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课文时总是没看两遍就想背,结果背不出来就着急哭,怎么让他养成好的背诵习惯
我原来小时候是一段话先背一句,再背第二句,然后两句连起来背。以此类推。这样不容易忘记,还背的快。一口气把整段话背下来太吃力,要是忘记了还要从头背起。最重要的是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如果觉得有必要还可以在背完后再默写一遍,这一般是在背诵短文时后用
孩子上进心强是好事,受挫折多了可能心理受影响,及早改正是关键。背诵首先读熟,最好知道意思,便于前后联系。但整篇一起背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经验的人都是一部分一部分背的,有成就感,也容易,便于精力集中。段落较短就按段落背,较长就几句几句的背。然后串起来。哭泣时批评用处不大,要讲道理,告诉他,每个人都不能做到一下子就背下来,自己也不行,那些名人也是,他们为了牢记,也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诵,一直坚持几十年,才成就了自己,给他卖那些名人苦读的故事看,教育他以之为榜样,比如张溥抄七遍背诵的故事。他慢慢就克服了急躁心理。
孩子都这样,在孩子眼里背诵只是一项作业而已,家长过多地干预不一定是好事。
就好比你认为两遍孩子肯定背不下来,要求多读几遍一样,在孩子看来,你可能是对他满满的不信任,更别说三遍不行,你让他读四遍,四遍不行,让他读五遍,这样下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慢慢消磨,自认为是个笨孩子。
插一句,在学校,孩子爱攀比,别的孩子两遍就会了(也许是吹嘘),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所以,他说读两遍,你就让他读两遍,我也不相信他哪次两遍都不行。如果真的两遍背下来了,更要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上来了,有兴趣了,你就好讲条件了,――再背一遍好不好?
第二,两遍可以不改,但有的真的两遍是背不下来的。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打断他,一起分析原因:是不是内容太多了?以前两遍背四句,现在是八句了。那再就拆分一下,一次背四句。你看,虽说还是两遍,无形中变成四遍了。另外拆分背诵法也是很高效的。比一遍遍读完效果更好。
第二,孩子背不下来还可能是理解不透彻。那你就跟他讲明白,你多讲几次跟他多读几遍效果是一样的。
家长不是监工,适时地打断,拆分,两遍一循环,比机械地要求孩子一遍遍读,要好的多。
我家孩子背课文的过程是
1.预习时先付五到十遍课文
2.上课听老师分析课文,自己理解课文
3.回家用半小时左右背,如果课文长,就分段分句背。最后再串起来背两遍。
4.第二天早上起来再背一遍,看看有没有遗忘的。
这个过程下来,基本上课文就记牢了。
孩子多大了?可以给他讲讲记忆的原理。
记忆分两种: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一个储存系统,它将容量有限的信息保持约几秒钟。要把信息保持于工作记忆中,就必须要复述。复述非常重要,因为信息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转移到长时记忆中的可能性就越大。没有复述的信息在工作记忆中最多保持30秒,因为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这些信息就被其他信息挤出工作记忆而丢失。因此,学生学习新的、难的材料时,必须要复述。
工作记忆的容量是5~9个信息单元,也就是说,我们一般能记住5~9个独立事物。因此,为了记住更多的信息,我们必须要对信息加工,让信息之间关联起来。
长时记忆是我们记忆系统中能长时间保持信息的部分。有理论认为,我们能永久记住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只要能找到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的能力。长时记忆又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背课文属于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由相互联系的概念与关系在心理上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因此,如果新信息能跟以往信息网络相匹配,则新信息更容易记住。
讲了一堆原理,到具体的背课文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理解内容,尽可能了解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跟原先所学相对应起来;其次多读几遍再背。具体到这位小孩,第一次父母强迫他执行。先给他讲解背景知识或者其他相关知识,里面的生词难词等,然后让他读两遍,过1小时,再读两遍,过半个小时,让他读两遍后开始背。背也有诀窍,读一句背一句。等磕磕绊绊背出来,再读一遍,试着全文背,或者背1/3。等他成功之后就会应用这个方法了。我拿这个方法教过好几个小孩背课文,既好背也记得牢。
最后,我夸下自己,我可以读两遍然后背下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宝不出来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宝宝不出来怎么办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