中国
- 欧洲
德系的大众和日系的丰田两家车企谁更强?强在哪里
谢邀。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回答起来很有难度。因为对于不同的车企来说,对比谁家更强并没有太多意义。
其实从全世界范围来说的话,各个市场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车企是为整个世界所准备的,因此,对于大众和丰田这两家巨无霸车企而言,各自都有自己吃得开地区。在北美以及日本市场,丰田力压大众,而在欧洲和中国市场,大众似乎相比丰田又更胜一筹。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有因有果。各自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各自强势的原因,我们今天正好也来说说其中的缘由。
对于丰田而言,在日本市场的成功并不奇怪,鉴于日本是丰田的大本营,在日本的丰田本身就有主场优势。虽然成立于二战之前,但是丰田真正的发家是从二战开始,从二战大量为日本军队生产卡车到朝鲜战争接到美军大量订单,丰田在这十多年中,可以说是发足了“战争财”,而日本岛国独特的国情,又决定了日本并不适合美国人那种大排量的车型,因此,丰田走上了一条研制小排量高性能车的路线,而这条路线也收到了日本国内市场的认可,因此,丰田能在长期的竞争中立足并发展壮大并不奇怪。
而在美国市场,丰田的成功就有一点点运气成分了,在丰田成功之前,美国人对于本国车的热爱是非常强烈的,得益于非常便宜的燃料价格,美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大排量大马力车型的天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燃油价格的大涨似乎让美国消费者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大排量信仰,这个时候,丰田的机会就到来了,由于一直扎根于日本,丰田一直潜心于小排量车型的研发,在燃油价格高涨的时候,这些节能省油的小排量车型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正是由于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让丰田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另一方面,缺少小排量车型技术的美国本土汽车厂家却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此消彼长之中,丰田通过花冠(即今天的卡罗拉)以及佳美(即今天的凯美瑞)等热销车型逐步在美国市场确立了优势地位。
相比较而言,大众在欧洲的发展也是有一部分“时也势也”的运气成分,作为一家由战争狂人希特勒在二战前主推建立的汽车厂商,大众原本是为了实现希特勒“人人都有车车开”的目标而设立的,我们可想而知,这家汽车厂商的命运也一定是跟随着后来的国运而摇摆的。作为二战期间重要的军工生产厂商,大众自然受到了盟军的“重点关注”,经年累月的狂轰滥炸几乎把这家年轻而又庞大的企业炸废了。战争之后的大众自然也是风雨飘摇,幸好得到英国占领军20000辆的甲壳虫订单,大众才得以存活。在此之后,大众被英国占领军交还给了西德人,很幸运的是,在之后几任CEO的领导下,大众在欧洲发展得越来越好,另外一方面,随着德国经济的再一次起飞,德国在欧洲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大众在欧洲范围内的销量也越来越好,渐渐地在欧洲市场上取得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之路相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来得更为顺利。在那个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急需借助外部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而大众也希望通过合作来扩展其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一拍即合,大众通过合资在中国分别成立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家合资厂商,至于后来的事情,我相信大家已经都知道了,三十多年来,大众在中国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如今大众已经是中国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销量霸主,相比销量第二名的丰田几乎是双倍的数据。
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来说大众和丰田谁更厉害点,毕竟同样作为全球性的大车企,丰田和大众在技术的储备上相比其他车企都有充足的优势,无论是大众全新的MQB平台还是丰田全新的TNGA平台,都是这两家车企为了应对未来车市激烈的竞争而准备的。两家车企在各种的最新平台上都衍生出众多车型,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些车型本身的产品力都非常强。我们不能强行说迈腾或者帕萨特就强于凯美瑞,毕竟他们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都有较为明显的领先之处。
当然了,假如仅仅谈论中国市场的话,那么抛开产品力不谈,大众的品牌力显然是要强于丰田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承认。此外,在中国特殊的民族情绪面前,大众因为是德国品牌,也能够获得很明显的印象加分,而丰田作为一个日系品牌,在中国人民的感情面前,本身就已经输了一筹了。因此,假如只是谈论中国市场的话,那么更强的自然是大众了。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或者扫描我的头条号二维码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两家企业各有所长,大众的造车工艺毋庸置疑,丰田等日系车则以节油见长。
综合而言,大众的积淀更加深厚,技术平台更为扎实,这点可以看下两者关于造车平台的宣传,大众能清晰的给出不同平台名称、特点、对应产品规划、配置,分门别类非常翔实。丰田则要笼统的多。
但对于购车者而言,购满哪款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离开需求谈品牌、实力,对购车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在国际上,大众的销量远远不及丰田(大众的许多子品牌加起来就不一定)
大众唯一卖得好的国家是中国,中国消费者为这个德国品牌贡献了不少。
发动机方面,丰田偏向低油耗,高热效率,质量可靠的路线。而大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偏向高性能,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性能以及可靠性不如丰田
变速器方面。世界三大变速器厂商,ZF+丰田爱信+日产JATCO。很讽刺的是大众在中国尝试使用双离合前后,用的4at+6at变速器几乎都是丰田控股的爱信变速器,甚至现在为止,大众仍然有部分车型使用爱信变速器,可以大众在变速器方面对自己的双离合变速器是不够自信的。
底盘技术方面,大众的操控性是比丰田略高一筹。
安全性方面。大众的MQB和丰田的TNGA架构平台造出来的车,大众车在碰撞测试的表现并不如丰田汽车
整车的可靠性质量方面,丰田是略胜一筹的。
外观上,大众套娃脸,不是行家认不出哪个是娃哪个是爹。丰田的外观多数车型是中庸外观,只有CHR是激进派。(雷克萨斯就很大气,但本文只讨论丰田和大众)
用户群体上,有一大帮爱国愤青在抵触日系车。德国虽然是侵华八国联军之一,但现在德国没有做像像日本那样完全一个美国的傀儡,所以没有受指使和中国对着干。大众一个高尚品牌自然获得了不少爱国愤青的订单。
整体上硬实力,大众弱于丰田。
丰田要比大众耐用很多,毕竟这个优势也是丰田所属的优势了,但是大众的卖点并不是这里,在动力上和操控性上丰田也比不上大众。
除此之外,大众更喜欢尝试新的技术,偶尔出现一些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丰田则更加偏向于使用老旧成熟技术,自然而然,他的问题就很少出现。
为什么大众销量没有丰田好
为什么大众销量没有丰田好
全球销量大众汽车不如丰田是必然结果·定位不同
丰田汽车全球销量第一,可是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品牌定位不如大众汽车集团,与通用系或其他欧系车企对比更是有相当的差距;那么为什么日本丰田的销量会遥遥领先呢?解析这个问题就不能把视角只放在国内了,丰田的成功与其北美市场的产品定位有直接关系。
全球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按照“体量”或“潜能”排名,曾经和现在的排序如下。
现在是中国、美国、欧洲,不过美国市场的潜能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想要成为销量管局就要在哪都能“吃得开”才行;然而大众汽车只能在两块市场吃开,首先是欧洲市场,其次是中国市场,德国和一系列的欧洲汽车品牌在美国市场都是吃不开的。
参考2021年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排名,前十名里只有大众集团排名第二、宝马集团排名第十,欧洲知名汽车品牌注入戴姆勒奔驰、捷豹路虎、菲亚特、标致雪铁龙等厂商的排名都要差很多,销量数据更是差了不少。原因正在于欧洲市场的空间本就很小,可是如此之多的厂商又严重的内卷,所以平均成绩都不理想;大众汽车和宝马集团对中国汽车市场非常依赖,不过实现热销的基础与车辆品质的关系不大,核心因素是大众汽车较早的合资生产并且在公务汽车市场应用,以形成的品牌头部效应打开了个人用户市场。
反之其他欧系品牌没有这个先机,在华市场的销量就要差得多了;差的原因是这些车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譬如烧机油、漏机油、变速器漏油、品控水平差等等,然而就是有这么多问题的车的售价还不低,怎么可能热销呢?当大众汽车和宝马的这些问题同样被理性的看待,也就是在品牌没有什么“迷惑性”之后,这两个欧洲厂商的销量也会有明显的跳水。
美国汽车市场的体量很大,在燃油车时代中美国汽车的技术也比较先进,尤其是在二战后的美国从欧洲俘获了大量的技术团队后,美国汽车工业水平得到了快速且大幅的提升;反之,欧洲的汽车工业强国德国和意大利一度被摧毁殆尽,其他欧洲国家的汽车工业则是被欧洲的两大邪恶轴心在战争中摧毁的差不多了。
所以欧洲的汽车工业水平在近几十年里是低于美国厂商的,其车辆在美国也不吃香,甚至于一度被看不起;当然这也与文化有关,同属于西方国家的美国和欧洲一直是“相爱相杀”,互相之间其实是“看不上”的,美国流行的汽车文化一度是“不开德国车”,这些自认为文化和汽车都“高级”的欧洲产品,在定出高价的时候就被美国市场用户排斥了。
欧洲车企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不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而失去美国市场,又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的话,仅依靠欧洲市场就不会有多好的成绩了;日本汽车厂商在这一方面就看得比较透彻,所以丰田为首的诸多日本车企都将重心放在了北美和亚太,可是日本厂商的整体技术水平连欧洲都不如,那么想要在美国市场立足就只能主攻低端主流车;美国先后经历的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又为日本车企创造了一块大蛋糕,大量的“低零负”资产的家庭和个人成为了日系汽车的潜在用户。
美国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汽车是必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品质虽然不高但售价也不高的日系汽车就成为了理想的选项。
日系汽车在国内发迹的基础和德系汽车相当,只不过是以港台为中心形成的汽车文化,逐步辐射闽粤琼等区域形成;很多人认为香港和台湾使用的日系车比较多所以肯定不错,殊不知选择这些车也只是因为便宜罢了,但在没有形成汽车文化之前很难看透这些现象。
综上所述,日系汽车的重心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在欧洲也有一定空间,扮演的角色大有些“低姿态和光同尘”,说白了就是谁也不得罪的闷声发大财;不过日本民族的个性不是这样的,只待时机成熟,日本汽车厂商的野心可能会令很多欧美企业颤抖,但在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后就不太可能让日本厂商在未来“搞车圈霸权”了。
至于欧洲厂商的结局可能会比较难看,美国汽车厂商要面对的是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结果会如何还难以预料。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众汽车vs丰田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众汽车vs丰田汽车销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