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女生……我心里还装着初恋(现在有男朋友),我这是渣的表现吗
渣字不是随便用的,把你有现男友但总想着前男友说成渣不恰当。渣是对公共安全有危害仇视社会流氓恶势力违法乱纪的人,你这顶多叫有思想活动儿。
既然前男友不适合你你离开他应该庆幸,有现男友还想着前男友应该是你前男友拒绝了你但在你的眼里他才完美所以总想着他。
既然一切都成为昨天咱就安心过好今天,不要用得不到的去比较现有的。你要想开,他再好你们咋还分手了?你已经被不合适了咱就该找找自己的差距,放弃你对他的胡思乱想,这样对现男友也公平,你说呢?
强扭的瓜不甜,感情这东西,只有两相情愿才算爱情和感情,理发的挑子一头热那是傻,你道是一个纯洁的姑娘,其实人要学会分析,这么长时间他不告而别离你远去,您心里还想着他,你是没有大脑的标记。
其实,你很漂亮,又这么优秀,何愁天下无知音,其实,对一个不爱你的人痴迷是最大的错误。
想的开,放平心态,贾宝玉就离你不远。
谢谢
非常正常。谁没有初恋,又有几对成功的。人生忘却了初恋,等于忘记了自己。初恋是美好的,纯真的,是抹之不去的记忆!为你点赞。好好与现男友相处,时间久了,一切自然就慢慢淡了。。。!
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情感!
尽管现在有了男朋友,心中还装有初恋,也是人之常情。谈不上渣。
毕竟初恋,是刻苦铭心的,尽管结果是淡淡的忧伤!也说明你的初恋,在你心中留下不少美好的记忆!
一,尽管初恋男友还揣在心底,但不要影响现在跟男朋友的感情。
其实,有这种类似经历生活的还真不少。
虽然初恋,有些青涩,也忧伤,但是令人难忘。
毕竟第一段感情,既充满着好奇,也承载着美好的憧憬。
如诗,如梦,如幻……
偶尔的回味,偶尔的怀念,都无可厚非。
但是,不要影响到现在跟男朋友的感情。
二,没有忘记初恋,说明自己也是一个重情的人。
初恋的感觉,总是喜忧参半的。
有的人转身就忘记了。
而你如此的难以忘记,说明了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真的是问世间情为何物?叫人念念不忘啊!
还是因为曾经的美好。
还有那青春飞扬的时光。
以及花前月下的渴望!
严格的讲,还是要现实一点,追求你的幸福。
今天世界,优秀的男生多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一个柱子上,还有更好、更强大、更优秀的。故此,要放下过去,追求卓越。美好快乐的幸福生活就在你脚下,珍惜当下,遗忘过去。
自己要努力的去争取或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只有自己做好、做到位,转变自己的思维,一切的快乐就向你招手。
姑娘,珍惜吧!幸福快乐的生活己向你驰去,
怎么看这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诗句出自诗歌《有的人》。《有的人》一诗是当代著名的诗人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周树人)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悼念之词,抒发了作者对为群众着想、为人民服务之人的崇高品德的敬佩之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纯粹的人。虽然他并没有像一些老一辈红色革命家那样,去到真正的枪林弹雨的战场,流血杀敌;但是,他用自己手里握着的笔在人们的脑子里和思想里与敌人作斗争,开花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脑子也是一个战场,思想更是一种斗争。鲁迅先生揭露了国民麻木不仁的国民性,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反革命和反人性的独裁统治的罪恶,使人们从落后无知的思想领域跨域到了先进有为的思想境界。
鲁迅先生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伟人。也正因为这样,以臧克家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的革命人士都很崇拜鲁迅,以他为自己的偶像。臧克家的《有的人》引经据典,把鲁迅先生比喻为孺子牛,意味着鲁迅先生是一个甘愿为人民服务和受苦受累的人,就像为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耕牛一样毫无怨言。他区分了“为人民服务的人”和“让人民为自己服务”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作人民的公仆,让人民为自己服务的人就是把人民看做牛马,当做奴隶的人。很显然,前一种人是新社会需要的人,后一种人是人民必须打倒和推翻的人。
只有这两句可以不朽!
这首诗的背景充满政治意味,小可素来不喜欢政治诗词,但这一首诗的这两句除外,说句不怕被喷的话,小可认为,这首诗只有这两句可以达到不朽。
小可喜欢鲁迅,也认可鲁迅,认为他是中国不可或缺的精神人物,尽管对他的文章或文笔有所微辞和偏见,但对于他的精神和灵魂,小可五体投地,毫无质疑。
中国不缺少李白,东坡,容若,但中国缺少鲁迅。
连韩国人都说,可惜我们没有鲁迅。
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鲁迅。
悲哀的是,我们只有一个鲁迅!
抛开这些背景不谈,这一句话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价值和使命感。如果放在古代,不外乎是“立言”、“立功”、“立德”,古人称之为三不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最高价值追求。
这三个“立”,可以证明自己来过,证明自己存在过,证明自己不枉活过。人的躯体虽然死亡,但人的精神永存。
比如孔子,比如孟子,比如王阳明,他们用他们文字深处的思想,影响并启发着后人,他们把自己的世界观拿给世界看。
思想的延续,可以让这个人永生。
只是在这个年代,已经容不下鲁迅先生,更容不得鲁迅先生。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活着的鲁迅只剩下的一口气,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对面一帮不孝子孙,满脸悲哀地等待自己的死亡。
这个时代有鲁迅么?
没有!
鲁迅只是古旧教科书里的一个人名而已。
我们变得怕死,怕穷,怕连累家人。我们就像一个墙头的小草,只有勇气在网络里发出卑微的声音,然后用万分之一的概率来促发可能的公平与正义。
我们不是鲁迅,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孔子是悲伤的,因为他的学说被小人利用了三千年。
鲁迅更是悲伤,因为他的思想连小人都懒得利用。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或许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