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该怎么办
- 胃里有气,按哪个穴位能排出来
-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肚脐往上 4 寸(4 寸即一横掌的位置)。
- 操作:仰卧位或站立位,按压时需要配合呼吸,用指端或掌根定位在中脘穴上,深吸气后开始缓慢吐气,同时垂直向下按压,感到酸痛或酸胀时保持约5-10秒,再松开按压的手指。2. 足三里穴
-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四横指(膝盖骨外侧端往下四横指的距离)、胫骨外侧缘一横指。
- 操作:每次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会有酸痛感觉,每次左右小腿各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揉15-20下。
- 位置: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指缝后约两横指处。
-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每次左右脚面各按揉5-8分钟,注意按压力度宜逐渐加重至耐受程度,以有酸胀痛感为佳。
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该怎么办
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是让人觉得十分尴尬的情况,该怎么办好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屁,屁又名“矢气”,是机体摄入的食物与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等)充分混合后,在肠道被产气细菌群分解所产生,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而排出体外的表现。
首先来了解一下屁,屁又名“矢气”,是机体摄入的食物与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等)充分混合后,在肠道被产气细菌群分解所产生,由于肛门括约肌的作用而排出体外的表现。
少量少次放屁是机体肠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一种表现,但若一直不放屁、放屁过多或放屁气味太臭都是机体消化系统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
《2012国民肠道健康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近95%的人存在肠道问题,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要考虑肠道健康问题,肠被誉为“第二大脑”,它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机体通过食物获取的营养物质99%通过肠道吸收)和排污厂(机体代谢产生的垃圾80%通过肠道排出),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机体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肠道不健康会导致营养不良、皮肤问题、情绪异常以及免疫力低下,不干预调理甚至增加罹患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该怎么办呢?要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
- 总放屁但大便拉不出来该怎么办呢?要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
首先建议到医院做肠镜检查,排除罹患肠道疾患的可能。
其次合理膳食是肠道健康的根本,餐次(早餐30%、午餐40%、晚餐30%)要合理,食物种类要多样,避免食用刺激、寒凉、油腻及产气的食物,如特别辣的辣椒、冰淇淋、炸鸡、红薯、南瓜、豆浆等,注意补充水分及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及益生菌的食物,如柑橘、香蕉、苹果、甜菜、苜蓿、洋葱、酸奶等。
此外要注意合理的运动,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促进机体代谢,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利于排便的运动,如揉肚子(如图示按照肠道通行的方向)、拍打大肠经等。
- 此外要注意合理的运动,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促进机体代谢,还可以做一些局部的利于排便的运动,如揉肚子(如图示按照肠道通行的方向)、拍打大肠经等。
另外针对于便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去厕所尝试,但千万不可久坐。
【薇健康】问答内容原创不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感谢邀请。
总放屁,大便拉不出来,排便困难也是一种便秘的症状,便秘也是很多朋友常有的一种症状,那么遇排便困难的情况如何处理好呢?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便秘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实际上每分每秒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便秘,并不是只有你一人,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每个人都曾经出现过,所以如果是偶尔的便秘不要过于忧虑紧张,放松心态反而更容易缓解。紧张和忧虑的情绪可能会造成肌肉敏感,无法很好地感知便意,反而容易错过便意,加深便秘。
当然,如果是因为肠胃道疾病而造成的便秘,如结肠炎,或身体虚也会便秘,最好是及时就医,不要耽误。
大便干燥的朋友当然是要注意水分的补充,食物残渣如果没有及时排除,被储存在大肠中,大肠会反复吸收其中的水分, 它们变得越来越质密,越来越硬结,补充水分能够为食物残渣增加一些水分,不至于太快就变得硬结难排。
缓解便秘的得力助手就是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大量吸水,让食物变得像胶质一样,同时也能够为食物残渣保留更多水分,让它们柔软而不易硬结,水溶性膳食纤维也有助于让肠腔充满,而加速肠胃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辅助排便,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如果蔬,薯类食物等;
其次还有不溶性膳食纤维,补充一些也是有好处的,它们能增加食物残渣体积,也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加便意,也有助酥松残渣,利于排便,一些粗粮杂豆,糙米等食物中富含。
另外要注意的是饮食尽量清淡一些,有时过于油腻,高脂高热的食物可能会增加胃肠的消化时间,让我们错过排便最佳时间,错过便意,让食物残渣变得质密难以排出。吃得口味过重,过度辛辣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辛辣刺痛肠道括约肌,排便引起肛门红肿刺痛而排便困难。
当然,缓解便秘离不开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增强便意。饭后可以多走动走动,每日规律性地运动一段时间,有助于提高便意,让难以排出的食物残渣冲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固定时间排便有利于增强便意,在某个时间段胃肠习惯性蠕动,更有利于大便排出。
最好的是在早晨7~8点,这段时间是大肠经当令蠕动频繁,更容易产生便意而排便,但即使不在早晨排便也需要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否则错过便意就很难保证下一次也能顺利排便,因为食物残渣长时间储存,必定会硬结而失水。
如果是总放屁但是却没有明显的大便拉出,很有可能是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饮食上的一些关系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
肠炎。出现放屁但是没有大便,最常见的就是肠炎引起的,因为肠道中如果是出现了一些致病菌,就有可能会对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影响正常大便的成型,所以有可能会出现异常的一些排气,但是却大便拉不出来。
消化功能紊乱。比如如果是因为身体状态的一些变化引起的一些胃部消化液分泌或者是胆汁其它消化液的分泌不足,就有可能会对消化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引起胃肠道蠕动的减缓,有可能会增加一些气体的形成,也有可能会大便拉不出来。
便秘。比如如果是胃肠道功能的一些减退引起的便秘,很容易会出现放屁但是大便拉不出来的现象,并且与饮食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平时饮食上如果吃得过于油腻太干的食物吃的过多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症状。
缺乏运动。如果是吃东西之后不能适当的活动活动,胃肠道的蠕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的。
如果身体没有什么其他的明显不适,一般平时的时候适当的活动活动,比如说饭后可以散散步,并且在饮食上适当调整一下,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多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应该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医院检查和处理。
胃里有气,按哪个穴位能排出来
胃里有气,按哪个穴位能排出来
您好,微医君来为您解答。
胃胀气是指胃内积存太多的气体,出现胀痛、压力及不适等症状,多由消化不良引起。中医学认为,胃胀气多因胃病日久,脾胃失健,或湿浊痰瘀内蕴,阻滞气机所致。通过按揉穴位,不仅可以健运脾胃,还能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改善胃胀气引起的不适。那么,当胃胀气时,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快速缓解呢?
1. 中脘穴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是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又名“胃脘”、“太仓”。是治疗消化系统常用穴,有和胃气、消食积、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按揉中脘穴可促进胃酸分泌消化食物,还可畅通胃肠积气,缓解腹胀。
-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是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又名“胃脘”、“太仓”。是治疗消化系统常用穴,有和胃气、消食积、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按揉中脘穴可促进胃酸分泌消化食物,还可畅通胃肠积气,缓解腹胀。
主治病证:腹胀、腹泻、腹痛、腹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吞酸、呕吐、呃逆、便秘、黄疸等胃肠病证;头痛、失眠、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
2. 足三里穴
是强壮全身的重要穴位,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的第一大要穴,有健脾胃、燥脾湿、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病保健的作用。按揉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胃部闷胀感。
- 是强壮全身的重要穴位,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的第一大要穴,有健脾胃、燥脾湿、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病保健的作用。按揉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胃部闷胀感。
主治病证:胃肠病证,如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等;下肢痿痹、膝痛、脚气等;神志病,如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诸证,如虚劳赢瘦,水肿;咳嗽气喘,心悸气短等。
3. 太冲穴
属足厥阴肝经,有疏肝理气,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清利头目的作用。
- 属足厥阴肝经,有疏肝理气,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清利头目的作用。
主治病证:腹胀、呕逆、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胃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滞产等妇产科病证;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等。
此外,在按揉穴位的同时,配合一些腹部的推拿按摩手法,缓解胃胀气的效果会更好。
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胀气、消化不良,一般顺时针按摩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每天5到10分钟,称之为摩腹揉脐,可以健运脾胃,通畅肠腑;
情志抑郁或焦虑或精神紧张引起的胃胀气,在配合点按脚上太冲穴的同时,采用由上到下沿胸腹部的胁肋方向,持续摩擦两胁肋部,可以疏肝理气,进而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
微医君温馨提示:如果经常胃胀气,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同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更多健康知识等你来微医了解】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气排不出来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气排不出来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