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五六年级的古诗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诗句解释
原文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释:
【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再往后看诗的最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三句承前面的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整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的【望】字,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城市万家灯火诗句
《上元戏呈贡父》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
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
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
年代: 近代 作者: 宁调元
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
我来不胜丘山感,对此难消迟暮情。
狺犬靦颜喧上座,沐猴作态误苍生。
酒阑重忆十年事,忽动热潮憾未平。
描写城市万家灯火的诗句有:
《满庭芳·千里旌麾》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千里旌麾,万家灯火,晓来气霭佳瑞。
《上元戏呈贡父》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年代: 近代 作者: 宁调元——江水南流夜有声,万家灯火夹江明。
《和朱给事上元早雪》年代: 宋 作者: 李复——万家灯火方行乐,九陌轮蹄肯放闲。
《元夕》年代: 宋 作者: 邵伯温——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
和兖弟与梁况之学士同作四绝句·右二首并和》年代: 宋 作者: 苏颂——湖上归时暮气侵,松香花露拂巾簪。万家灯火沙河里,月色相和廓暝阴。
《元夕同友街游》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月韵梅梢漏未央,缓寻梦境小相羊。万家灯火天无夜,十里绮罗风自香。
《中书程先生委校勘春秋分纪大参李雁湖文集因》年代: 宋 作者: 曾由基——雪柳梢头闹玉梅,万家灯火月楼台,校雠幸不开天上,省得扶藜太乙来。
《真定怀古》年代: 元 作者: 陈孚——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陈克桥——北桥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万家灯火照溪明。
两边两座山中间一条小河的古诗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