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马和蔚来相比有什么区别,优势是什么
- 蔚来、威马、小鹏会成为新造车势力中的头部三强吗
威马和蔚来相比有什么区别,优势是什么
威马比较缺乏营销,蔚来是营销过度了,两者的区别其实很大,蔚来先走了一步,威马在后面紧追不舍。
威马比较缺乏营销,蔚来是营销过度了,两者的区别其实很大,蔚来先走了一步,威马在后面紧追不舍。
从产品定位上而言,威马的第一款车型EX5定位为紧凑型纯电SUV,补贴后的售价为11万多;而蔚来首款车型ES8定位为大七座SUV,售价在40万以上,前者走的是亲民路线,后者是中高端路线。
从创始人背景来看,核心创始人沈晖,曾经为沃尔沃全球副总裁沃尔玛中国区董事长,操盘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主导了沃尔沃在国内几个工厂的落地和量产!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等一大批高管来自上汽通用,同时坚持自建电动汽车工厂,设计、研发、制造全过程控制!沈晖曾经经历沃尔沃让长安代工的惨痛经历,因此坚持要自建工厂,“因为代工会让人睡不着。”
蔚来最大的特点创始人员及投资团队大部份来自互联网大咖,主创人员为易车网的老总李斌,设计人员聘请国外的团队,号称“互联网造车”,公司刚刚在纽交所IPO,融资10亿美元,坚持互联网轻资产、短平快的打法,生产外包给江淮汽车,产品定位做中国的特斯拉,后来发现还是要自建工程才靠谱。
威马汽车通过收购黄海汽车取得新能源车生产资质,而蔚来汽车则尚未解决,还得通过代工途径。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1,威马智能电动汽车是由一批有丰富造车经验团队组成,主创人员为沈暉,曾经为沃尔沃全球副总裁沃尔玛中国区董事长,操盘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主导了沃尔沃在国内几个工厂的落地和量产!同时坚持自建电动汽车工厂,设计、研发、制造全过程控制!产品定位为老百姓都买得起国民智能电动汽车,类似德国的大众!
2,蔚来最大的特点创始人员及投资团队大部份来自互联网大咖,都是不缺钱的大佬们,主创人员为易车网的老总李斌,设计人员聘请国外的团队,生产外包给江淮汽车,产品定位做中国的特斯拉,首款量产车型ES8下月16号面市,前几天看到李斌的发言目前第四辆量产车正在生产,预计售价50万到70万!
3,不管自动驾驶水平达到L1、L2还是L3,不管智能互联能达到多少程度,首先它是一个交通工具,也是最基本的属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才是第一位的,严师出高徒,龙生龙,凤生凤,威马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能更值得信赖,况且原腾讯CTO今年初已经加盟威马汽车,智能互联方面应该不成问题,360就网络安全问题也是首度和威马智能电动汽车合作,相信威马汽车一定会具备沃尔沃的基因和品质!据悉售价在20万元左右,扣除补贴,预计售价也在14万左右,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4,特斯拉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Model3的量产一波三折,和原来的交付预期相差甚远,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生产工艺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万多个零配件,几百个供应商要保证同步同质量准时供货,还要保证车间各生产工序的平衡,不能出现瓶颈,没有一二十年生产组织能力及富有经验的团队,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还有团队之间的磨合,包括理念方面的磨合,彼此之间工作方式方法的磨合,对技术理解程度不一之间的磨合,这些都会对效率和执行有很大的影响,据我所知威马汽车团队很多来之沈晖以前多年共事的的沃尔沃高管,在沟通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无论威马还是蔚来,都祝愿一路走好,都是我们的民族品牌,只要咱们中国人沾染的产品,一定会像通讯,家电,高铁等行业走向全球!
车友会群主,玩越野,玩飘移,利用晚上或者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最精炼和通俗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想发私信提问的也可以一对一解答!我们是车主的活雷锋!
前三位评论看来都是在褒扬威马的,我来说说蔚来。 蔚来的供应链体系与江淮没有直接依附关系,采购体系的搭建是由Jack Cheng负责。如果看官了解世界范围内汽车主机厂的采购供应链体系,应该知道他的江湖地位。 其次,蔚来的工程体系与三电研发都是正向开发,不是找什么国外的技术公司来主导,或是单纯的交钥匙工程专案,这一点跟国内目前许多新能源车同行的做法完全不同。 第三,蔚来制造团队与江淮紧密合作,不是单纯的甩手外包关系。 第四,蔚来的车联软件、固件都是自己开发,这在世界范围内同行之间有一定的独特性与领先性。 最后,虽然蔚来的投资人大多有互联网背景,但是创始团队很多人其实都有汽车业深厚的历练,不是某些人以为的小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哈!
个人感觉,两个新能源汽车厂家都把用户体验放在了首位,不过在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别的。
先说蔚来汽车,他们对于用户体验的定义就是把车做好,从外观到配置再到细节的技术,无一不体现这点。蔚来汽车经过多年的电动车方程式比赛,从中汲取了不少的造车技术,在动力方面尤为凸显。有着动力方面娴熟的技术,只要设计得当,在车上的舒适感受上再下一些功夫,蔚来的电动车就变得很有竞争力
不过威马对于用户体验的定义却有些不同。威马更加注重用户在用车时的感受,包括车辆本身和服务方面。车辆技术方面,威马刚刚和德国的Isdera公司合作。Isdera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德国汽车工程公司,生产德国手工超跑品牌。这家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优化汽车的风阻和整车轻量化。而德国的生产技术是世界认可的,有了这一个技术靠山,威马增添了不少的竞争力。
此外服务方面,威马主要简便消费者用车,把一些目前电动车市场的疑难杂症简化了。比如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充电慢,续航低是最致命的。威马的概念车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些许突破,不知道量产车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这个技术可以实现,那么会极大的简化平日用车需求。此外还有充电难的问题,现在大力增建的充电桩能够在日后极大的满足出行的便利。
个人认为威马的路更符合目前的市场需求,只要慢慢来,威马一定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个人觉得两家企业的时间段不同
蔚来汽车的超跑电动车已经上市,而SUV车型ES8已经投入量产,而且不久之后就上市了。可以说蔚来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了,接下来他们面对的是消费者和整个市场,对于一家新车企来说,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如何打开市场,如何做好营销是他们所考虑的。当然这点是基于量产产品有竞争力的情况下。
而威马汽车作为2015年成立的公司,首款量产车将于2018年下线。不过虽然车子还未量产,威马对于市场,对于消费者已经进行了逐步的营销手段。威马本身就把用户体验作为首位,在概念车发布的时候就提出了不少有利于消费者的造车理念和服务理念,这对于别人对于威马的认知更快也更期待。
不过最终两家车企能够走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汽车市场作为一个变化不怎么快的市场,对于新车企的挑战还是不小的,不过综上所述,威马确实在时间,营销手段上可能更让我看到有发展的机会。
蔚来、威马、小鹏会成为新造车势力中的头部三强吗
我们作为中国人,或者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是的,放眼世界汽车品牌,现在看到最多的就是,“德系三强”、“日系三强”…反观我们自主品牌,虽然同样分为一线自主、二线自主,但是能代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却没有一个,好在,比亚迪新能源大巴,长城哈弗SUV系列在出口国外的市场上,驳回了一些颜面,在国外网友的视频中,看到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事实无法改变,那就是我们自主汽车行业起步太晚了,在传统汽车刚要崭露头角的今天,全球却要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各国纷纷出台内燃机停售政策,很遗憾,这也意味着我们传统汽车刚要拿出成绩的时候,就该说再见了,这也许是每一个热爱自主汽车品牌的人,最大的遗憾。
不过,在全球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我国也做出了积极响应,并大力扶持,“双++”政策的实施,拉开了重点发展新能源的序幕,除去比亚迪、北汽这样的新能源老牌劲旅,近几年新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多大数十家,其中最为看好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三家,蔚来、小鹏、威马汽车!
11月份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驾驶自己品牌量产的小鹏汽车亮相北京街头…12月11日,上海发布会,威马汽车带来了旗下首款量产SUV,EX5…12月16日,北京发布会,蔚来汽车发布了ES8…
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足以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即将到来了,甚至可以说,明年就会在中国街头,看到挂着牌照的自主新能源汽车上路了,以威马EX5为例,年后第一季度就要正式上市,一款定位于紧凑型纯电动的SUV,售价补贴前仅仅20万,参考目前补贴政策,预计15万以内就可以拿到手了,最关键的亮点在于,该车最大续航能力达到了600公里,即工况下也可达450公里,这是在威马EX5发布之前,官方经历了严寒、酷暑等总200万公里的实测结果…
这样的数据,我们难免想到了特斯拉,就拿Model 3来说,售价是我们自主品牌的一倍,而参数在我们面前却没有优势,从自主品牌新车发布和融资成功的消息,一波接一波,再到全球大环境下的政策,和国家大力度扶持,可以说,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看到了希望,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要趋势!
当然,所有新车未上市之前,我们无论评测产品的质量,还是谈论是否成为“三强”,都为时过早了,就像威马汽车发布会上,CEO沈晖先生所说的:未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还要面对更大的挑战。的确,无论蔚来、小鹏、威马汽车,我们最想看到的就是,都能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来捍卫自主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作为消费者,更想看到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竞争激烈,他们竞争越激烈,我们得到的实惠越大,受益自然也越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蔚来汽车销量看温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蔚来汽车销量看温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