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词50字?
1、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2、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3、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4、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5、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6、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7、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8、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9、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10、清明暖,寒露寒。
11、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12、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13、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14、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5、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16、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17、尿素追下三四天,再行浇水也不晚。
18、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19、麦吃两年土,只怕清明饿了肚。
20、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21、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22、今夜星繁又明亮,明天风小好太阳。
23、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24、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25、北风吹过头,南风来报仇。
26、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27、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28、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29、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30、麦田浇后快松耪,保墒增温能防霜。
31、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32、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33、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棉正当时。
34、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35、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节开场白5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自古以来,每逢清明节我们都会想起这句诗,想起我们的祖先,在这美好的春天踏青、祭奠祖先、怀旧.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在这花一般的青春季节,让我们来说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扩展资料、
起源源流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清明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人根据天象物候、四季循环确定出的节气。
清明时节大地呈春之际,郊外踏青是古人们的节气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郊外踏青的同时亦将扫墓祭祖作为清明的礼俗。
祭祖与踏青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清明节的祭祖习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郊外踏青时举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