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有时低血糖怎么办
大家在为动态血糖仪成为我们的控糖伙伴欣喜若狂的同时,有没有同时带来种种烦恼?
有没有糖友发现血糖像坐了过山车,上蹿下跳,尤其是餐后,看着诡异的血糖自己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毫无规律可寻。
有没有糖友发现餐后1小时血糖怎么这么高?
有没有糖友发现,餐后3,4小时血糖怎么比餐后2小时血糖还高?
有没有糖友发现自己竟然有如此多的低血糖,有的餐后3,4小时低血糖,更诡异的是有的一边吃饭一边低血糖,餐后2,3小时血糖又直线飙升?
如果有上述情况,大家先不要着急,每个人情况不同,原因也不同,需要找到自己的特点与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大家来看看这个糖友的血糖曲线,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血糖高低起伏,尤其是餐后?
2.为什么用药方案不变,每天和每天的血糖曲线都不一样?不管是餐后还是空腹?
3.餐后血糖为什么有时候直线飙升,有时候缓慢爬升?
4.餐后高血糖为什么有时快降到低血糖,有时居高不下?
回顾刚才问题,大家有答案了吗?
1.为什么血糖高低起伏,尤其是餐后?
(1)血糖高低起伏是各种升降糖砝码失衡的结果,进餐是增加升糖砝码后动员内外援降糖砝码重新平衡天平的过程,血糖波动是正常,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减小波动。
(2)饮食是血糖最大的影响因素,除了水本身不升糖,其他都属于升糖砝码,即使水本身不升糖,但是水会影响胃肠道其他食物吸收速度,间接影响血糖,当消化不良时,喝点水,吸收能加快。
2.为什么用药方案不变,每天和每天的血糖曲线都不一样?不管是餐后还是空腹?
(1)院外与院内截然不同,儿童、成人、老人各自有自己特有的升降糖砝码,即使同一个人,每天和每天之间又有不同砝码,孩子上学、假期砝码不同;成人工作、休息、出差砝码不同;老年人在老家、子女家时,升降糖砝码也不同。
(2)血糖的变化具有联动效应,即使夜间睡觉不吃不喝不运动,但是晚餐大餐,睡前加餐,睡前补打胰岛素,睡前运动,都能持续影响到夜间血糖。而且凌晨有第一个升糖激素释放高峰,也是一个重要的升糖砝码。
3.餐后血糖为什么有时候直线飙升,有时候缓慢爬升?
(1)吃了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升糖快的食物,如粥、豆沙、果泥、奶茶等容易直线飙升;吃了升糖慢的食物,如肉食、坚果,血糖就会缓慢爬升。
(2)每个人胃肠道吸收快慢不同,吸收快的糖友容易有餐后1小时左右血糖飙升的烦恼,吸收慢的糖友容易有后高(餐后3,4小时后升)的烦恼。吸收慢的糖友不一定是胃轻瘫引起,而是自身特点,非糖友也是有的吸收快,有的吸收慢,吸收快的容易出现高尖波,吸收慢的即使吃个米饭,也可能出现餐后3,4个甚至更多的波。如图所示:
4.餐后高血糖为什么有时快降到低血糖,有时居高不下?
(1)假如喝粥、奶茶等引起的高血糖,由于这些食物吸收快,影响血糖时间短,在食物吸收完后,血糖容易直线下降;假如吃了大餐,蛋白、脂肪丰富,这些食物吸收慢,影响血糖时间长,血糖可能居高不下。
(2)血糖越好,胰岛素敏感性越好,血糖越容易走低;血糖越高,胰岛素敏感性越低,降糖越困难。
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及控糖技能,可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weitangr
恐怖[、恐惧、尖叫发生在凌晨5:15分
症状:双下肢酸软,少许虚汗,
检测:低血糖值:1.6mmol
处理:进食三小块动物饼干,一块糖醇桃酥,喝半杯茶水。5:39再测试血糖浓度:2.4mmol,再食四粒糖抄栗子。
分析:昨晚上与同事小聚,饮低度酒二两、食肉、菜品、丝瓜馅饺子🥟12个,饮茶水800ml.饭后补打胰岛素正常剂量。
此时6:00整,一切感觉良好。
这是半个月内发生的三次低血糖现象,也是连续两天都是凌晨发生的低糖现象。应该减少睡前胰岛素的摄入剂量了。
低血糖是不是饥饿造成的?应该怎样预防低血糖
感谢邀请。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也不仅仅是由于饥饿,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较低,无法充足供应给身体能量,才导致了低血糖。饥饿的时候身体可以分解之前储存下来的糖原(葡萄糖用不完的情况下会囤聚为糖原),糖原可以再次分解为葡萄糖供能,这种情况也不一定会造成低血糖,如果体内的糖原、葡萄糖均不足,身体大量分解分解效率较低的脂肪时,能量供应赶不上趟,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最有可能发生在餐前,也就是两餐之间的时候,这时候上一餐摄入的能量可能耗尽,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能量,葡萄糖供应不足,就可能发生低血糖。比如节食减肥的朋友,经常不好好吃三餐,极有可能遇到低血糖情况;另一部分低血糖很容易发生在糖友身上,糖友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或者药物干预来降糖,如果没有把准用量,量多了,胰岛素可能较多,降低血糖的速度太快,葡萄糖还没分解足够到血液中,就有可能造成低血糖。两餐之间,糖友也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最好是备一块糖果随时预防低血糖。
另外也可能是吃了过多甜食,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一些胰岛功能强的人,胰岛素浓度过高,短时间内导致血糖大幅下降,也可能低血糖,例如荔枝病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我们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3.9-6.1毫摩尔每升这个范围之内。如果低于3.9毫摩尔每升就会被认为血糖过低了;如果还伴有相应的症状或者体征,就会被定义为低血糖症。一旦发生了低血糖现象,就说明身体的健康状况出问题了。
低血糖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产生饥饿感,如果及时补充食物,就会消除低血糖现象。长期的饮食不足,特别是得了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就会诱发低血糖症。可见饥饿感既是低血糖发生的一种表现,也是低血糖发病的原因之一。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是不多的,因为人体会调动自身的血糖调控机制,在没有外源性血糖补充的情况下增加内源性的血糖来源。除非这些人罹患了严重的肝病、肾病、神经性厌食症或者罕见的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的胰腺肿瘤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低血糖现象的机会却是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要警惕血糖异常升高,更需要警惕血糖异常地降低,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造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现象发生的原因,大都与降糖药物过量使用有关,特别是胰岛素和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糖尿病患者过度饮酒、合并肾脏疾病等情况,也会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发生了低血糖,患者会出现心慌心悸、出虚汗、饥饿感、身体疲劳、面色苍白、烦躁焦虑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不清、视物模糊、晕厥昏迷的情况,不及时处理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过量服用降糖药会造成低血糖,饮食不规律和体力消耗过大也会造成低血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就要做到饮食规律、运动规律和用药规律,并且要经常监测一下血糖情况。这也是防止低血糖危害的主要措施。
一旦发生了低血糖症,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糕点和含糖饮料,大多数患者都会缓解;15分钟后测一下血糖,如果还低需要继续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还不达标,就需要及时送医治疗了。
有些人吃饭特别快,狼吞虎咽,好像饿鬼投胎,吃相很难看。这些人吃饭基本不怎么咀嚼,几乎是囫囵吞枣,随便咬两口就吞下肚子。往往等自己觉得饱了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是吃撑了——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低血糖。
我们每天三餐进食后,食物最终有三个结果:
(1)迅速转为血糖,并且一部分还转为糖原存储在肝脏。
(2)迅速转为能量ATP,你吃完饭是不是感觉很有劲有力气了?这就是能量的作用。
(3)转为脂肪,为何你越来越胖,因为你摄入过多的能量了。
糖原存储在肝脏,肝脏会一直缓慢释放肝糖原到血液中。血液中如果一直有血糖供应你就不会感觉饿,就不会没能量,所以每日三餐中间或者之后至少3-5小时不会饿。
但是低血糖的人,饭后血糖维持不了多久就又饿了,原因就是这个人先天肝脏存储肝糖原功能不足。假设人家一餐能存储一个大房间的肝糖原,他一餐只能存储一个小房间的肝糖原,这样没过多久血液中就没血糖来源了。一旦出现低血糖,如果没及时补充糖会晕倒。
而且,低血糖的人因为血糖低老是容易饿,所以吃饭狼吞虎咽,胃迅速被拉伸扩张。本来胃的大小是两个拳头那么大的,但胃容量可以扩张到60倍,时间久次数多胃就拉伸的像篮球那么大,所以这类人看起来还有将军肚。
对于低血糖,营养师建议从两方面做起:
第一、多吃一些低血糖指数类食物(比如杂粮)、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这样能够让血糖缓慢释放。平常饮食要规律,不能不吃饭就工作,随时准备一些有热量的食物,比如糖,巧克力之类的。
第二、平时配合修复、提高肝脏的营养,比如活性蛋白、B族维生素、三萜类和多糖类营养物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晚上低血糖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晚上低血糖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