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道书法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琴 茶》 宋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2、《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宋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蒙山白云岩茶》 明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4、《蜀 茗 诗》 明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5、 明 陆羽 《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1、《琴 茶》
宋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2、《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宋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蒙山白云岩茶》
明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4、《蜀 茗 诗》
明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5、 明 陆羽
《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文化妙语?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
在诗中,他们写出了品茶的体会、对茶的赞美,甚至对生命的感悟。作为现代的爱茶人,读茶诗,仿佛带我们穿越千年,与他们共饮一壶茶。
一言至七言诗·茶唐·元稹(zhěn)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至七言诗”是隋唐时期的一种诗体,也就是我们常说“宝塔诗”。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居易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去洛阳。
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第二句写了茶味香和形美。第三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饮。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唐代著名诗人、茶僧。
九月九日重阳节,从唐时起就有在重阳节登高赋诗、插茱萸或饮酒之风俗。皎然在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两碗茶唐·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