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思想感情理解?
本文篇幅短小,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深沉的抒情。如文章首段以记叙的笔法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第二段则运用描写的手法概述了洞庭湖的美景,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第三、四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湖的不同景象抒发了两种不同感受。末段兼用叙事、抒情和议论,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层层推进。
扩展资料:《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岳阳楼记借景抒情,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岳阳楼记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感情。它以“记”的形式叙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游览岳阳楼所见的景色,并借此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等描述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忧虑。
总的来说,《岳阳楼记》是一篇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文章,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宏伟抱负。
《岳阳楼记》乃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而写。其时,两人皆系受贬之官。但是范、滕二人没有消沉、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积极地为民办事,心系朝廷,情牵百姓,表现出乐观向上、忠君忧民的精神。
岳阳楼记水月交映句子?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面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应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
岳阳楼记考试默写必考句子?
1. 长江天堑变通途,盛世华章看今朝。
2. 至此随流始去浮,水原不响声应低。
3. 时下碧波舟楫搅,未来青天鸟兽飞。
4. 茫茫江汉寄余生,万里乘风破浪行。
5.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6.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8.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9.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0.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