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学生心态浮躁,怎么解决
首先恭喜你,说明你的孩子明年期末考试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关注度有了,目标清楚,接下来就是方式方法了。
1,对于孩子来说,期末考试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年终考核,直接关系到他们假期生活质量。紧张是在所难免的,对成年人来说,我们也会紧张。这个时候,情绪疏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家长教育孩子在面对高压下的自我缓解的一个好时机。
2,作为家长,尽量减少和孩子讨论期末考试的话题,可以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在高压下的缓解情绪的方法,或是聊聊生活,音乐,文化方面的事情!
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成绩好与坏不是这点时间可以补上的,反而轻松一下,也许可以超常发挥。
3,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学习只是一方面的事情,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将来的路还长,有一个健全的心理素质才是对他终身受益的本领。
这个问题大人不好回答,我16岁的女儿说,最好找一个高年级学生跟孩子谈谈,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女儿说,大人想说的话,我们都懂,你们说了我们也听不进去,也起不到作用。
面对考试,孩子们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大多属于正常现象,除非那种经过各方面专业训练的孩子。而且孩子们能够亲身体会这种面对压力时的内心波动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一件好事,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
1、父母首先要做到的
当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时,父母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担心和焦虑,因为你是孩子的依靠也是成人,如果你们比孩子还焦躁,那么孩子无意中感受到的、吸收到的也都是相同的情绪,会增加孩子的情绪激烈程度。所以父母首先需要调整自己。这是从情绪上来说。
其实对于孩子面对考试压力出现的各种问题,父母也是有一定责任的。除了学校中的老师无意中通过语言行为等一直在强化孩子们对于考试结果的重视之外,我相信父母们在家也是时常做这样的强化,所以在孩子们的大脑意识中,也会特别在意考试的结果。然而很少有孩子能够对于考试做客观全方位的看待。比如考试成绩的结果到底有多少因素在其中起着作用,比如对于学习其实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会更加重要,比如日常中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态度等。
如果孩子们日常的功课、习惯、态度等都做到了位,自然也就会减少对于考试结果的焦虑。所以父母是否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进行了适当的引导,而不止是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结果上呢?
2、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做的
既然现在情况已经是这样了,那么就说说现在父母可以做点什么吧。
比如考前和孩子聊聊关于考试,关于学习,要让孩子对于这些内容的了解尽可能全面、长远,特别是提醒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也不一定考试的结果就能代表孩子这个学期的努力程度,毕竟有太多的功夫是需要下在平日里的等等,让孩子能够尽可能客观地认识考试,其实很多孩子的焦虑就是来源于对于未知事物的失控状态,一旦有了一个全局的概念也就会放松很多。
比如父母需要真实表达下自己对于孩子考试结果的看法,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于考试结果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然父母说到就要做到,不能两张皮。孩子知道了结果也就不会过于担心如果考不好该如何向父母交代了。
比如以上内容都达成一致后,父母就是帮助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放松、保证营养供给的家庭环境就好。不要因为大家都烦躁就冲着孩子嚷嚷或者夫妻争执,父母需要知道家庭环境的和谐稳定对于孩子的学业和情绪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比如在考试前尽量不要改变家庭中的日常,尽量保持日常的状态是最好的,这样对于孩子已经形成的作息习惯是非常有利的,最起码不会被打乱导致大脑需要精力来维持平衡。也就是说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更利于孩子们的专注力。
3、孩子自己需要做的
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年龄有多大,如果已经是半大孩子了,就需要孩子自己学着去做一定的调整,而不能总是依赖父母的帮助,父母的帮助和引导也只能限于小学及之前的孩子们。父母也需要尽量早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搞定自己的事。否则未来的未来都是问题。
孩子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考前状态以及日常的学习状态,比如你需要知道自己每次考试前睡眠是否好、吃饭如何、大脑的运行速度如何、紧张的表现具体有哪些,因为每个人的紧张表现都不相同,是否每天有定量的运动等,关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用脑习惯等是否足够健康。
当然对于自己的了解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也是需要每一次的经验逐步总结的,但具体的感受和应对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有意识地完成的。
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在意的事一定有心理的波动,所以大家都一样,不过只要每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后悔了,那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关于人生自己的课还是需要自己来修的,而且越早越好!
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欢迎点击关注【旮旯里的神仙洞】,专注个体成长研究,更多原创作品等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