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胃不疼,引起胃胀气吃什么药好?有一个月了
如果出现胃寒胃胀气,不痛的情况,一般提示可能是有胃部的疾病存在,大多跟胃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有关,治疗方面建议可以选择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配合促进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
“十个胃病九个寒”,如何驱赶体内的胃寒呢
寒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所以说胃寒是阳气不足的见证。阳虚寒凝,会出现胃腹隐痛,喜暖喜按,腹胀,呕吐,大便溏泄,厌食、畏寒、手足不温、面色萎黄等。
寒则热之,平素胃寒者饮食要注意尽量食用温胃阳的食物,如大枣、生姜、桂圆、核桃、莲子、羊肉、鱼类、辣椒、扁豆、糯米、青菜等。应忌食寒凉,包括冷食、冷饮和经过冷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肥腻难消化的食物。
温中祛寒是中医调理脏腑里寒的法则,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证。常用的药物有附子、干姜、吴茱萸、白术、肉豆蔻、草豆蔻、益智仁等。温中祛寒的代表方剂有理中丸、吴茱萸汤等。理中丸(汤)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专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吐、利、腹痛。胃痛可加草豆蔻、砂仁;呕吐加生姜、半夏;理中丸常用于脾胃虚寒的慢性胃炎。吴茱萸汤温中降逆,寒湿重可加陈皮、半夏燥湿止呕。吴茱萸汤常用于胃虚寒、呕吐重的慢性胃炎。
胃寒短时间内很难驱除,要坚持既治且养,在药物调理的同时严格注意饮食,才能慢慢恢复。
分享个身边亲人的案例。一个中医小方,调理好了我爸多年的胃寒,材料厨房就有。这个方子不仅对胃寒有用,对解决体寒怕冷、宫寒痛经等体寒问题,也非常有帮助。
大概从我爸40岁开始,胃病一直断断续续的发作,老胃病的症状他都有,主要有三点:
生冷一点都吃不了
夏天天气再热,爸也从不喝冰啤、冷饮,因为喝下去胃痛很容易发作。甚至凉菜、西瓜之类的生冷吃多了,也容易拉肚子和胃痛。
消化和吸收功能差,怎么吃都不长肉
我爸年轻时有130多斤,看起来甚至有点发福。但自从肠胃出了毛病,经常饭后腹胀,消化和吸收功能也有了问题,几年时间就瘦到了100斤上下。我妈着急,我也着急。
胃痛成了家常便饭
在我的印象中,我爸吃了辛辣胃痛,天气冷了胃痛,吃饭不按点儿也胃痛。他胃痛时捂着肚子,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蜷缩,看起来非常痛苦。现在回想起这段记忆,依然能刺痛我。
我爸的情况,让我对胃寒相关的信息非常关注。后来我到《养生杂志》工作,在采访一位中医药大学的老教授时,我和他聊起我爸的情况,他分享了一个治疗胃寒的小方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分享的一个小方: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和艾绒一起打烂,在睡觉时放小指甲盖面那么大一块到肚脐里,用橡皮贴封住就好了,在道家叫灸脐法。南怀瑾大师对肚脐贴的评价是:这是个真正的好方子,老年人和阳虚体寒的人、湿气重的人、心肾不交引起失眠的人很适合。
桂圆、花椒和艾绒在农村很常见,我妈就自己收集材料捣碎,给我爸做肚脐贴。第一天贴肚脐贴时,我爸说感觉肚脐周围有些温热,觉得很神奇。第二天一早,平时雷打不动蹲半小时厕所的老爸,几分钟就很流畅地排空了肚子。他跟我说,感觉很舒服。
当时,我爸感觉这肚脐贴可能是有作用的,就坚持贴。
后面几天,我爸的肚子开始咕噜噜的响,有时还拉肚子。我又找老教授咨询,老教授耐心跟我解释说,我爸的胃寒太久了,就好像结了一层冰,而肚脐贴是热性的,贴上就把这些冰融化了,其实是在排寒气。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是有效果的,要坚持贴。
事情已经过去五六年了,我爸以前吃完饭胃胀,吃了生冷拉肚子和胃痛,这些毛病几乎没有再犯过,身体也恢复到了120斤左右,比以前健康很多。也是久病成医,我爸一旦觉得胃有点不舒服,就会让我妈做肚脐贴。前段时间,我4岁的儿子大便前老是会肚子疼,我用肚脐贴给他贴了几次也好了。
最后,再跟大家讲一下几个注意事项:1.每天贴的时间要在8小时以内;2.贴三四天就间隔两天不贴,防止引起上火;3.排湿还可以贴上脚底的涌泉穴。
这真心是一个治疗胃寒的好方子,有类似症状的朋友可以试试。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食物的消化,气血津液的生成以及体内清浊的升降全赖于此。因此在脾胃运化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消化系统,轻则出现食欲减退、脘腹饱胀感,重则出现胃痛、胃溃疡及重度消化不良等。此外,当今社会出现得越来越多的肥胖体质也与脾胃的收纳代谢失调有关,最终导致水湿在体内的淤积而成。
脾胃虚寒 | 摩中脘
脾胃虚寒多因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
典型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手足不温,大便溏。其证要点为“隐痛”,因脾胃虚寒使运化迟缓,故胃痛隐隐,脾阳不振则四肢倦怠,虚则喜按,寒则喜暖,得温热则痛减。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及运化水谷,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为胃之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此穴是胃部气血聚集之所,最善于调理肠胃。亦为六腑之会,可健运脾胃,调理气机。适合用温热刺激,摩热、热灸均可。
中脘穴被称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特别是胃的精气都会汇聚于此,所以先摩热中脘穴,让胃先热起来。
摩热中脘穴的方法是先将双手搓热,停放在中脘穴处,然后在原地摩动,注意频率要快,范围要小,不要向下用力,而是快速在穴区表皮摩动,直到感觉穴位处发热,并且热力逐渐向下渗透为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胃寒胃胀气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胃寒胃胀气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