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在2018年能获得成功吗?

第一次被邀请,非常感谢!

首先,作为80后。我们对于奇瑞是非常有感情的。无论吉利等国产品牌销量多么牛逼。从内心来讲,还是喜欢奇瑞。

所以,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奇瑞2018年一定会大获成功。

首先,需要提到的是,最近刚刚发布的瑞虎8。可以说是诚意满满。瑞虎8是奇瑞2018年向市场发出的最强声。

奇瑞在2018年能获得成功吗

如果说之前奇瑞SUV外观满意,但尺寸太小。那这次我觉得奇瑞面相市场做出了妥协。主动迎合了市场的需要。这个是值得肯定的。

内饰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皮实耐看的设计风格。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不仅仅是硬件方面的提升,从体验上面也同样用心。全新发布的雄狮系统。代表奇瑞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增加的科技配置,更让汽车本身显得更加高级。而且,奇瑞本身已经把雄师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惊喜。

当然除了SUV,奇瑞今年也会带来一款全新的轿车艾瑞泽6。有艾瑞泽5良好的基础,我相信艾瑞泽6大卖是必然。在还没有正式发布之前,我希望,他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除了这两款已知的新款车型,还有奇瑞的高端SUV系列。EXEED TX。指得到高兴的是。奇瑞本次并没有启用新品牌。而是,新的产品系列。一个奇瑞才是最重要的。

外型不必过多解释,绝对眼前一亮,非常漂亮。而且很有国际范。

当然,内饰也是一流的。

除此之外,奇瑞还有更多好车型在路上。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沉淀。不出则已,一出必爆款。

所以,我相信,2018奇瑞一定获得成功。

当然,奇瑞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淘汰看平台车型。更新换代产品。对于之前定位不够清晰的产品,进行回炉再造。确定更加清晰的产品定位。我相信,也能卖的很好。

比如,寄予厚望的瑞虎7。我觉得2017款是一个失败的改款。不能因为一些车型影响奇瑞整体的口碑。而且瑞虎8上市后。虎7已经失去了优势。可以说,奇瑞又一次,成功的干掉了自己。所以,瑞虎7应该回炉再造。从新定位。把更多消费者喜欢的设计元素。运用到车型上。

宝能入股观致之后,观致还能独立运营吗?

前几天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安宁博士在采访中表示:“观致汽车是具有实力的中国新高端品牌,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经营,未来也将继续保持其独立性。”所以啊!宝能入股观致是不会影响观致独立运营的。

宝能的相关人员曾说过,宝能之所以入股观致,一方面是因为宝能起步于实业,一直在实业领域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因为认同观致的方向和坚持。因此,宝能不但不会影响观致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独立的前行,未来还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观致汽车抓住中国新高端汽车消费爆发这一市场机遇,积极布局新能源产品和战略,力争成为中国主流汽车品牌。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言论,觉得挺有意思的。他们认为宝能投资观致,会“撕裂观致的灵魂”,观致现有的产品品质也不一定能保证了,未来观致的发展可能会充满钱味。其实能说出这种话的人,都是对宝能和观致不了解的人。观致成立之初就是独立运营,未来也会独立运营的。而宝能是个扎根实业的集团,一直以来它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为制造业做出了很低贡献,而且,宝能集团旗下有很多汽车周边产业,这些资源在未来都会帮到观致汽车的发展。

观致从创始之初就是独立经营,引入新的战略投资,是为了观致汽车发展得更好,不会影响观致的独立性的。不过独立经营并不代表不享受股东的资源优势。奇瑞和量子公司未来将继续在技术、人才等领域提供体系性的支撑,支持观致汽车的发展。而新股东宝能,资金雄厚、产业丰富,不仅给会观致带来强大的资金支持,还会在产业链协同、客户共享、汽车后市场布局等方面给予观致全方位无条件的支持。所以,观致未来在三个股东携手下,一定会促进观致更好更快发展。

宝能入股观致不会影响观致独立运营的。而且还会帮助观致汽车更好的发展。宝能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的汽车产业有很多,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的子公司、生产汽车精密锻件、生产汽车镍镉、镍氢系列电池产品的众多企业都在宝能的涵盖范围之列,而且宝能集团旗下包括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未来汽车新零售的方向必然向各个方面渗透,而这些资源,相当于随着宝能的资金介入打包赠送给观致。观致CEO刘良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对外表示,宝能已对观致承诺,这些资源都将无条件对观致开放。所以宝能入股观致后,观致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比亚迪和奇瑞都是重技术的国产车,比亚迪势头很猛,而奇瑞是不是遇到了瓶颈?

作为非专业人士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比亚迪一直以做锂电池起家,在国内汽车行业里,他的定位,研发方向,自我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等方面做的都是非常好的,比亚迪汽车外观时尚大气,特别是比亚迪G6就是超仿宝马的,特别是比亚迪出口非洲国家,一直占有率很高,国内市场做的也是风生水起,看看比亚迪的股价就可见一斑了。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是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比亚迪G5、比亚迪秦、宋包括几款纯电动SUV车型,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还有就是比亚迪的客户体验和售后服务方面做的比较好,比亚迪不惜高额投入,不怕出现问题,怕就怕出现问题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客户的信任。

奇瑞在近一年确实出现了问题,整车出口和零部件出口均出现了双降的情况,前几年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多重促销并举的情况下发展迅速,但是企业本身的定位,研发方面遇到了问题 ,不能及时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以至于管理层在这方面评估不足。

总之,国产车市场巨大,要想与进口汽车比拼,管理、格局、研发、公关销售等等方面,都需要做出长久的努力。

谢邀,既然题主肯定了比亚迪,那么我就来说说奇瑞吧

奇瑞集团旗下有4家汽车制造的子公司,为是凯翼、观致、捷豹路虎及奇瑞。

观致和凯翼主攻中高端系列,售价在10万元-20万元之间,但这两个车系一直在亏损。从2013年至2016年,观致累计亏损近82亿元,而股东投入已经超过150亿元,其中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成本控制。除了不同定位的车型,奇瑞还在技术方面进行投资,从发动机、变速箱到如今流行的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奇瑞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投入众多,产出回报却不足以支撑,这是奇瑞的主要问题,缺钱了。

奇瑞的销售政策其实并不统一,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更换了八位销售老总,最长在位时间三年,最短则不到六个月。这样的人事更迭,非常不利于政策的实施,往往是上一位的策略还没有实施完全,新的方案又下来了。所以奇瑞在市场上并没有给人留下特别亮眼的表现。

其实奇瑞最致命的其实是质量问题。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最早这句话来自东方之子。但是,在奇瑞所有的工作都是以生产来拉动,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就是天大的问题,而影响顾客使用或者影响销售的事情没什么人管,所以供应商的质量管控不足,生产质量控制不够,售后质量重视不足,基于质量的诟病,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很多车型刚上市的时候月销过万(例如A3/E5/风云2/E3),但半年后销量基本跌50%,一年后很多车型数据已经不堪入目。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买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大事,一人买车遇到质量问题的愤恨足以影响100人的买车选择。

奇瑞也一直在努力转变,方向有二。一是加强出口,陈安宁表示,奇瑞汽车目前海外的销量约占公司总销量的四分之一,未来将致力于提升三分之一。而是新能源,但和比亚迪差距明显。

奇瑞毕竟是最早的国产品牌。希望能沉下心来,加强质量,经营品牌。造出让人放心的国产好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安宁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安宁汽车销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奇瑞在2018年能获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