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就是当你的追求得以实现,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是农村人,我的最大幸福就是送三个孩子上大学学习。
在那八十,九十年代,没有九年义务之说,读小学,初中,高中,全部要交学费。小学生每人每学期交200一300元,初中是每生交500一600元,高中每生是1000一1200元。要完成三个儿子都读高中,花费了我们多年所有的储蓄。当第一个孩子拿到国家重点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孩子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难过的是北京比广西学费多一倍。东借西凑,总算凑够了学费踏上了北京求学之路。
第二年,第二个孩子又考上了广西大学,我们只好把在镇上开发区里的一处宅基地卖掉,完成了第二个孩子迈进了大学的门。
又隔了两年之后,第三个孩子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现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此时借也没地方借了,卖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卖了,只好去信用社贷款。那时,学校已有绿色通道,发放政府贴息的助学贷款。但是,让孩子那么小就贷款读书不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吗?同学们也会冷眼看的。所以我们夫妻愿去银行贷款给孩子读书了。
现在三个孩子都大学毕业了,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并且都已结婚,还买了房和车。这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感觉,幸福就在你自己心里,幸福是家庭成员的整
体精神展现,幸福是人追求目标实现后一种表情的自然流露。
- 作为普通人的我,没有奢求大福大贵,没有想与富人一样享受物质生活,只求家人平安健康,只想经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心中目标,不亏对亲人朋友,不后悔自己,足矣,这就是幸福。
- 去年退休后时间充足了,由于身体还行,就想把自己的院子打造成果树齐全,四季花草绽放,养点土鸡,鸡粪种点小菜。别人退休后拼命锻炼,跑步,健身,为的身体健康,我就在院中弄弄花花草草,同样满身大汗,冲洗后一身轻松,打发了时光,锻炼了身体,什么“三高”等等病灾跟我无缘,想吃什么从不禁口,感觉过得很充实,这就是幸福。
- 目前,院内果树一百多棵,品种近五十个,已挂果近三十个,最早成熟的是樱桃,四月上旬成熟,接着便是杏,桃,李等等,最晚的是柿子十一月中旬满树红,从四月到十一月,月月有水果享受,我力求果树不在数量,而求品种全,一个品种就二三棵,我们属中原地区,南方水果,象荔枝,杨梅冬天我搭架子用泥龙罩起来,春暖后再拿掉,同样成活挂果。而成熟的果子从未变过一分钱,都是同事,朋友,亲戚们享受了,当然最优先享受的还是自己。虽沒变过钱,可来人看到后赞同的目光便有成就感,而别人有其它好吃的也随时送到家里来,这种互补享受的过程就是满满幸福。
幸福就是知足者常乐,无压力,不空虚,做自己想做的事,小富即安,比贪官睡觉都安神,比富人过得更轻松,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婆媳和睦,子孝孙贤,虽不大富大贵,却也能衣食无忧,这就是幸福。
现在是金钱社会,人人追求金钱,为了金钱以变的贪婪,进而身在福中不知福,古语说知足常乐,不知足哪来的乐趣?幸福是给知足的人准备的,只要不是贪欲太重,所有人都是幸福的。
1993年3月份,有党员介绍我说:“你是生产队长、又是初中生,你想入党吗”。自己忐忑不安小声说:“想”。一个星期后、写了第一封入党志愿书交给五华县财贸办公室驻联西大队工作组“彭政工”组长手里。半年后参加预备党员学习会议。又写第二封入党申请书,同年12月31日被联西大队党支部介绍到棉洋镇食品站做临时工;在单位粗活、累活抢着干,表现优良,于1994年7月1日转为中共正式党员。那天晚上自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心里想我是党的人,就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活着干!死了算!人生观问题解决了,确确实实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思想就能升华,不辞劳苦,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党员就是应该像党章里说的那样,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想什么事情心里都亮堂堂的。一年后的一次支部会上:“支部书记谢ⅹⅹ说、陈段泉同志工作上听从领导分工、工作积极肯干,多次受到站长和单位同事的好评,值得表扬,但你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态度较粗暴,必须改正”。我在会议室表示接受,并用笔记本把支部书纪说的批评话记下来,以后经常记住支记批评的话,后来在工作或生活上改变了态度表现很好,4年前2016年我下到五华县城,我还专程找到老支部书记登门拜访向他表示在党支部会上批评我的初衷。向他表示衷心感谢!并表明只有退休的职工,没有退休的党员!他频频点头赞同,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就没有我的幸福!我认为入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豁达、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好心境,拥有此心境,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你好!
对于乞丐来说,能吃饱穿暖就是幸福,对身患疾病的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由于每个人的定位不同,对幸福一词的理解也不一样。
如果用自己的故事来说说让我最幸福的事不得不提我的女儿。
女儿参加工作四年了,从事软件测试开发工作,年薪十几W。虽然工作很忙很辛苦,但是对我们的爱却从不疏忽。
女儿基本每天下班都会联系我们,嘘寒问暖的,还时不时的监督我们的饭菜,以视频方式传过去,看我们的饭菜她满意不,看一下有没有糊弄的情况,还经常给我们邮寄各种生活用品,营养产品。
比如:家里的牛奶、豆奶、干果类更是不间断供应,都是网上给我们邮购的,有时我和她爸爸不让她买,因为家里这边购物也特方便,但她还是你说你的,她买她的。
每年回来过春节,在家能待上半个月,这期间也是下厨做饭,做家务,很少闲着。
晚上我看电视她都会把洗脚水端到我面前,然后给我洗脚,剪指甲,做足底按摩……
女儿知道心疼父母,回报父母,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件事。
你觉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话题似乎很大,似乎是哲学家探讨的问题。但这个话题,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必须面对,想不清楚感悟不透,仿佛又白活一世。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匆匆忙忙几十年。从我们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痛苦、悲伤、忧愁就伴随我们成长;成人后的工作、就业、家庭、婚姻、事业一桩桩的不如意更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加了重重的负荷。贫穷渴望富裕;富裕渴望真爱;真爱渴望长久……人的一生,似乎是一个不断与压力和痛苦抗争的历程。
80年代的“潘晓来信”,掀起了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大讨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这一讨论就从来没有终止过。作家毕淑敏在安徽大学演讲时,开口一句“活着是没有意义的”,台下一片哗然,继而她话锋一转:“但你要为你的人生规定一个意义!”顿时掌声雷动。毕淑敏接着说:“也许人生本没有意义,只是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这就是我的意义所在。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在该校新教工岗前学习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稿中,又强调了“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的观点。李萍在该稿中说,有学者认为人生有四大类16种价值:
第一类是与生俱有的价值:年龄、健康、外貌、聪明;第二类是随着成长而培育的:家庭、学校、专长、职业;第三类是进入社会后奋斗的成果:财富、名声、地位、权利;第四类是较长期的需要:朋友、志趣、社团和信仰。而在这16种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信仰。李萍指出:“过去我们讲信仰会赋予两个涵义,一个是宗教信仰,还有一个是社会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我们对信仰做一个普通的解释,信仰就是人对自己人生价值意义的终极关怀,这个“终极关怀”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赋予。
儒家用“入世”思想来修身养德,把“德”的修养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指“齐家、治国、平天下”,“私德”则仅指个人的“修身”、“明德”,于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成为众多中国知识分子赋予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道家以“出世”的超然态度“道法自然”,他们的人生意义体现在追求“大道”、“仙道”的“修己”或者“无为而治”;佛弟子的人生追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脱离苦海成就佛果的人生追求,另一种是“小乘佛教”求得自我解脱、修炼成佛的人生追求。
而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后,则为共产党人指明了“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成为共产主义者毕生的追求。综观这些“个人理想”、“政治理想”或者“社会理想”,抛开各种成见客观地去看,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是把“共产主义理想”和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得最为成功的社会形式。
人活着,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生存的意义,你赋予人生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有意义的人生;你赋予人生没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人生何种意义,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了高尚的人生意义,人就会努力让自己成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如同爱因斯坦在《我的人生观》中表述的那样,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起来;而选择了所谓“现实”利益的人生意义,则会终生纠缠在“小我”的得失、悲欢中不能自拔。比如说,作为一个文化人或学者,如果不能为这个社会所具有的文明起到传承和推动作用,那么也就没有一个文化人或学者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了。
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实现,维也纳心理学家法兰克建议:除了有机会付出、参与创造周围世界,并有机会接纳周围世界对人的付出所作的反应,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体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和爱,比如欣赏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之美,阅读好书,与知己畅谈,体验亲情之爱,同时主动去安慰、鼓励和感染周围的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选择了高尚人生意义的人生都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它也可以如潺潺溪流般绵绵涓涓、平淡从容,还可以如澹澹湖水般水波不兴、宁静平和,这不仅由于个人选择的不同,还因为影响人生走向的因素太多。可是人的潜力又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主观上个人想不想做和以何种态度去做,而给人生一个意义,一个高尚的意义,并一直为实现这个意义而努力践行,则无论“时位移人”还是“顺境逆旅”,相信人都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来,使任何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仍然风雨无阻、执着前行。这样,不仅会向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迈进,更会在这追索过程中丰富自我,“自成其天德,完满其自性”,方不致为虚度人生而懊悔。
总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客观的由他人来评估判断、来确立认定,而是自己负起责任,来完成你这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