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脾气太犟,自己的情绪管理得又不好,该怎么办
  • 小孩脾气太犟,自己的情绪管理得又不好,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兼心理咨询师,拥有22年一线工作经验,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要寻求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寻找到问题的原因。不要急,我们先来找一找原因好吗?

    管理孩子的心情说说句子 - 句子网

    一、解析原因

    看到你的问题,我马上想到一个心理学的效应“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

    北风大施淫威,怒吼着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袭击,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北风筋疲力尽,也没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

    南方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体热,便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

    “南风效应”折射出这样一个哲理:出于同样的目的,采用的态度不同,结果会大相径庭。

    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用的就是“北风”的态度,不仅没有把孩子的外衣脱下来,反而让孩子把外衣紧紧地裹起来,和你对抗着。

    二、寻求方法

    既然找到原因,方法也就有了。

    “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

    教育孩子时,如果家长采用和风细雨的“南风”教育方法,能轻而易举让孩子脱掉大衣,达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实施方法

    • 第一、控制情绪

    孩子受到亲人的“狂风暴雨”,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长久的痕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容易把对父母的失望和被打骂的痛苦,转变为对抗的行为。

    家长必须要控制住情绪,控制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做深呼吸,说我爱你。

    先把问题放一放,做深呼吸,鼻子吸气,肚子胀起来,再张大嘴巴吐气。

    每做一次深呼吸就默默地说:孩子,我爱你。

    以上动作重复到你认为心情平静为止。

    家长心情平静以后,再去和孩子谈话。

    • 第三、转变解决思路

    我发现绝大部分家长,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纠缠问题,指责是非对错。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多的纠缠都无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家长不用批评,孩子内心已经认错了,只是不愿表达。

    家长说: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我们来看看,接下来怎么解决……

    家长不要太固执,适时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 第三、改变表达方式

    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不行”,这些否定性的词语,禁锢了双方的思想情感,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

    家长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多,使用一些类似选择性的话语。

    比如说:

    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你认为怎么样做比较好?

    你希望怎么做呢?

    我相信你自己能处理好。

    我建议你号这样做……

    你考虑一下能不能………

    当家长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放给孩子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改变从自身开始,只有家长改变态度,内心充满爱与和平,才能带动孩子也发生改变。

    认为我回答的还不错,请关注,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谢谢你,我爱你!

    孩子犟,自己情绪管理不好,自己是基本没办法处理的。

    首先明白,孩子的问题不在孩子,一定是父母。孩子在0-7岁这个过程,会完全复制父母的人格特征,并基本定型,如果父母是爱发脾气的,还是肯定脾气暴躁。

    其次,脾气好不好,不是道德问题,是人格问题。人格模式形成后决定了大脑的思维模式,遇事的条件反射模式,从而决定了所有的行为模式。所有这些会由潜意识控制(潜意识想如何人基本是难以觉察到的),潜意识的力量是意识的三万倍,也就是说你意识层面主观上想不发脾气,客观上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一切是由潜意识控制的。

    最后,接纳现实的前提下,要认知到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在于人格修炼。要思考和理解什么是人格决定命运……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让情绪左右你行为和言语。

    在没有控制好自己情绪时,不可以去管教孩子,那是不理智的。也没效果的。孩子会更犟。

    只有你心平气和,放下100%耐心时,才去与孩子沟通。

    犟的孩子是吃软不吃硬的。

    所以你首先要做到以柔克刚,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转孩子的情绪。

    等孩子情绪得到改善,再慢慢去沟通去引导教育。

    其实随着孩子年龄渐渐长大,相信大家家里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有时候说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大道理,父母让他往北走,他偏偏要像南去。脾气太过于倔强,有时候家长会被点起熊熊怒火,进行棍棒教育。但是这样以硬碰硬只会让孩子更加犟,性格执拗!以硬碰硬,家长和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大家都听说过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其中禁果效应就是指越是不被允许的事情越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胜负欲,而孩子也是如此,家长用强硬的手段禁止,会勾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变形记》里面众多的城市主人公,他们也是内心很善良的孩子,只是大部分的父母教育方式太过于强硬,让孩子想要去逃脱,去抵抗,来展现自我的意识!父母不要用强硬的拳头对着年幼的孩子,应该要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

    一、放下身段后退一步,给他另一个选择

    很多孩子是不吃父母那一套威严的上级态度,而家长往往就会摆出以上对下的态度,和孩子去协商,其实这是变相的命令口吻,这样也是在矛盾上浇热油。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放下身段,和孩子做商量。

    就比如:孩子想要某个玩具,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这个玩具有点贵,所以妈妈就给途径给你去将他带回来,帮妈妈做一些小事家务等,妈妈会给你相应的报酬怎么样?"这样和孩子都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孩子硬是要在别人家跳沙发玩,不肯停下,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小区的乐园玩,或者请他一会再跳;比起当那么多人的面呵斥孩子,会更有效!

    二、保持冷静,给予孩子相应的尊重

    很多家长都是火爆脾气,一旦看见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说不,对着孩子吼。孩子也正处于敏感期,害羞好面子,家长一通乱骂,只会让孩子表现出---就不听你的话,看你能怎么样!

    在觉得孩子死犟不肯回头的时候,各位妈妈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孩子,我生的,我生的。保持冷静,让大脑降温。

    "宝宝,你看你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这是妈妈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你说不吃就不吃了啊?妈妈会伤心的。"最好蹲下来和孩子平视,给孩子尊重。这样孩子也会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不对。

    三、设立明确的底线,教导孩子学会理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孩子是十分倔强,而且是没有理由的任性,这个时候,家长也不能让孩子随意得逞。从小就要给孩子定下明确的底线和惩罚制度。引导孩子理性解决问题。

    比如,家长要让孩子清楚离家出走,动手摔东西;家长就要让孩子面壁思过,不要去哄他,暂时不管不问,让他自己想明白。如果孩子故意将玩具弄坏,妈妈马上没收他其他的玩具,规定一段时间不能玩。

    面对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能心软,果断的正式的告诉孩子惩罚制度,以及哪里不对。这样会让孩子留下深刻教训,凡事有个度,原来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去解决问题,理性才是最好的。

    其实,犟孩子也有自己的发光点!可是很多家长对于倔强的孩子都采用强制的手段,关禁闭都是司空见惯,这样对孩子 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不好的。"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发展的个性,我们要做的不是剪调他们的翅膀,而是要让他们去翱翔。"上善若水,父母放下刚硬的态度,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水的以柔克刚!

    管理孩子的心情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