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写采莲的句子?
一年级课本里的:
江南
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的湖边采莲。我们划着小船,轻轻荡漾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荷叶丛中,荷花争相斗艳,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把荷花摘下来,放入篮子里,满载而归。
关于采莲的句子?
南朝·梁·沈约《咏芙蓉》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梁元帝《采莲曲》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南朝·梁·萧衍《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宋·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朝·梁·吴均《采莲》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唐·陆龟蒙《芙蓉》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晋·乐府《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南朝·梁·刘缓《咏江南可采莲》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
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请概括采莲曲中的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概括采莲女形象特点:纯朴、自然。
王昌龄的《采莲曲》刻画出采莲女纯朴、自然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们采莲的诗,看似浅易,却韵味悠长。
诗人用平白洗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采莲图:初夏时节,荷叶田田,采莲女们提着小竹篮采莲其间,嬉笑放歌。有声有色,整个画面洋溢着青春的欢乐,读之叫人如临其境。
荷花的唯美句子李白?
1、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诗句,早已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放眼望那湖面上,没一朵荷花都似一位姿态不凡的仙子,在荷叶的衬托,微风的扶持下翩翩起舞。每一朵荷花,都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有的已经全开了,亭亭玉立;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才开出两三瓣,迷人醉眼……千万朵荷花,千万钟姿态,把波光粼粼的湖面点缀得更加灿烂夺目。
3、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4、当然,红花还需绿叶衬。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同一只只耀眼的翡翠盘,托起冰肌玉骨的荷花。荷叶的美,美在它使人神清气爽的墨绿;荷叶的美,美在它细细幽幽几乎不被人觉察到的芬芳;荷叶的美,更美在它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的奉献。试想,如果没有荷叶的无穷碧,哪里来荷花的别样红?对于荷花荷叶来说,我并不是喜欢这而讨厌那荷花荷叶,它们的美,只有在它们融为一体时,才能真正展现出来。荷花妩媚,荷叶清雅,让人觉得那么惬意,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