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到底好在哪里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沅江水四通八达连接着武冈,送你离开没有感到悲伤。

两地青山同样的云雨,一轮明月两地共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组诗是说两地的青山漂浮的白云和沐浴的雨露是相同的。两地共享的不也是一轮明月吗?这样一句肯定,一句反问,更加重了送行的情义,显得独特新颖,出奇制胜。这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送行诗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所作,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短短的二十八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在送行诗中也是一首杰作,显示了作者的创作功力和与众不同,受到后人的青睐。

王昌龄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到底好在哪里 - 句子网

关于太阳的伤感诗句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其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王风》

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4、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秦观《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

5、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晏几道《减字木兰花·长亭晚送》

6、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7、楼外夕阳闲。独自凭阑。一重水隔一重山。水阔山高人不见,有泪无言。——欧阳修《浪淘沙·万恨苦绵绵》

8、独倚夕阳楼。双帆何处舟。——陈允平《菩萨蛮·杏花枝上莺声嫩》

9、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辛弃疾《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10、孤蝶弄秋色,乱鸦啼夕阳。——陆游《即事》

青山一道,风雨同担下一句

青山一道同风雨下句是明月何曾是两乡。

出自古诗《送柴侍御》。

《送柴侍御》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作者贬龙标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作者却宽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因而没有一般送别诗通常所流露出的那种缠绵悱恻的情绪,确是构思新颖,别具一格,蕴含深刻,更见情深。

1、“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是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给日本的一个诗句,没有下一句。

2、“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出自于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译文: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离开没有感到悲伤。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浮世梦中梦,布衣材不材,弹侠狂歌莫浪猜;埋,愚贤何用哉,青山在,月明归去来的翻

乱世中(浮世)梦想被抛弃(梦只能在梦中),人才被掩埋(布衣,材通才)在平凡之中,才华施展没人懂欣赏;算了吧,愚蠢和贤者没有在应该在的位置,青山一直在,隐居着月升月落的日子(与日升日落相对比更有怀才不遇的伤感)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全文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这句话出自唐朝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白话翻译: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王昌龄的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到底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