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完成目标的句子
一、要么全力以赴的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个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
二、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练,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耍的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这个位置。
三、别见人就说你有多苦,说久了一定会成为公司里最苦的那一个,苦了这么久还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说明你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情商有缺陷,因为没人在乎你苦的过程,只在意你得意的结果,包括你自己。
四、对工作,一诺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还有谁会相信你能做好,凭什么让公司给你最好的资源。
五、别以为自己很牛,真要觉得自己很牛,拿工作结果出来看,这比你吹一万次牛更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公司的认可。
六、马屁少一点,我相信再响再爽的马屁也顶不上你出色工作成果功力的十分之一。
七、别为小钱纠结,你那三块五毛二没人在乎,太在乎小钱的人将一辈子为小钱发愁,因为小钱思维对你来说会很容易成为习惯,投资不仅仅是股市基金和黄金。
八、对领导忠诚是你在公司存在的保命线,没业绩没成果有它你还能存在,没它了就算你再牛也P都不是,而且很快你就会臭名昭着。
九、对自己狠一点,逼自己努力,再过五年你将会感谢今天发狠的自己、恨透今天懒惰自卑的自己。
十、请别再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请你记住,苦劳是企业的一种负担,它会让企业慢慢消忘,功劳才是你存在的条件和价值。
十一、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自身的物质利益。
十二、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太晚了。
十三、追上,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十四、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
1.
坚信自我,坚信自我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发奋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2.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性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3.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何理解,是在暗示人们要酒池肉林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762年)于752年创作的乐府诗《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刻意按照乐府古诗的写作手法创作的诗作,是最能代表李白个性气质的一首杰作。
乐府诗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日常生活入诗,诗歌语言以口语为主,趋向于散文化,通俗易懂。
其二,对句子的字数没有特别要求,可长可短。
第三,为了渲染情感和气势,有意牺牲了押韵。
第四,善于使用夸张、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来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字面意思为:在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要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不要让空空如也的酒杯对着皎洁的圆月。
这句诗并不是李白教导人们要沉迷在酒池肉林里,过那种极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无视自己的抱负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需要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来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态度。
李白一生活了61岁,总体来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得是比较快乐的,这些快乐在他那些充满豪情壮志、积极乐观、气势如虹的诗歌里完全能看出来,并且,这类诗歌在李白所有诗歌里占据大多数。
李白于701年出生在四川境内,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较厚实,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从小不缺钱花,有资本游山玩水,是李白真实的生活状态。
并且,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有两次婚姻娶了名门之后,依靠老丈人的关系,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错,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潇洒,他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
李白第一次结婚对象是湖北安陆许氏,许氏的爷爷许圉师,是唐高祖李渊时期的丞相,由此,许氏家族成为湖北安陆的名门望族。
许氏于741年因病去世后,给李白留下了一笔遗产,依靠这些遗产,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之后,40岁到50岁之间,李白又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终分道扬镳。
公元751年,李白50岁时,遇到了陪伴他余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他们在河南商丘成婚,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对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诗歌,如《自代内赠》、秋浦寄内》、《秋浦感主人寄内》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和挂念。《自代内赠》里有这样情意绵绵的诗句: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后,是李白命运的转折点,社会各行各业遭到战争破坏,繁荣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为了生活,许多人被迫颠沛流离,李白跟同时期绝大多数人一样,幸福生活被打乱了,逐渐变得穷困潦倒,在凄凉中度过7年后撒手人寰。
除过晚年这7年,李白在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是很滋润的,再加上他天性乐观,心态豁达,因此,李白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气质,跟同时期的大唐风度一样,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和使命,努力为个
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这就是真实的李白,常常游山玩水,呼朋唤友,饮酒作乐,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金钱来支撑,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不缺钱的,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所以,他有资本来桀骜不驯,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学说那种“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的思想观念影响很深,认为生命苦短,与其不开心的活着,还不如享受短暂的快乐,只有快乐才是最真实的生命景观。
《将进酒》正是李白于744年离开长安翰林院后,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的见证。实际上,李白不光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其它诗歌里,常常也流露出这个观念。
比如,在《月下独酌·其一》中说道: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在《月下独酌·其四》中说道: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在《把酒问月》中写道: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骈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说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才华横溢,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时刻准备着为大唐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由于性格单纯,率真坦诚,快人快语,说话从不喜欢藏着掖着,业不会处理仕途上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喜欢跟善于钻营的人同流合污,常常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终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与抱负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郁郁寡欢。
所以,喝酒、写诗,成为他给自己减压的最好方式,一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他常常喜欢以写诗的方式发发牢骚,一吐为快。一坛酒喝干了,一首诗写完了,心中郁闷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轻松了。
别忘了,李白不但号称“诗仙”,实际上还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飘飘欲仙,才会忘掉烦恼,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