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喜欢晚上一个人喝上几两白酒,然后睡个美觉,这种人应该是什么心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喝酒睡觉美哉!这是古人最惬意的方式。那么,放到当今社会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一、心胸豁达的心态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应该就是描述的这种人,面对当今社会无比巨大的压力,能惬意的吃饭和睡觉已经是心态上了一个层次。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工作压力熬成了地中海;殊不知多少人为了生计熬的茶饭不吃;殊不知多少人为了大龄巨婴的儿女操碎了心。又有多少人为了小事酿成人间惨剧?重庆公交坠桥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学校持刀伤人事件。哪一件事不是当事人心胸的狭隘?不是对社会的不满的分裂人格?不是比周瑜还小的心胸?
二、知足常乐的心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心理疾病。一杯酒,一美觉,就把俗世抛的远远的,试问有几人能做到?我们不能嘲笑这种人与世无争,恰好相反的是面对这样浮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多少家庭悲剧、妻离子散都是由于不知足产生的?为了追求权力的巅峰;为了追求金钱至上;为了追求美女如云。有多少人抛妻弃子、六亲不认,我们缺乏的就是这小酒、美觉的心态。
三、活在当下的心态
活在当下,这是一个说起来轻松做起来比较困难的命题,但凡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如同侠客一般潇洒自由,任他刀光剑影,我自岿然不动。多少人因为畏惧将来而毁掉了前程?又有多少人放不下过往而念念不忘?
一杯酒,一顿美觉,放下,自在。
我每天晚上要喝三四两白酒的习惯,是从十几年前开始的,我下岗自己开店,那年生意刚刚有点起色,大女儿读初三就要中考,前妻出轨了,一开始我就察觉了,为了不影响孩子,我只能忍了,每天把自己灌醉了才能睡着,所幸我的隐忍是值得的,丫头中考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级中学,在她的努力下,三年后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得知丫头录取的消息,我嚎啕大哭,多少心酸,多少压力都随着我的热泪流淌,值得了,真的值得了!后遗症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喝酒才能入睡,恐怕这个习惯很难改了。
喜欢喝酒的人不仅仅是和大家一起喝,而且也喜欢自己喝。而且真正喜欢喝酒的人,即使没有下酒的菜,也喜欢自己喝上几杯。这样的一群人,其实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我们经常说喝酒要恰到好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喜欢喝酒,喝酒有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应酬,更是一种心情。这就是说有的人喜欢晚上一个人喝几两白酒,然后喝完以后就睡觉。有一个亲戚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将近20年了,他自己一个人喝也喝不醉。对于酒的要求也不高,基本上也就是10多块钱一瓶酒。所以家里的孩子对他也比较支持。因为老人平时没有其他的爱好,就是喝喜欢喝一点酒。其实喝酒关键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的话,可能是多喝几杯也喝不醉。如果是心情不好的话,自己一个人喝闷酒,那很容易醉,而且醉酒对身体不好。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如果喝酒喝到恰到好处的话,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其实真正喜欢一个人喝点小酒的人,一般情况下是属于那种性格比较开朗,而且比较豁达的人,平时也不斤斤计较,也不在乎那么多,喜欢追求生活当中的点滴快乐。这样的人一般来说心态比较好,而且这样的习惯也不错。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说身体健康的话,这样的习惯是可以,如果说有血压高等其他情况的话最好是少喝或者是不喝。这要看个人的身体情况了。
人到中年,没时间。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偶尔朋友小聚一下……感觉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唯独孩子家人睡下了以后才能静下来。自己喝点挺好的,发发呆或者看个电影。想想这一天,充实!
晚上一个人喝几两,睡个美觉,这形容太恰当不过了!他不是一群人在一起的觥筹交错,往来应酬,也不是独自一人回到家中的闷闷不乐,苦酒萦喉。不喧闹,不放纵,不幽独,不凄苦。这是一种啥心态呢?放松、安宁、喜乐、平静。啥都可以想,更可以啥都不想!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盘串儿,撸狗,皆可。是浊浊俗世中少有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特别是当酒意上涌,头脑发晕,双目迷离,这几两酒就如同柔曼的轻纱,将一切起伏的心情、活跃思绪全部熨贴,只剩飘然入眠的轻喜。一个美觉,再合适不过了……理性上讲,喝酒不算什么好习惯,可是酒能做药,疗我心伤,解我心乏,慰我心忧,赠我无梦入眠,岂不乐哉!
“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样的人生态度是对是错
错,这样人是对亲人和自己,不负责任态度,我们村马二就是这样人,他挣了钱,就大吃大喝,用他的话,我也没媳妇,没儿女,我不吃不喝干啥。
别人劝他,你得留些过河钱,人吃五谷杂粮,都有闹病时候,马二说,得病就挺死。
冬天到了,你说在东北,得买煤和柴火,这先生,一到冬天,晚上上别家柴垛偷柴,烧炕,白天死皮赖脸,到亲戚家,挨家蹭饭,都把别人烦坏了。
就这样身体能不得病吗,有天晚上,他肚子疼得嗷嗷叫唤,他弟给送到医院,为他垫了药费,等他好了,让弟媳连损在骂他。
从此马二,知道攒钱了,他有钱,再也不胡吃海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