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销不足千辆,斯柯达是准备放弃Yeti了吗
  2. 月销不足千辆,斯柯达是准备放弃Yeti了吗

    Yeti的中文名字为“野帝”,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越野之中的帝王”。Yeti是斯柯达的第一款SUV,新一代斯柯达Yeti将基于大众MQB平台打造,与大众途观共享技术。两款车差异,主要体现在品牌、外观、尺寸和配置方面。

    野地汽车销量

    Yeti起售价12.98万,终端市场往往还有2万元左右的优惠,得益于方正的造型空间在同级别中算是比较大的,但这款车的销量真的太差了,目前月销量基本只能维持在1000辆。而途观在国内的月销量基本在3万台左右。

    野帝卖的差与外观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有些车的外观可能会被看作标新立异,比如蓝鸟,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但是野帝的外观真的可以用“丑”字来形容。方正的造型,“面包车”般的设计语言,完全不符合国人的审美。本身品牌就不够响亮,产品的外观也不讨好,加上12.98万的售价在当时也不低,所以性价比不高。

    近两年,斯柯达相继推出两款车型,2017年4月,斯柯达科迪亚克上市,市场表现远超当初的Yeti。2017年11月,斯柯达柯珞克亮相,这款紧凑型SUV定位介于Yeti和科迪亚克之间,售价与Yeti部分重合的概率极大,一旦柯珞克上市,Yeti的地位就将进一步削弱。

    面对Yeti的未来只有两种,一种是继续沉沦,另一种就是停产。但是上市多年,Yeti为斯柯达积累了不少的口碑,经过多年的经营,对于斯柯达的品牌力也有了一定提升。这也算是Yeti对斯柯达做出的贡献吧。

    Yeti是斯柯达旗下的首款SUV,在2013年以进口车的身份被引入国内。说它是国内最被低估的好车丝毫不为过,当年英国BBC的《TOP Gear》为了寻找一款全能车型,从全球几千款车型中,选中了斯柯达Yeti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因为遗憾没有在国内成为 “街车”,某种程度上反倒更凸显了它的个性。

    Yeti以其简约和具有鲜明特点的设计风格,曾在2010年获得著名的“Red Dot(红点)”设计大奖,再加上充沛的动力、灵活的操控、实用的空间以及精湛的做工,使其在欧洲市场获得了极佳的口碑。

    以Yeti的自身素质来讲,相比于同级别的本田缤智/XR-V、现代IX25等车型,有着很多的优势,Yeti和途观一样,都是基于大众集团PQ35平台打造,国产之后品牌、血统、做工、用材、优点与海外版完全一样,但针对国内市场对轴距进行了加长,尺寸介于小型SUV和紧凑型SUV之间。作为一款主动采用“降维”攻击参与竞争的产品,Yeti的滤震、行驶稳定性都胜过同级,轴距更优于绝大部分小型SUV。

    Yeti的座椅变化多端,除了放倒,放平之外,还能将第二排的每个座位单独拆卸下来使用,尾厢还能提供一个全平全开放的承载空间。安全性方面,Yeti是欧洲E-NCAP的五星级安全车型,2009年上一代Yeti参加了中国C-NCAP碰撞测试,也获得五星评级。

    Yeti全系标配前雾灯、全景天窗,前排双气囊、单碟CD系统、儿童座椅接口等;1.4T和1.8T车型标配带HHC坡道辅助功能的ESP车身稳定系统;中高配车型有胎压监测系统、倒车雷达、侧安全气囊、双温区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自动大灯、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系统等。1.4T和1.8T两款顶配车型还带有AFS自动转向头灯,并可以选装头部气帘。

    动力方面,推荐1.4T+7DSG,最大功率150马力,最大扭矩250N·m,动力足够,油耗也低,百公里不到7个油,日常使用丝毫不会有压力。如果预算足够充裕,1.8T+全时四驱也是非常划算的选择,Haldex提供全时四驱系统,日常行驶动力基本在前轮,遇到打滑时,会通过限制打滑车轮,降低动力损失,把动力传给附着力更大的车轮,从而脱困。对城乡烂路,山路,甚至一些越野器械,爬坡、交叉轴等可以从容应对,周末呼朋引伴去野,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撒欢利器。

    据国内媒体报道,国产斯柯达Yeti近日正式宣布停产,回顾从2013年9月起国产至2017年12月,4年多的时间内,斯柯达Yeti的销量一直没能达到人们对它的预期。

    4年多的时间,斯柯达Yeti一共生产了91391辆,年均2.2万辆左右,这对于大众系的一款SUV来说,成绩显然不合格。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竞争对手,日产逍客2017年1-11月销量13.95万辆,月均销量1.2万辆。本田XR-V2017年1-11月销量14.85万辆,月均销量1.3万辆。

    逍客销量

    XR-V销量

    单看这个数据对比,你就能看出斯柯达Yeti的销量是多么惨目忍睹,而且斯柯达Yeti整个生命周期是在SUV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即便这样它的年均销量也就和竞争对手的月均销量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在SUV市场最火爆的那几年,斯柯达Yeti却不行呢?

    首先,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斯柯达Yeti是以进口形式率先引入的,所以在当时背景下,品牌认知度小,再加上不菲的售价,造成那时的斯柯达Yeti产品力并不高,自然不能令人满意。

    外挂式备胎一度成为Yeti标志

    后来,斯柯达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定把Yeti进行国产,但是做的最错的的一步就是市场定位。把Yeti与大众途观定位成同一个级别,而且宣传口径也是这个车与大众途观是同一个平台打造,即便是这样人们依然愿意多花一点钱去买市场认知程度更高,空间尺寸更大的途观。

    大众途观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斯柯达发现Yeti销量依然没有明显改观,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定位出了问题,明明一个小型SUV的身材,偏偏去抢紧凑型SUV的市场。后来斯柯达对Yeti市场定位做了修正,售价也进行了官降。随后,斯柯达Yeti定位调整后销量一度不错,整个生命周期百分之70%的销量都是这时取得的。但在此时,像是缤智、XR-V,逍客等车型早已占据了该市场70%以上的份额,即便调整定位后的Yeti依然难有更多的作为,最终只能已停产告终。

    写在最后:

    如果单从车辆的产品力来看,斯柯达Yeti并没有明显的短板,如果最初市场定位没有出现偏差,不可能落的停产的结局。在15万元这个级别的SUV市场,斯柯达发现Yeti是少有的硬派风格SUV,差异化的外观设计绝对不缺追随者,但市场定位的偏差以及最初定价偏高,丧失了在华发展的大好局势,最后落得停产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野地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野地汽车销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野地汽车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