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婺源原是徽州地区的,不管方言,还是徽派建筑都是一脉相承,他们还想回归故里吗
  2. 江西婺源原是徽州地区的,不管方言,还是徽派建筑都是一脉相承,他们还想回归故里吗

    我要想讲三点

    第一点,难度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省界调整的问题,就太大太大了。要知道省界的调整涉及面广,是通着天的,没有最高层的批准,是根本不可能的→_→

    说到省界调整,至少有内蒙与黑龙江的加格达奇地区,以及河北廊坊的北三县问题,这些哪一个不比江西婺源县突出?他们都不动了,婺源县能动得了吗?

    第二点,徽州的主体问题。

    婺源县是徽州六县之一,他的传统的母亲是徽州。然而今天的徽州已经不存在了,叫黄山市。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划继承关系,但不能够完全划等号。让婺源回归,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徽州名称的回归问题没有解决呢?

    第三点,黄山归属问题。

    现在的黄山市,实际上管辖了五个古县的范围。徽州六县只余其四,除婺源划归江西,绩溪县划给了宣城市。黄山市还管辖了一个以前不属于徽州的县,就是现在黄山市黄山区,古代叫太平县,是属于宣州(宁国府)的,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

    如果要婺源回归,徽州六县仍然没齐,绩溪回不回?同时,你不能搞双重标准吧?太平也回归宣城?这一回归不要,把黄山带走了,这就麻烦大了。

    综合这些因素,婺源回归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社会,中国现代的行政区划格局是近代以来170多年逐步演化而成的,是以现代交通体系和工业格局作为基础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历史的倒车不可以重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对于故乡的历史有浓厚情节,但情节并不能取代现实。

    我觉得现在讨论该不该把婺源划回徽州,根本就是伪命题!现在还有徽州吗?如果安徽人真的认为徽州文化是安徽的重要文化内涵,那么怎么会把徽州整没了!还什么徽州一府六县?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那都是历史了!现在的婺源就是江西的!婺源在江西的治理下百业兴盛!这就是现实!尊重现实吧!

    说到婺源,我知道江西还有一块飞地在安徽,江西彭泽县杨梓镇双彭村王屋组,位于安徽东至县青山乡境内。一个小小村子,四面皆是安徽境,六七百年却誓死不做安徽人!婺源呢,为什么甘心并入江西?意味深长啊!

    我是土生土长的婺源人,回答这个问题,不代表别的婺源人想法。

    可能是从小受到爷爷的熏陶,在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年龄,他就和我们说:“我们是安徽人,可别忘了自己的故乡!”

    爷爷是纯粹在婺源被安徽管辖的年代长大的,他对徽州情节特别深,虽然在被婺源改制江西管辖的几十年后,依然恋恋不忘自己是安徽人。

    那时候我们刚上学,就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宁为安徽人,不做江西鬼!”我们还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但婺源曾为徽州的部分,从此,就根深蒂固地成为了脑海里不可忘却的一种徽州情节。

    九十年代的时候,犹记得第一次去屯溪坐火车,我们去饭馆吃饭,老板听说我们是婺源人,马上就说:“老家人来了!”态度特别热情,加上风俗大都相同,除了语言不同之外,就觉得在屯溪就和我们在县城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候的很多屯溪人根本没把我们当外省人!

    如今,徽州改名黄山,徽州这个当年曾经在中国大地,显赫一时的称谓,似乎已经被历史的洪流逐渐淹没了。

    婺源在江西的管辖之下,还算很好地保留了徽州特有的风格,没有被江西临近的地方所同化,这是幸运的。

    唯一的遗憾,随着改革开放 几十年过去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对于徽州这个名词,显得相当陌生,也丝毫表达不出那种像我们那一代人对徽州的亲切感。

    婺源也在这几十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经济和沿海发达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但在内地来说,还算一般,老百姓过得也算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对于想不想回安徽已经不重要了。

    况且,徽州都没了,婺源人真要回归的不是安徽这两个字,而是徽州,婺源曾经的老家!

    徽文化旅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徽文化旅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徽文化旅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徽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