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哺乳后有吐奶现象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很正常的,但是有的宝宝吐奶严重,妈妈们会很紧张。我家大宝从来没有吐过奶,我那时候也没有给她拍咯。可是到了二宝,月嫂伺候的月子,每次喂完奶她都会帮忙拍咯,二宝却是吃了就会吐,有时候吐的很多,我都觉得很怕。甚至有一次吐的奶里面有血丝。吓得我们赶快带着二宝去医院。医生只是说观察,如果孩子吃好睡好是没什么问题的。后来孩子也没什么,还是吐奶,每次还要拍咯。吐奶的孩子家长看护一定要倍加小心,宝宝身边不能离人,防止宝宝呛奶。还有吐奶的宝宝让他躺着的时候尤其是睡觉时要右侧卧,防止吐奶回流和呛奶。
我家二宝虽然吐奶,但是长得很快,四十二天检查时比出生时长了三斤六两。通过观察大宝二宝不同,我觉得吐奶的孩子普遍吃奶快,急。而且吃的多。吃的快了吸入的空气就多了,就算拍咯有时候也不能把空气全拍出来,所以吐奶。所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新手妈妈们不要紧张。
还有一种吐奶是必须上医院的,就是呈喷射状大量往外喷射,而且喷的很高,孩子伴有哭闹,发烧等症状,这可能是脑部疾病必须去医院。还有像我家二宝那样奶里伴有血丝或血块的也必须去医院检查。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那么究竟新生儿吐奶怎么办?要是新生儿吐奶严重又要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掌握好喂奶的时间间隔
一般而言,宝宝从半个月大时开始吐奶,一般在两个月大时最严重,三个月大后慢慢减少吐奶的次数,宝宝半岁后吐奶现象就很少了。新生儿吐奶有些是喝太多的奶了,宝宝会将多余的分量吐掉,有些是把喝入胃里的空气排出来的时候带了奶出来。
通常,乳汁在婴儿胃内排空的时间约为3—4小时,因此每隔3—4小时喂奶一次较为合理。如果婴儿吃奶过于频繁,上一餐吃进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内没有消化,必然影响下一餐的进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饱胀,就会引起吐奶。
2要注意喂奶的姿势
适宜的喂奶姿势可有效地防治新生儿吐奶。有的妈妈喜欢躺着喂奶,即母婴双方面对面侧卧哺乳。采用这种姿势喂奶,宝宝吐奶的可能性比较大。若妈妈抱起宝宝喂奶,宝宝吐奶的机会就减少。怀抱的宝宝身体倾斜,胃与肠段的接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排空。宝宝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起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
3哺乳后应该竖直抱起宝宝
哺乳后应该竖直抱起宝宝,让TA趴在妈妈肩头,用手轻拍他的背部,让那些随吸奶吞入的空气排出而打嗝。宝宝打完嗝,胃中气体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4注意新生儿吃饱后躺着的姿势
通常,宝宝多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这样极易引起宝宝吐奶。为了防止吐奶,应先右侧卧位,后背垫小枕。经观察无吐奶现象后再让宝宝仰卧。
对于新妈妈来说就,哺乳后孩子吐奶就会让我们手足无措。
吐奶的原因:
这是因为宝宝在吮吸乳汁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这样一来胃里的空气就会沿着食道上涌造成吐奶。
如何应对:
哺乳后,或喂奶中当婴儿停下来休息时,给她一个打嗝的机会,将吞下的气体排出。如果半分钟后,仍未打嗝,不必再等,说明这次喂奶,他可能不需要排出吞下的气体。
预防吐奶方法指导:
(1)新生儿
可让其靠在大人一侧肩膀上,轻拍背部;或把婴儿抱坐在膝上,让他向前倾,用手在下巴处扶住他的头。他很可能还会吐出一些奶液,也就是常说的溢奶。因此,在附近要放备用毛巾或者比较柔软的纸巾。
(2)较大点的婴儿
3个月大的婴儿可坐在大人的膝上或手臂上并轻轻摇动,与此同时轻拍宝宝的背部,这样可帮助宝宝排出吞下的气体。
(3)任何大小的婴儿
让婴儿面向下横躺在大人的膝上或手臂上,轻轻地、有节奏地拍或搓婴儿的背部,这样可帮助婴儿排出气体。
新生儿哺乳后有吐奶现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要少食多餐,给新生儿哺乳的时候要注意每次不要喂得太饱,太饱的话,宝宝也容易发生吐奶。宝妈们在给宝宝哺乳的时候要注意在合适的时机给宝宝哺乳。
2.不要再宝宝哭闹或是饥饿的状态下给宝宝哺乳,这样也容易会出现吐奶现象。新生儿喂母乳时发生吐奶的时候,要立即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将其口中的奶液清理干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免奶液到呼吸道,引起窒息的危险宝宝喂完奶后,放入床上的时候,注意宝宝的胃部不要被一些物体压到,如果压到的话,宝宝也会出现吐奶现象。
3.每次喂宝宝母乳的时候,不要让宝宝立即平躺在床上,而是应该先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轻轻的拍打宝宝的后背,帮助宝宝把胃里的空气排出,以免宝宝在打嗝时候,吐奶。
宝宝吐奶是什么原因?怎样缓解?
您好,我是菡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4个月的宝宝,出现吐奶的情况,首先要区分时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
宝宝病理性吐奶时,看着比较痛苦,呕吐物带有奶块并伴随着酸味;生理性吐奶一般是新鲜的奈叶。
一般情况下,宝宝吐奶都是生理性吐奶,尤其是6个月内的宝宝。这是因为新生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宝宝的贲门括约肌还是较为松弛的状态。
4个月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完善,贲门的肌肉张力比较低,而贲门的肌肉张力是控制胃和喉咙的大门。肌肉张力高,门关的紧,好近难出;肌肉张力低,门关不紧,胃里的东西稍过多,就容易挤开那扇大门。奶水破门而出后,就会回流到喉咙或嘴巴里,从宝宝的嘴巴里吐出来。
另外,新生儿的胃是横着的,不像大人是竖着的,这样胃的容量就会变小,不能存太多食物,还容易挤出贲门外,回流到喉咙。
宝宝在吃奶后平躺或吃奶量过多最容易出现吐奶的情况。若偶尔吐一次,一般不用担心;若经常吐或一吃就吐的话,那宝妈就要注意了,并仔细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变化,实在不行,尽快带宝宝看医生。
如果家长在喂养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还是可以有效预防宝宝吐奶的。
1、按需喂养
一般情况下,妈妈给宝宝喂奶都是一哭就喂,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喂养过度,喂过度喂养是宝宝吐奶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宝宝身体自身的原因,胃容量小,放不下过多的奶水,若之前的奶水没有完全消化,那就很容易吐出来。
在喂养宝宝的过程重,要讲究按需喂养。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胃部消化时间是2小时,如果宝宝在吃完奶的2个小时内哭闹,应该先考虑宝宝是否尿了、拉了、热了等,而不是一哭就喂奶。当宝宝哭闹时,应该先找原因,而不是喂奶。
2、喂奶姿势
一些妈妈给宝宝喂奶时,经常是怎么方便怎么喂。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直接汤床上喂,而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置的,平躺着给宝宝喂奶,奶水很难直接流进胃里。而且妈妈的喂养姿势不对,宝宝吃奶时很容易吸入空气,从而引起吐奶。
若是妈妈平躺着喂奶,最好让宝宝枕在妈妈的胳膊上或枕在枕头上,或妈妈用斜位喂奶。只有宝宝的身体呈倾斜状时,奶水才能畅通无阻的流进胃里。
3、吸入空气
有的宝宝因吃奶时的方法不对,容易吸进空气,从而引起吐奶。
宝宝吃奶时,母乳的宝宝要含住大部分乳晕;吃奶瓶的宝宝,要含住整个奶嘴,且要用适合月龄宝宝的奶嘴,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宝宝吃奶时吸入空气。
另外,性急的宝宝吃奶时容易猛吸,这样最容易吸入空气,所以妈妈喂奶时,要按宝宝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喂奶时间。
宝宝吃完奶后,一定要记得拍嗝,将不小心吸到肚子里的空气给拍出来。给宝宝拍嗝时,妈妈竖抱宝宝,手呈空心状,在宝宝后背轻拍,直到听见宝宝打嗝的声音即可停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婴幼儿吐奶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婴幼儿吐奶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