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高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血小板升高有很多原因,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还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除了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其他各种原因还有:长期应用激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手术药物的反应及结缔组织病等等。
当血小板升高450*10^9/L以上,需要行相关检查寻找病因,如感染指标、贫血指标、血涂片等,如果有相关指标异常,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急性期反应,如剧烈活动、哭闹、刺激、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升高,一过性的升高建议观察,定期复查,如果有临床表现就需要就医,如感染就需要抗感染,贫血需要纠正贫血、解除各种刺激因素等对症处理。
如没有上述临床表现及各种反应,建议行肝胆B超、自身免疫抗体、骨髓穿刺或相关基因进一步检查,如果是免疫性疾病、溶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就需要到专业风湿科、血液科就诊了。
所以楼主单单说血小板高,具体什么原因,升高多少,还是要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种血小板升高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建议到血液科查清楚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要积极和医生沟通,尤其是出现身体不适和异常的时候。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可能会有出血现象,病情越严重,出血现象越频繁,因此,发生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瘀斑,腹痛,血压下降,肢体麻木和偏瘫现象时,要尽早告知医护人员。
内脏出血或有血栓形成时,必须卧床休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次,服药期间,羟基脲多为此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用药,降低血小板数值,治疗效果多比较理想,但此病需长期用药,而长期口服羟基脲,难免会引起诸多副作用,比如可逆性白细胞降低,皮肤色素增加,斑丘疹样皮疹,紫色丘疹,指甲萎缩,口腔溃疡和胃肠道不适等。
因此,服药之余,密切观察自身状态,做好疾病的复查监测,并且加强皮肤护理,口腔清洁等等。
最后,饮食方面,病人患病期间,饮食要清淡,可以多喝些水,多是促使血小板减少,抑制血小板凝聚的食物,比如黑木耳,杏仁,海蜇,生姜等等,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新鲜果蔬。
血小板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细胞,它是从成熟的骨髓细胞上脱落下来,血小板显著的功能,就是具有凝血作用,虽然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总体来说比较少,但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血小板总值经常过高,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需要格外注意一下。
血小板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产生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过程中会定向分化,其中有一部分就会变成血小板,血小板在人体内的含量并不固定,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一般来说在300左右,如果超出这个数字太多,可能身体出现了炎症,应做一下检查。
血小板总数高说明出现了血液性疾病,但是具体原因只有做血液检查才能知道。人们血小板偶尔升高是很正常的,血小板升高除了会受疾病的影响以外,饮食不健康也会造成血小板变化,但血小板总数如果长期升高,就很有可能是疾病导致的,应该做一个血常规检查。
血小板过高的话,首先要检查血常规,排除技术因素的影响,因为在检查的过程中,很多细胞碎片、结晶物质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血小板计数,应该重新做一遍检查,同时血小板升高的人也应该向医生反映,自己身体近期是否出现出血状况,这会很大程度影响血小板的数值,导致其升高。
血小板数值并不恒定,在人体内很容易出现变化,只要不超过400,就没有严重问题,稍高一点是不用太担心的,很多人在验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血液浓缩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血小板升高,血小板总值只要不超过400,多喝水就可以了,注意休息,一般都能很快恢复。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很多患者在血常规检查时都会发现血小板升高,医学上定义的血小板增多为血小板计数超过400*10^9/L。针对血小板升高,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其病因,明确病因后,才能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血小板增高病因分两大类,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一)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的增多,同时可有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多次大于300*10^9/L。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常超过600*10^9/L,多数患者超过1000*10^9/L,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
(3) 骨髓纤维化早期: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该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后逐渐出现乏力、气短、心慌、盗汗、腹痛、骨痛等症状。早期血小板可增加,部分病人可达到10*10^11/L,病情进展到后期,血小板会逐渐减少。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因产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导致病人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相关症状,同时可伴有血小板的增多。
(二)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反应性血小板增多通常不超过500*10^9/L。
(1) 急性感染:某些急性感染,除了可以引起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以外,还可以引起血小板增高。通常感染得到控制后可恢复正常。
(2) 急性溶血:溶血性疾病也可引起血小板轻度升高,但此时大部分人的注意已经不会放在血小板上了,而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上了。
(3) 癌症患者:部分癌症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反应性增多。
血小板增多的病因复杂,专科性强,建议结合病情分析,及时就诊,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当病人血小板计数超过1X106/μl和存在出血或栓塞并发症时要给予治疗。然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的适应证尚不大明确的。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
①骨髓抑制性药物
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②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
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③血小板分离术
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④干扰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体检血小板偏高怎么办
如果化验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偏高一点,考虑也不一定有多大问题,有可能与喝水少,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偏高太多,还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小板增高的病因,然后再给予针对性治疗,目前建议多休息,多喝白开水,一周以后再去医院复查,看看再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血小板高了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血小板高了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