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谈老子的境界
回答1.老子已经到了无欲无求,来去自由的境界。
2.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到“无知无欲”,很多人把它解释成没有知识就没有欲望。难道老子真的要我们这样吗?这要看怎么解释“无知无欲”这四个字。
人活在世界上,是有责任的。第一个,要使自己生活下去。自己都活不了,其他的还谈什么呢?第二个,人要生存,要生活,就必须有知识,有智慧,有一些欲望。从这个角度看,就知道老子不是禁欲的,否则我们也不用读他的书了。所有古往今来的大思想家没有一个是主张禁欲的,如果他说禁欲,你就问他一句话:那你自己一点欲望都没有吗?他就回答不出来。也没有一个思想家是主张纵欲的,因为谁都知道,纵欲的害处太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老子不主张禁欲,也不主张纵欲。他只是把那种又有禁又有纵,又不能禁又不能纵的状况,叫做无知无欲。无知的意思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知识。无欲,不是没有欲望,而是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有害的欲望。尤其现在,小孩子一学会上网就完了,他控制不了自己。人有欲望,本来不是坏事。欲望是让人成长的动力,是让人进步的关键。可一旦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就糟糕了。
道德经人生的十种境界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6、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7、知之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0、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道德经》中人生最好状态:功遂身退天之道,大家觉得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什么
人生最好的是心安。道德经阐述了世间百态之至理,返璞归真自然之大道。是上善若水的菩提境界,也是柔弱胜刚强的禅理。人生最好是心安,心安即能悟透禅理佛语,心安即能看淡功名利禄,心安即能处世泰然不惊。心安即能领悟天地造化一切随自然之变化,从没有半点天地自己的意志,自然而然。心安自然领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纯真至理。
唯心安方能回到原点,唯心安才能参透人生。心安能生诸多大智慧,心安能结无量大菩提。心安是太极阴阳之点,心安是自然大道之始。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事事无碍,逍遥自在。
但想达到这种状态,必须抱道守德,思想上达到老子道德中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功成名就后,退隐于青山绿水之间,过着田园生活,自出三竿我尚眠,我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老子所言虽有哲理,但要看适合什么人。功成名就者当然可以像范蠡一样隐退,但作为草根与屌丝,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过好日子,既未有“功”,何来“功遂”?更遑论功成身退。
儒家人生三境界
天命:指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天命,即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学为止:指人在明确了自己的天命后,要不断学习和修养自己,以达到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的境界。这个阶段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
至诚感天:指人在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之后,要将自己的所学所得用于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个阶段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