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发起的战役是
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大规模的强渡长江的进攻战役。
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精锐部队丧失殆尽。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阴谋;一面部署重兵防守长江,以汤恩伯集团二十五个军约四十五万人,担任湖口至上海间江防,以白崇禧集团十五个军约二十五万人,担任宜昌至湖口间江防,企图凭天险阻止解放军南进。
中共中央在与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的同时,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党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参战部队,准备在和谈破裂时,沿汉口、芜湖、南京、江阴一线发起渡江作战。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豪迈口号的鼓舞下,百万雄师过大江,发动了伟大的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解放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公里的江面上,冲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钢铁防线”。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1949年4月20日发起的是渡江战役,由于国民党拒绝在和谈上签字,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4月20日夜渡江东突击集团率先横渡长江,接着中突击集团和西突击集团也渡过长江,三个集团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彻底推翻了蒋家王朝。
1949年4月20日发起的是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是夜,渡江战役打响。
渡江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人民解放军先是横渡长江,克服天堑,突破江防后更是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第一阶段:突破江防,占领南京(4月20日—23日,历时3天)。中、东、西突击集团发起渡江作战后,均在一夜之间突破国民党军千里江防。战至23日,东集团主力切断和控制了宁沪铁路,第34军进占镇江,第35军1个团首先进入国民党总统府,南京解放;中集团一部占领芜湖;西集团攻占贵池、青阳等地。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占领武汉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牵制了华中地区国民党军,保障了西集团渡江作战的翼侧安全。至23日,人民解放军3个集团展开于长江以南,深入敌人防御纵深30—70千米,为下一阶段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合围歼灭芜湖、南京、镇江逃敌,占领浙赣铁路(4月24日—5月11日,历时17天)。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国民党军南京、镇江、芜湖之敌向杭州撤退,芜湖以西至湖口之敌向浙赣线撤退,常州以东之敌向上海收缩。据此,我军调整了部署,三野命令东集团和中集团主力迅速展开追击,在郎溪、广德之间完成战役合围。战至4月29日,歼灭国民党5个军8万余人于郎溪、广德之间。5月3日,第7兵团占领杭州。5月4日—7日,西集团控制了义乌至东乡段400余千米的浙赣线,切断了国民党军两大集团的联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浙赣线组织防御、反击,夺回沿江阵地的企图。
第三阶段:攻占上海,歼灭国民党守军主力(5月12日—6月2日,历时22天)。郎溪、广德围歼战后,华东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只剩下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总部率主力8个军共20余万人退守上海。据此,我军进一步调整了部署。三野第七兵团向浙东、浙南进军,解放浙江全省;第八兵团继续担任南京、镇江等地的警备任务;第九、第十兵团共8个军围困上海。二野主力在浙赣线金华、东乡段休整,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的干涉,保障三野解放上海,另以一部向闽北、赣中地区进击,相机占领南昌。四野先遣兵团相机渡江占领武汉三镇,为四野尔后进军中南创造条件。
5月12日,三野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战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敌15万余人。5月17日,四野攻占武汉。5月22日,二野第四兵团占领南昌。6月2日,崇明岛解放。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郎溪旅游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郎溪旅游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