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如何调养呢
谢邀!
什么叫胃下垂
所谓胃下垂,是指整个胃的位置下移。胃下垂的程度不一,其症状也不一样。有的人毫无症状;有的人进食后有饱胀、压迫的感觉,经常嗳气;也有人稍吃一点东西就有饱感,不能多吃。
因为胃下垂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诊断胃下垂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一般如胃小弯低于两侧髂嵴的连线,即可诊断为胃下垂。有经验的医生不用X线也可作出胃下垂的诊断。因为这种病人的胃下缘在脐以下,吃饱以后脐下面可隆起膨出,而脐上面原来胃所在的部位反而凹陷下去,并常可见到主动脉搏动。
调养要采取综合性的方法
1.加强身体锻炼: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力,对防治胃下垂是一种有益的措施。但应防止过分剧烈的运动。游泳、柔软体操、单杠、双杠等运动比较合适。也可进行简单易行的医疗体操和气功疗法。
2.用腹带和胃托来防止腹壁的松弛,维持一定的张力。
3.注意饮食和营养:选择富于动物蛋白质和脂肪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每天吃5-6次。进食后应有一段平卧时间。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要谨遵医嘱,对症治疗
健康学院开课中……
1. 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顾名思义,就是胃的位置比正常的位置降低,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
2. 胃下垂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胃下垂的人并非都有症状。常见的症状有胃部胀满或隐痛、食物不易消化排空、暖气、反酸、烧心、便秘、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迟钝、失眠、头昏、抑郁、头痛)等。
3. 什么检查能判断是不是胃下垂?
行钡餐检查(钡餐上消化道造影)才能看清胃下垂 ,一般情况下,胃镜无法明确诊断,特殊情况下可以行饮水后腹部 B 超定位检查诊断。
胃下垂的人做检查前必须空腹 8 小时以上,也就是前一天晚上进餐后不能在夜间及清晨进餐,因为空腹后吞服钡剂可以清晰的显示胃的轮廓,干扰较少,能降低因食物残留等导致的误诊发生。
4. 胃下垂需要怎么治疗?
轻度胃下垂患者只有轻度的腹胀、胃排空缓慢时,可以给予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吗丁啉等)口服治疗。
中度胃下垂患者需要口服药物的同时定期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定疾病是否好转。
重度胃下垂患者需要住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
目前对胃下垂肯定疗效的药物尚未发现。
5. 胃下垂有症状的病人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肉食、油脂不要吃得过多,粥吃得多了亦会引起胃胀。
餐后可散步,可在躺椅上午睡,保持大便通畅,每日解 1 次。
每餐不要吃得太饱,饭后 2~3 小时感到饿时,可再少吃一些食物。
晚上睡觉时宜将上半身托起 20°,以减少胃酸反流到食管和改善睡眠质量。
老人们常说,二十岁前人养胃,二十岁后胃养人。胃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但很多时候,胃又很容易被疾病缠身,譬如胃下垂,不仅影响了胃的健康,还会波及整个人体。
胃下垂的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饮食不化,腹部重坠,胃有振水声。一般认为,从胃下垂的症状表现来说,其应属“胃胀”、“胃痞”等病证的范畴。
中医学 认为,脾升胃降。脾气升清,才能使包括胃腑在内的内脏不至下垂。所以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即会发生胃下垂。由于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劳倦过度及久病虚弱脾胃虚损,均可致使中气不足、运化无力。
而中气不足,一则水谷精微化生无源,肌失所养,脏气虚衰,筋脉弛缓不收,升举无力,形成胃腑下垂;二则气机阻滞,纳运失职,谷反为滞,水反为湿,导致脘腹胀满、痞塞,水停心下。
总之,胃下垂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在于中气不足、升降无力,其标在于气机阻滞、湿滞痰饮。
胃下垂分为以下六型
肝郁脾虚型
胸胁、胃脘部疼痛,胀满不适,每遇情志不畅则加重,不思饮食,食后胃脘部胀甚,身困乏力,常伴有暖气、反酸、呃逆、大便稀溏等,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细。
胃肠停饮型
脘腹不适、胀满,胃中有振水音或水走肠间辘辘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或不欲饮水,或饮入易呕,或热饮不多,或脘腹喜暖喜按、背寒冷如掌大,或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或弦滑。
脾虚气陷型
脘腹胀满,饭后、站立或劳累加重,平卧减轻,食少纳呆,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头晕气短,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或有脱肛、阴挺、肾下垂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脾虚食滞型
胃脘部饱胀不适,纳呆食少,食后胀甚,稍微多食则难消化,嗳哕酸腐食臭,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动则汗出心悸,头晕目眩,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弱或滑。
脾虚瘀阻型
脘腹坠胀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白腻,脉沉涩或沉细。
脾胃虚寒型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预防食疗方
猪脾粥
将党参15克、桔红6克洗净,水煎取汁。再取粳米100克,洗净,猪脾1具,洗净切片后,共入药汁中,再加入生姜、葱白、清水各适量,煨炖至猪脾熟时即可。每日1次,空腹服食。
用治胃下垂,症见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消瘦。
羊骨粥
取羊脊骨1具,捣碎,与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约60分钟,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葱白煮熟取食。
每晨空腹服。适用于体虚、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芪豆羊肝汤
取黄芪15克,以布包好,与黑豆50克、洗净的羊肝1具,共炖至羊肝烂熟,去黄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汤中,酌加食盐略煮即可。日内2次分服,连服5-7日。可温中散寒、益气升提。用治脾胃虚寒、胃下垂。
该如何预防胃下垂
少食多餐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并且要细嚼慢咽,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减少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防止便秘
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如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缓解和消除便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胃气重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胃气重怎么办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