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缩在一起怎么处理

一、保持水温稳定

1、原因:孔雀鱼出现缩尾缩鳍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水温变化太大,它们对外界的变化比较敏感。如果它们生活的水温骤然发生较大的变化,那么它们就会受到刺激,导致它们出现缩尾缩鳍的表现。

2、解决办法:饲养者要想简单的治疗孔雀鱼缩鳍的办法,可以先将水温保持在26℃左右,再使用加热棒,将水温保持在这个区间。等它们适应这个温度后,缩尾和缩鳍的情况就会缓解。

二、及时换水

1、原因:孔雀鱼缩尾缩鳍还有可能是水质太差导致,虽然它们可以在较差的水中生活,但水质太差就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它们出现缩尾和缩鳍的情况。

2、解决办法:饲养者需要立即换水,保持水质清洁。还要打开过滤器,并且清理滤材,避免细菌再次影响它们的身体。

三、使用高锰酸钾

1、原因:孔雀鱼缩尾缩鳍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如果投喂的食物中有细菌或受到外伤后没有及时治疗,都会导致它们出现缩尾和缩鳍的情况。

2、解决办法:饲养者需要先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病鱼进行清洗,再使用高锰酸钾对鱼缸进行消毒。这样可以避免细菌的滋生,也可以降低感染的几率。

孔雀鱼尾吧缩在一起叫缩尾用福尔马林消杀。孔雀鱼家庭养殖的人很多,目前孔雀鱼的品种有上百种,上手好养殖,孔雀鱼对水质水温求要宽松一些,繁殖能力强很容易爆缸,孔雀鱼因为好养所以养殖的人也多了,但是孔雀鱼最怕的是水质出现了问题,出现水霉病小鱼出现针尾,大鱼缩尾这时治疗不及时会团灭。这时要勤换水提高水温用福尔马林消杀,确保鱼儿健康。

孔雀鱼换水后缩尾沉底怎么回事

不适应水质和水温导致孔雀鱼感冒。

这个道理很简单,和人类一样,孔雀鱼在突然承受较大的温差情况下也是会感冒的,具体体现就是缩鳍,沉底,不爱动。

如果感冒了没有经过适当的治疗,然后就会引发水霉和白点,鱼儿身体不舒服就会缩鳍、趴缸,一般的这种情况要么是在运输途中或者是在鱼店中操作不慎,要么就是我们自己换水时没有注意温差,或者是碰到了恶劣天气温差过大没有适当的加温处理。

为什么我的孔雀鱼在生完小鱼以后,尾巴全都收缩起来了,都展不开了,请问什么原因

孔雀鱼会缩尾有几种可能:

1 可能是水质或者是温度有问题,孔雀鱼喜欢PH值是6.5---7.5之间的水,可接受水温是18---34度。过久没有换水或水质恶化。先换一半水,再观察一个星期左右。

2 鱼可能开始衰老了,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你从奸商处买到了比较老的孔雀鱼,养一段时间扣就会开始衰老了。

3 因为水温变化大,使鱼得了感冒,可以用2--3%的盐水浸泡鱼体10---20分钟左右,连用几天看看效果。 因为你的孔雀鱼刚生完小鱼,体质弱,所以会很容易得病。

孔雀鱼尾巴收缩后能恢复吗

这就要看是因为什么导致它收缩尾巴了。有的情况可以恢复,有的不可以。

孔雀鱼会缩尾有几种可能:

水质或者是温度有问题,孔雀鱼喜欢PH值是6,5---7,5之间的水,可接受水温是18---34度。过久没有换水或水质恶化就会使孔雀鱼烂尾。处理方法:先将鱼缸的水换一半,再观察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有好转就可以继续换水,一段时间后尾巴就会恢复。

水温变化大,使鱼得了感冒,也可能使孔雀鱼烂尾。处理方法:可以用2--3%的盐水浸泡鱼体10---20分钟左右,连用一段时间后孔雀鱼的尾巴就会恢复了。

鱼可能开始衰老了,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可能你从奸商处买到了比较老的孔雀鱼,养一段时间扣就会开始衰老了。这种情况孔雀鱼的尾巴是不可以恢复的。

扩展资料

发现有尾巴受伤的孔雀鱼,一定要单独饲养并且进行救治。防止其它健康的鱼儿受到感染,同时可以用孔雀石绿,甲基蓝等药物药浴病鱼,让孔雀鱼尽快的恢复健康。

导致孔雀鱼尾巴开叉的一些原因:

1,新买回家的孔雀鱼,不能好好的适应新的水环境,受到水质环境的影响就容易出现烂尾,容尾,烧尾,尾巴分叉的情况。

2,虽然孔雀鱼性格温顺,但在特殊时期鱼儿之间也会发生追逐,撕咬的情况。正是相互追逐撕咬,孔雀鱼的尾巴就容易出现分叉的情况。

3,导致孔雀鱼尾巴分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细菌。比如说孔雀鱼尾巴出现一个小口,而且又没有及时的处理伤口,导致鱼儿病情恶化,被水霉菌吸附上去,造成病菌感染,因此就会出现尾巴分叉的情况。

要防治孔雀鱼尾巴分叉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鱼缸的管理,定期的清洁鱼缸,同时要用适量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当然,消毒的方式和药物有很多种,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方法来给鱼缸消毒即可。

2,加强鱼缸过滤系统的控制,保持水环境稳定,当然还要定期的换水。在换水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持水质的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孔雀鱼缩尾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孔雀鱼缩尾怎么办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孔雀鱼尾巴缩在一起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