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风、家训,现代社会还合适吗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风、家训,现代社会还合适吗

    家规、家风、家训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核心和文化传承,一个家庭百代不衰,靠的就是这个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因此,它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当代社会,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些优良传承,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传承幸福的句子简短 - 句子网

    回答了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风,家训,"现代社会还合适吗?

    我参与进来谈谈个人看法。

    毛主席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历史问题,不能照搬照用。古代文化,也不能照学照用。要去共糟粕,取其精华。外国文化,外国思想,外国生活方式,我们也不可以照着去学,去做。对我有用,我就学,无用,就不学。这是毛主席谆谆教导的。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家凤,家训,家规一些事情,不可全部照搬,也不可不用。如孝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祭祖,爱国,团结等传统思想文化,还是要继承的。不能忘父母,不能只认钱,忘恩负义,连父母都不赡养了。

    事物发展规律告我们:事物运动都是循序渐进的,都是向前运动的。

    传统文化思想,好的,就继承,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好的,如三钢五常,封建的东西,不能再延续。

    以上回答供参考。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诚壹茶姐姐,对这个问题,我有极强的回答欲望!

    我的回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风、家训,现代社会依然合适,其实应该更甚才好!

    “修身、齐家、治国”的道德追求和做人的永恒标准,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公共场合强调家风国风的重要性。

    先来分享几条经典名句,说透古代家风家训,然后再看为什么适合现在社会。

    1. 因风寄书,此外勤学自爱。——苏轼《与侄千之书》

     译文:因为想要对你进行劝告而寄出了这封信,希望你能够发愤图强,做到追求真理爱惜自己。

    2. 却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摘自《约斋铭》

    译文: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要为了去追求名利,而使得劳碌,随波逐流。

    3.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隋]颜之推《颜氏家训》

    译文:有长辈们赠送给我美言,询问我的喜好,激励我扬长补短,十分诚恳殷切。

    4. 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摘自《孔氏祖训箴规》

    译文:有子孙出仕做官,但凡遇到民间的诉讼,所有的案件都有着虚实,一定要能够理性的判断,不可以暗自窃喜,希望能够成为贤能的官吏。

    5.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清]魏禧《寄儿子世侃书》

    译文:做一些对自身无益的事情,在小的时候虽然聪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聪颖逐渐的消失,最终一事无成,成为了废物。

    6.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文:人的品德会随着自身的气量而增进,胸怀也会随着见识而增长,因此想要提升自身的品德,就要扩大自身的胸怀,要想扩大胸怀,又应当去增长知识。

    7. 吾子力道问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于古人气概风味,岂特髣髴耶?——黄庭坚《家戒》

    译文:我的儿子,你致力于探索事物的道理、勤于学问、能够通过阅读书本典籍来借鉴古人的行为和教训,也知道观察世事时局,知晓利害关系,作为父亲的我没什么多说的了。

    看这几条家书家训,是不是看得出古人子女的深切厚望,足以情深意切?

    我们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自主意识也在增强,也确实祛除了很多遗风陋习,封建思想,繁文缛节,可是能留下来的恰恰不是我们现代家庭更需要的么?

    现在的家庭子女稀少,物质更丰富,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家训的目的,它不是为了提高门楣,让人景仰。家训,就是用来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民间流传着一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足见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多少孩子本应该在合适的年龄好好上学,而他们却沉迷玩手机,网络而觉得父母的呵斥是对他们的限制,转而跳楼身亡的事故很多,今年尤其因为疫情,很多家庭出现了难以扭转的悲剧,这些个案故事告诉我们,要引以为戒。这不应该是个案,而是给社会敲响的警钟,难道现在的孩子真的那么不堪一击么?这么没有抗压能力么?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实在是太复杂的因素了,但最大的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是家庭内部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家庭的家训一定是微弱甚至是没有的

    现在各级各界都倡导家庭关系在教育里面的作用,就可知,这个良好的家训家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再次复兴加强,可喜的是也有很多家庭压根是从来没有放松对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大凡那些知书达礼,自我管理良好,情绪稳定的孩子的家庭,一定是有一个值得他人学习良好家风。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曾经发表《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中指出,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集中体现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我们今天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可以合理吸收中华传统家训家规的精华,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形成新时代的良好家教和家风提供丰厚滋养。

    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是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二者常常互通互见,家风则体现家庭的整体道德风貌,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家训是民族进步、时代文明,乃至人类繁衍生息的精神“血脉”。换个角度看,这些也正是传统家训口口相传、代代践行、历久弥新的物质基础,这是独具现实意义的一种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传统文仕中的家规,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家规是父母的言,行,素质,知识。对后代取着相当的影响,家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份,有良好家规,有不良家规。因此千千万万的家庭人数组成一个社会,以此就有关系了。

    其实,这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家规、家风、家训早已经根植于每个人的血液中。

    就像一个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一个民族有其文化特点一样,每个家庭也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特点。

    只是对于我们现代很多人来说,没有像古时传习下来的家训那么严格和正规罢了。

    一个人,从咿咿学语,到成家立业,构成他的个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用现在更为流行的词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原生家庭”的影响力,就包含着家庭的文化,包含着“家风、家训、家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比较知名的家训《曾国藩家训》、《章氏家训》、《朱子家训》.......

    •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朱子家训》
    •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曾国藩家训》

    家风、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风,孕育了家庭的一个美好的环境,永不磨灭,它承载了希望和未来。

    家风,是一种传承,是先人的智慧根植于家庭之中的脊梁,它使一个家厚重起来而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小时候,家里人最爱说一句,用来警戒、提醒自己的行为,那就是:“别让人说你没规矩,没家教。”

    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代表着自己的父母,代表着自己的家庭,会直接反应给旁人自己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

    • 小到生活习惯:

    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吧唧嘴);

    不能随便动人家东西;

    来客人要起身迎送;

    .........

    • 大到为人处世: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

    做人要心怀感恩之心;

    对待他人要大方,不要处处计较;

    ..........

    这些从小到大,父母长辈教育我们的道理不就是:家风、家规吗?

    而这些,早就融入到我们的行为意识中了。


    其实,我们都自处于浓厚的家风、家规、家训之中,这种环境每个人都在其中,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深受家风的影响,但我们的成长,以及在每一个成长经历中所学到的、领悟到的、以及感受到的那些诚信、善良、文明......那么多的美好品质,就是家风。

    有一天,我们自己儿孙满堂,将自己这一辈子做人做事的心得,总结归纳,传教给子孙后代们,这就是我们的“家规、家训、家风”。

    所以,在中国这个以“血缘关系”为根基的文化背景中,“家规、家风、家训”绝对有必要,而且会一直传承。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传承幸福的句子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