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什么
  • 你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什么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一首与大家不重复的所谓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

    突然间,想起了童时老人们给我们讲的一些谜语和字谜,老实讲,我不敢打保,象此等谜语和字谜就是打油诗,但我却不想否定或者固执地认为它们似乎与打油诗有着紧密、无间的联系,别笑我老朽愚昧、自以为是,闲来凑趣,敬请包涵!

    一、百万雄师卷白旗,天子无人去征西,秦王不保余元帅,骂镇的将军无马骑。

    (谜底答四个字)

    二、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愁人去掉心头事,终身不挂一丝麻。

    (谜底答四个字)

    看罢上述二则谜语,大家想必会“一目了然”了吧。

    谢谢大家!

    不和低智商的人生气的句子 - 句子网

    1、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2、鸡,鸡,鸡,小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3、我的妈妈美如鲜花,我的爸爸丑如泥巴,为何妈妈爱着爸爸?因为花离不开泥巴。

    4、锄禾日当午,老妈真辛苦。上午打麻将,下午斗地主。谁知盘中餐,顿顿无人煮。天天方便面,餐餐都想吐。

    5、生命诚可贵,情谊价更高!若无健康在,全是云里飘。

    6、健健康康身体好,快快乐乐没烦恼。平平安安天天好,幸幸福福直到老。

    7、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不是事情多,就是睡眠少。

    8、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潇洒度春秋,幸福享天伦。

    要说奇葩有趣的打油诗,首先就想到民国时期的军阀张宗昌。他肚里没有多少墨水,但也爱吟“诗”,由于其中还有些趣味,也就留下了一些,摘取几首供赏玩~

    《咏雪》张宗昌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帝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咏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镰,

    疑是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镰?

    (玉皇的心思他还摸得挺透呢)

    《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首明显仿刘邦的《大风歌》,但首句就夺人眼球,刘邦的原作人家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那叫诗,如果说听话听音,张的这首首句就叫你感受,什么叫军阀。气势上还是有点气势的。“兮“呀,“安“等字都没用错,特别是末句算成诗也是可以的,因为“巨鲸吞扶桑“有意象的成份在内,还有一种自命英雄的狂野之气,比较出彩)

    (浅陋之见,请各位老师指点)

    一听到打油诗,脑海不禁马上出现以下的这一首。

    其一: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风渐起人越懒,冬去春来等过年。

    但是在网上一搜,前两句相同的打油诗多是事,后两句却是搜索不到。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

    还有以下的一首

    其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诗写尽春夏秋冬。

    春有百花

    秋有月

    夏有凉风

    冬有雪

    其三:

    山下一群鹅,

    嘘声赶落河。

    落河捉鹅医肚饿,

    吃完回家玩老婆。

    一群蔫坏蔫坏的无良书生所作,出自《唐伯虎点秋香》的剧情中,不是是编剧作的,还是以前的读书人所作。由于用的是广东方言,应为广东文人所作。

    其四:

    冚家铲泥齐种树,汝家池塘多鲛鱼。
    鱼肥果熟嫲撚饭,邀你老母替下厨。

    香港鬼才,外号“不文霑”的黄霑所作的粤语粗口打油诗。表面是农家乐,实际是用粤粗言秽语入诗创作,每句中带有一个粤语骂人的粗言。

    其五: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张打油的,从此打油诗之名在国内流行。

    其六: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个个儿子都系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这是非常有名的打油诗,作者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纪晓岚;有的说是唐寅;广东人却说是广东状元伦文叙写的,并已拍成电影《伦文叙老点柳先开》。

    其七: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三不知将军张宗昌的《大风歌》;小时候看港片《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中的一个情节,容举人出的一副对联:之乎者也声声妙;下联被土匪军阀随口的:刀枪剑戟奶奶的。撞对了。这个土匪将军感觉上就是参考张宗昌的原型。

    其八: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康熙朝宰相张英,老家安徽桐城宅前空地同邻居纠纷,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干预,然而张英却寄回这首打油诗,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邻居见状,也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如今古迹犹存,邻里和睦传为美谈,堪称打油诗中的佳品.

    打油诗一般字数固定,大部分均为五言或七言,且以哩语入诗,又能压韵,由于不分格律,可雅俗共赏,通俗易懂,人人皆可作,感觉比那些无病呻吟,通篇难懂的现代诗更得民心。作得妙的,亦庄亦谐,幽默讥讽,机智灵动,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又余味无穷;写得差的,粗俗不堪,尽毁三观,既毁三观,又侮辱智商,败坏社会风气,令人生厌。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小巧俚俗诗体,这里的俚俗是指世俗、民间的意思。这类诗用语不拘于平仄韵律,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知识性、故事性和通俗性,读完令人莞尔与回味。

    就我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这一首:

    邻家小妹满二八

    美貌容颜赛过花

    儿时一起过家家

    我是爹来你是妈

    最有意思:这首打油诗前两句“邻家小妹满二八/美貌容颜赛过花”描述中,一位年满16岁,美貌如花,娇艳盛开,充满活力的青春美少女——邻家小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很接地气。描写内容散发着故乡的烟火气息,极大的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那缕缕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最有情趣:后两句“儿时一起过家家/我是爹来你是妈”中,“过家家”想必是很多曾经年少的你我他(她)都玩过的童年游戏。几个男女小玩伴组成一个家,用泥巴、瓦片、小草、树枝、树叶、石子、沙子、作业本纸等制作成锅碗瓢盆炊具,以及各种各样的家具、食物,模拟结婚、劳动、煮饭、吃饭、休息等种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感同身受这一充满童趣的特殊经历,令人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特别是那位扮演小伙伴的妈妈,模拟自己“新娘”的俊俏邻家小妹眼泪汪汪的模样。

    总之,少小离开故土,这首打油诗自幼就一直陪伴着我。远走他乡,每当读起它,总令我追忆起曾经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以及那些曾经年少,童心飞扬的儿时玩伴们,特别是那位一起“过家家”的美丽“新娘”——邻家小妹。迄今,在我心目中,她也成了一首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

    ——End——

    不和低智商的人生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