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祖师爷的句子
我们祖师爷留下话来,要门下弟子救世济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祖师爷有颗普渡慈航的心,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聚散离合,菩萨有份大慈大悲的情,行善结缘,愿祖师爷保护弟子平安。
奉觞上寿瑞风迎,松鹤鼓千声。
凤鸾歌舞隆盛,皆贺丽人庚。
祖师爷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泛称学术流派、宗教派别以及各行各业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有杜康、鲁班、朱元璋等。
《周礼·考工记》中讲“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
有句名言称:“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主管——祖师爷。
朱元璋问刘伯温,朱家是否可以长久?刘伯温说,吾主万子万孙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1311~1375)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据说他能掐会算,上察天文、下晓地理、听风辨吉凶,堪比当年的诸葛亮,民间有“前生军师诸葛亮,后世军师刘伯温”之说。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有一天早上闲来无事,他想测试一下刘伯温到底有多大能耐,于是就把咬了一口烧饼扣在了玉碗里,等刘伯温进屋后,朱元璋让他猜里面是什么?
刘伯温捻着胡须掐指一算,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子丑寅卯……
不消片刻,刘伯温朗声说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朱元璋大喜,掀开碗一看果然是咬了一口的烧饼。
有人可能要问,刘伯温真的能掐会算吗?
我可以郑重的告诉大家,世界上就根本没有能够预测未来的人,古代没有,现代也没有。
古代那些“半仙们”,比如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女相师许负、三国的诸葛亮、于吉、左慈、管恪、南华仙人、许绍;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等人,包括刘伯温在内都是人们吹出来的神人。
究其原因是古代科学不发达,对一些事根本无法解释,如天象、灾难等现象,官方总要给出一个答案吧,到后来出现了“钦天监”这一官职,所谓钦天官说的就是这类牛人。
咱们回头说刘伯温猜“扣在碗中烧饼”这件事,刘伯温装腔作势一番,其实心中在想:老朱早上喜欢吃烧饼、喝豆浆,豆浆喝完了,扣在碗里了不就是烧饼吗?
其实刘伯温是根据平时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我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半仙儿们,都是凭借日常积累经验来预测未来走向的,这和现在的智囊团,预测师身份差不多。
亲们千万不要相信能通过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能推测未来。准确来说,这些半仙们其实就是心理专家,他们通过察言观色判定你的心理活动,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当时朱元璋没看透刘伯温的内心世界,以为他就是一个神人。朱元璋好奇大发,于是问刘伯温明朝的国运如何?
刘伯温说:“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当时的语境来看,刘伯温说的是句奉承话,意思是说:“皇上有儿子,儿子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明朝国运千秋万代”。
当初的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嬴政称帝后自诩是“始皇帝”,他想二世、三世、四世无穷无尽传下去。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秦朝二世而亡。
其实仔细想来并不奇怪,国运的长短不以个人的意志而无限延长,这不符合推陈出新、能者居之的规律。
秦朝如此,明朝也如此。
朱元璋当然和秦始皇一样往好处想,老朱可不想蝎子蜇!他认为刘伯温说的是朱家天下会子子孙孙传下去,其实刘伯温说的不是这意思。
刘伯温说的“万子万孙”的意思指:明朝到万历子孙这一辈就灭亡了。
事后历史证明果不其然,到了明万历期间,由于朱翊君(万历)28年不上朝,当时好多朝廷大臣都不认识皇上,朝政废弛,各种机构不能正常运转,这就造成了国家的衰败。
万历驾崩后,他的儿子朱常洛继承皇位,这货有福无命享受,继位一个月因吃“红丸”命丧黄泉。
朱常洛死后由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也就是万历的孙子。
朱由校这货不务正业,不是想法搞好国家,而是闷头钻研起了木工活,国家大权下放给了太监魏忠贤,老魏把持朝政,搞的国家满目疮痍。
朱由校做了7年的皇帝就挂了,接下来谁来继承皇位出现了问题,原来朱由校没儿子。
严格来说朱由校有三个儿子,但出生不久就都死了,到后来他和乳母客氏相好,客氏是个狠毒且捻酸吃醋之人,凡是朱由校宠幸的妃子怀孕后,都被客氏整流产,所以年纪轻轻的朱由校无子接位。
根据传统宗法继承制,如果无子继承,接下来的是“兄终弟及”,于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了皇位,朱由检就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明朝灭亡就是亡在崇祯手上,崇祯也是万历的孙子。
综上所述,我不知道历史是迎合了刘伯温的谶语,还是刘伯温确实很牛逼推测到了明朝亡在万历子孙手上?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朱元璋确实没有想到他的子子孙孙如此昏庸无能。
文/秉烛读春秋
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和诸葛亮齐名的就是明朝的大谋略家刘伯温。
刘伯温,浙江省温州市人,他博通经史,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伯温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为精象纬之学,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他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的能掐会算,朱元璋确实深有体会,这也是他愿意去问和相信刘伯温的原因。
朱元璋在和陈友谅进行鄱阳湖大决战时,他站在前线亲自作战,结果成了陈友谅的“眼中钉”,于是所有的炮火都对准了朱元璋所在战船。
关键时刻,刘伯温挺身而出,坚定地要朱元璋换船,结果朱元璋刚上了一艘小船,他之前所乘坐的船便被飞奔而来的炮火炸了个粉碎,朱元璋惊魂末定,但对刘伯温却刮目相看。
可以说是刘伯温的神奇成功地救了朱元璋一命。也正是因为这样,此后,朱元璋对他器重有加。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为了能让朱氏江山万世相传下去,他选择了“问计”刘伯温。
这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吃早餐,他拿起最爱的烧饼刚刚咬了一口,太监禀报说刘伯温入宫觐见,朱元璋看着手中的烧饼,心中一动,马上用碗罩住这个烧饼,然后召见了刘伯温。
两人一番寒暄后,朱元璋问:“先生向来能掐会算,能不能猜出这碗底是什么东西呀?”
刘伯温微微一笑,说:“碗中之物,半似日兮半似月,被一条金龙咬了一口,只是一个烧饼而已!”
朱元璋惊喜交加,于是再也不转弯抹角了,直接问刘伯温:“敢问先生,朱家是否可以长久?”
刘伯温一听却选择了沉默。朱元璋知道他心里的顾虑,给了他“放肆”的赦免权。
刘伯温思忖片刻,这才从容地说:“皇上,天下事自有天数,我主万子万孙,您又何必来问我?”
万子万孙。朱元璋一听脸上笑开了花,他认为朱氏江山可以永远地传承下去了,对刘伯温赞赏有加。
事实证明,这只是朱元璋一厢情愿的想法,其实刘伯温的“万子万孙”这四个字中又暗含了一个天机——“万”说的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所以“万子”便是万历皇帝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万孙”则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和明思宗朱由检。
刘伯温说的万子万孙这4个字真正意思说朱家的江山到了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三代人就到头了!
当然,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有一次生病时,觉得自己的江山随时会丢,于是又找来刘伯温问“天时”。
刘伯温开始也是三缄其口,直到朱元璋给他了块“免死金牌”后,他这才说:“皇上您能够一统江山开创明朝,从南方打到北方,自然厉害,可是,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朱元璋听到“防西”二字,以为刘伯温是在提醒自己要时刻防备着西北,所以忍不住说道:“朕将城防修建得如同铜墙铁壁,只怕边只苍蝇也飞不进来吧。”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没有理会他的意思,又点醒说:“南京城防看似固若金汤,但需防燕子飞进来!”
朱元璋听了摇头笑道:先生过虑了,就算燕子飞进来又有何妨。于是更是认为高枕无忧了,结果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其实刘伯温所说的“防西”, “西”字是“四”字加冠——第四子朱棣加冠即为帝。而所说的“燕子也是被封为燕王的朱棣!刘伯温两次提醒朱元璋一定要防备朱棣,可惜朱元璋没听他的话,最终让朱棣谋反成功,把朱元璋孙子朱允炆赶下台,篡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