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压大的危害是什么
(2018年4月14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大家答疑解惑,若有帮助请点个赞吧!
腹压是由肋间肌、腹肌、膈肌、腹腔共同营造的一个内环境压力。引起腹压增大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引起腹压增大的内在因素:①长期慢性/急性咳嗽;②长期便秘,排便困难;③肝硬化腹水;④肠梗阻,梗阻后肠管扩张积气;⑤怀孕、分娩;⑥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⑦肥胖;⑧腹腔巨大肿瘤等。
引起腹压增大的外在因素:①重体力劳动,特别是需要长期弯腰再起立的工作,如装卸工、菜贩子等;②暴饮暴食,肠管、胃急剧扩张等。
腹压增大有什么危害?
形成腹股沟疝: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前列腺增生、便秘等最容易诱发此病。长期腹压高容易突破腹股沟区韧带,腹腔内的肠子往腹腔外突出,轻者反复腹股沟区胀痛,重者形成嵌顿疝并肠管坏死。
肛门脱垂:怀孕、分娩的腹腔压力非常高,常常会引起肛门脱垂,部分人可自行恢复、缓解,有些人则需要手术治疗。
心血管疾病:长期腹腔压力高,腹腔内的动脉、静脉受压,使得心脏的负荷加重,长期以往可诱发心力衰竭。
怎么改善腹压增高?
去除诱因:有慢性咳嗽者,需要戒烟!便秘患者需要找到引起便秘的原因并解决;长期重体力劳动者,需要降劳动强度。
治疗原发疾病:前列腺增生、便秘、肠梗阻、肿瘤、肥胖等,均可经过治疗改善!
★生命宝贵,不要等到病重了才懂得珍惜!及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甚佳!
★若大家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个赞吧!
医学上的腹腔内压力称之为腹内压,正常情况下为零或接近零,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表明0-10厘米水柱之间。
腹内压可分为四级:Ⅰ级:10-14mmHg,Ⅱ级15-24mmHg,Ⅲ级25-35mmHg,Ⅳ级>35mmHg。
各种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机械性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麻醉等因素均可影响肠功能恢复使腹内压增高,持续的腹内压增高可导致腹胀。
题主仅问询腹压大的危害,腹压大一般提示腹腔有器质性病变,至于怎样进行改善,应确定腹压大原因之后给予针对性防控措施。
腹压是个小坏蛋,盆腔和腹腔挨着的,腹部的压力很直接传给盆底肌。保护盆底肌,就要学会很好的跟腹压抗衡,避免一些动作中会出现的腹压。
1.提、抱重物有位产后妈妈说,月子里宝宝哭闹,她不分昼夜抱着孩子来回走,后来查出轻度子宫脱垂,刚生过孩子,体质虚弱,抱着孩子时间长了,虚弱的盆底肌显得毫无战斗力,当然容易脱垂了。建议大家不要提、抱超过20斤的物品。孩子大一点可以站在小板凳上再抱起。避免弯腰抱孩子,减少腹压和对腰的损伤。2.太胖也伤盆底肌生过孩子,一言不合就变胖。腹部的脂肪越多,腹压越大,就给盆底肌增加不少压力,膀胱和子宫移位,也容易出现漏尿。特别是如果血糖血脂异常,会导致盆底以及膀胱神经的损伤。其实跟怀孕是一个道理,身体长时间负重,重力直指盆底肌,肥胖者的脱垂几率大大增加。3.治好咳嗽咳嗽产生腹压,主要是由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长期咳嗽,对于盆底肌更是一种慢性损伤。当我们剧烈咳嗽时,如果盆底肌的二类肌较弱,反射作用变差,瞬间的腹压就会导致漏尿。加上患感冒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我们体质弱,盆底肌的状态也会不佳。把咳嗽治好,才更利于盆底肌的康复。4.避免便秘盆底肌功能障碍很怕遇到便秘。同时,脱垂、膨出又时常伴随便秘。当我们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对盆底肌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有子宫脱垂的女性在排便时,宫颈容易脱离出来。对于直肠膨出的宝妈来说,排便也是特别难受的过程。坐月子不吃蔬菜水果其实很不好,科学坐月子就要注意营养均衡,蔬菜水果是可以适量吃,避免便秘。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女人从当妈开始,就从此有了做不完的家务和操不完的心。从一个女孩到一个女人,盆底肌都在悄无声息地发挥它的功能,支持着女性重要的子宫及其他盆腔器官。还不快点跟着手机G动做盆底肌锻炼,治疗松弛脱垂,说了这么多,你还等什么呢?盆底肌保护着我们,我们也要学会保护它。保护盆底肌,从“减腹压”开始吧。
脱肛有什么办法治疗
脱肛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环形混合痔的痔核脱出,另一种就是直肠脱垂,这两种的治疗方法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应注意缩短排便时间,便后立即将脱出直肠复位,防止水肿、嵌顿。积极治疗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脱垂程度和手术治疗后复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腹压高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腹压高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