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只有30%家庭有车,与欧美日有较大差距,为何汽车销量14个月持续下跌
  2. 我国只有30%家庭有车,与欧美日有较大差距,为何汽车销量14个月持续下跌

    差距就是美国要么无砖家,要么有是替人民讲话的。中国遍地是砖家,前天说汽车污染,限购。咋天说拥堵,限号出行。今天搞新能源,明天要费掉国五,后天就要推出国七,搞的人心惶恐不安!

    很多问题不能把中国与欧美扯在一起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

    一,从人口数量看比不成。美国的地盘比中国小一点点,但人口却只有3.3亿,不到4亿,中国有14亿。只美国的人口总量的3-4倍,如果中国人,人人都开车,道路不够跑,车位不够停,特别是城市,比如我们石林这个小县城,前几年,道路宽敞,感觉不错,目前已经是车子满地停,主道,人行道,小区道路,小区空地都停满了车。如果照美国的模式发展,车多路不够,开车不如走路快。

    二,从公路交通,特别是城市设施上比不成。美国是一个喜欢开车的民族,开车历史相对久远,他们的出行习惯是要么座飞机,要么开私家车。是依据他们的道路,地域面积,经济收入等等而定的。而中国人则大力发展航空,高铁,汽车等交通,实行三路并行,也是根据我国的国土面积,公路,经济实力而定的。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十多年就在数量上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的道路,城市面积承受不起这么多的汽车。

    在没有办法情况下,就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另一种方法就是严管重罚,让买车人要承受油价高、停车难、停车费贵、各种违章罚款等等压力,认识到买了车不是方便了,而是麻烦了,不是身份高贵了,而是身份降低了,当人们感受到养成难,停车难,开车难,开车烦的时候,人们选择不买车了,需要量就会下降。

    个人认为我国是一个贫富差异极大的国家,很多家庭处于温饱状况,他们是不可能买车的,而很多家庭钱已经用不完,他们有的车子已经停在那里不用了,再买也没兴趣,概括起来就是有钱的都有了,没钱的买不起,所以只能下降了!

    为什么光这个数字和欧美日比呢?你应该看能买得起、用得起车的中产家庭在全部家庭中占比多少?他们现在又有多少车?我相信,如果按我说的这个口径,那占比肯定是超过90%了。比如我哥哥是退休的公务员,两个女儿是事业单位,他家就有3辆车。

    为什么我不说占比100%?因为也确有低收入者买车的,那就是有儿子的家庭,结婚时有房有车是必备条件,所以咬着牙也得买。(笑)

    还有一种情况,虚荣爱面子,为了和人比,为了出门有“面”,于是紧肚子束腰也得买。但是买起又用不起,大半时间搁那闲着。你进哪个小区看看,放楼下大半月不动窝,上面还盖着车衣的,准是这样的主。

    还有的原来收入还可以,工作中也用的着,但后来收入低了、或换了工作了,用不起了。比如我楼上的小家伙,原来自已开店,干电动车维修,离家远,挣钱也不少,于是前后买了两个面包车。可后来因身体原因不干了,去跟人打工,就见他天天骑两轮电动车了。我问:为什么不开车了?“叔,挣钱少,用不起了”。一辆放楼下布满了厚厚的灰尘,一辆早卖了。

    以我的观察和思考,按现在人们的收入情况、城市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容纳情况,以及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汽车总量接近饱和,不要再幻想还能有多大的增长。

    相当部分低收入家庭状况会逐步改善,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住房、孩子受教育肯定排在买车之前;

    看看各个小区晚间被汽车把道路占满、上下班高峰时间城市道路拥堵,开车还不如骑电动车快的实际,停车位价超汽车价还一位难求的实际,更能说明问题;

    相当多的打工者宁愿骑电动车上下班,既省钱又省时还能顺便接孩子,节假日大多还要上班,没时间带全家人出游;既使偶有时间全家出游、但一算长途用车还不如坐高铁甚至飞机省钱,这对还需要算计着过日子的多数家庭来说,买了没用、用了不方便、不合算,确实是不买车的主要因素。有钱不买“半年闲”嘛!

    所以我说,汽车销量下降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原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