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可以用一个字作为题目,写一个故事?如何写
缘
我父亲原本是本乡李姓人氏。在李姓大家族中,早年有一位女性,是我祖父那一辈人氏,嫁给勉县一位国民党军人。后因部队起义,被收编为解放军。我们那位姑婆也随丈夫去了新疆,在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落户了。我那姑婆,一生未生育子女,但抚养了一家孤儿四兄妹。
而在李姓大家族中,与我同辈一位族兄,早年入伍当兵,又复员在新疆昭苏县某农场。
这位族兄,在老家的几次定婚都未成功。
有一年,他来到了石河子姑婆家玩,竟和姑婆养大的孤儿中最小的姑娘一见钟情。
后面虽然闹了点小误会,但我那族兄,不言放弃,又专程从昭苏来石河子找到我,托我去说合。结果冰释前嫌。当年冬天,那姑娘只身去昭苏,与我们那族兄喜结连理,那姑娘成了我的三嫂。
现在他们都在特克斯农场工作和生活,现在他们的孙女都上学了。
我们那位姑婆,活了九十六岁,大约在十几年前逝世。
李家的人把外姓人抚养成人,最后嫁给了李家后生,而且以前相隔千里,互不相识。这不就是缘份吗?正应证,"有缘千里也相逢"这句老话。
说。一个‘说’字,就是一部历史,攘括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一个‘说’字尽显人生的成败得失。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遇险呈祥、被奉为圣人、功夫全在嘴上。
和珅伶牙利齿、能说会道深受乾隆宠信重权在握、享尽高官厚禄,即便嘉庆赐死,乃因‘贪’字所害。孔子、和珅嘴上功夫发挥到了极致,后人津津乐道。再者三国杨修,曹操军中主簿不该说的乱说,自作聪明终遭杀身之祸。纵观历史因嘴而得祸、福者数不胜数,我们身边也不乏此类人等。
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在宣传部门任职,宣传部门特点是:会议多、讲话多、材料多,得罪人的机率相对较高,而该同志文笔好、工作能力强、出口成章,但平时话多一些,俗语说言多必失,一直未能得到重用。而在组织部门工作的这位谨开言、慢开口,加之组织工作纪律性、原则性较强,说话须慎重,正是个性使然,该同志青云直上。
祸从口出、守住嘴迈开腿,少说多做才能行稳走远。少说话不是不说话,会说话不是失节气,而是要根据内容、对象、场合作出正确的预判,不致陷入被动难堪或受到伤害损失。
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自认为喝过几瓶墨水,任何场合必当主角,独占话语权,古今中外纵横捭阖、涛涛不绝,他人只能是听众甭想插上话,这样的结果是,遭来厌恶反感、敬而远之。
‘说’不仅是艺术技巧门类,更是错综复杂的细统性工程。学会说话、听者舒服、恰到好处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
倾其一生略知皮毛者居多,要想会说,须从下列入手。
1,学,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心灵的窗户,但凡有成就者皆离不开最好的老师一一书本,善于学习、肯于学习无往而不胜。
2,看,观察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有修为、有教养的谦谦君子,他们的言谈举止,无论和什么层次的人交往收放自如,即使初会者也不觉拘束,如同老朋友。
3,悟,悟性很重要,学只是基础,一切要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切不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在日常交往中刻意修炼,融化为自然的真情流露。
4,控,自控力是会说话、说好话的重要前提,切不可因情绪而失态,磨练意志、增强定力、提升能力、准确定位、保持一颗处惊不变的平常心。
5,做,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做服务的,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因不会说话酿成残剧的比比皆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相互关心、和睦共处,没有过不去的坎,口角生非在艰难的人生跋涉中,是最没有价值的,毫无意义的。必须坚决摒弃。
愿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人人成为阿庆嫂能说会道、热情周祥,礼貌用语、笑口常开,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